国家“863”计划实施始末
2021-03-11王蕾
王 蕾
面对国际竞争日趋向高技术领域发展的严峻挑战,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联名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经过各方面全面审慎的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共和国科技前途应往哪里去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为改善美国同苏联在军备竞赛中的守势,强力推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这个大动作极富野心,其实质是以军备为龙头,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全面升级,抢占未来科技的制高点。“星球大战计划”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紧随其后,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当时的苏联和东欧集团则争锋相对而推出“科技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推出“振兴科技政策大纲”,韩国也推出“国家长远发展构想”。一时间,全球范围内一系列大规模的高科学技术战略蓝图纷纷出台,引起了人们对新的科学技术竞争的重视,也引发了中国科技界对共和国科技前途应往哪里去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
“863”计划的四位倡导者(左起:杨嘉墀、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
1986年初,首都北京正处在寒冬季节。国防科工委召开国防科技计划会议,讨论美国推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和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新的科技挑战。与会专家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存在很大意见分歧。一部分专家认为,中国也应该搞高科技。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谁能把握住高科技领域发展的方向,谁就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为了中国在新的世纪站稳脚跟,在未来的全球战略中拥有一席之地,不被淘汰出局,中国必须接受挑战。另一部分专家的意见则相对谨慎得多,认为发展高科技就是高投资,而高投资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不发达,经济、科技等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的国力还不具备全面发展高科技的经济实力。可以先搞一些短期见效的项目,等美国搞出来以后,中国也发展了,那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就可以利用美国的科技成果做我们自己的事。这类会议已经开了多次,但由于专家们的意见分歧太大,无法达成一致,更无法形成实质性的统一方案。
看到这种众说纷纭,但迟迟拿不出一个解决方案的会议情形,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的老科技工作者王大珩不由得满心焦虑。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大珩与钱三强等人一道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开始了在中国的科技征程。经过艰辛努力,王大珩成为中国国防光学工程的领导者,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他也是中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主持研制出首台航天相机。深厚的学养、长期的科技实践和留学经历,使王大珩对发达国家的科技动态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他清楚地知道,国外这些“计划”背后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全面升级,一个新的全球科技蓝图正在逐步成型。
与王大珩一样有着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对中国高科技战略计划迟迟不能出台而深感焦虑的,还有“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陈芳允是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也是多次参加这类讨论会议。当晚,陈芳允来到位于中关村的中科院宿舍楼,敲响了王大珩家的门。两人经过长谈,达成了许多共识:目前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国必须从长远的战略出发,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下个世纪中国的全面发展抢占战略制高点。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关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前途,甚至关乎国家兴废的历史挑战,此时的决策将决定中国在新的世纪能否站稳脚跟,而不被淘汰出局。中国应当迅速行动起来。两位科学家都认为,这种情况要尽快进入中央领导人视线,让中央高层领导干部了解情况,及时做出正确决策,才能启动中国的高科技进程。王大珩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就大胆地说:“干脆直接给邓小平同志写封信吧!”
四位科学家上书
经过审慎全面地思考,1986年2月,王大珩拿起笔开始写信。基于对世界科技领域发展的密切观察,这份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由王大珩执笔,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联合签名。建议书写了一个月,经过反复地修改、逐字逐句地推敲后最终成型。建议书所附的信函写道: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察阅裁夺。
四位科学家在建议书中提出了6条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他们认为,高科技发展事关国际上的国力竞争,中国不能置身事外。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抓晚了就等于自甘落后,难以再起。鉴于中国的经济情况,必须“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强调储备与带动性。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要能在所涉及领域的“国际俱乐部”里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10年、15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令四位科学家无比欣慰的是,党中央认识到了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建议书很快就有了回应。1986年3月5日,也就是建议书交上去的两天之后,82岁高龄的邓小平亲自在建议书上作出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非常深入的思考。早在1978年3月18日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高屋建瓴的论断。邓小平对建议书的批复如此迅速和果断,很显然,是被四位科学家提到的严峻国内外形势所深深触动,反映出他对于发展高科技的紧迫感和坚决态度。他深刻了解到,美欧等国正在以军备发展带动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中国的科技不能不把握住时机,将未来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抢占战略制高点。同年10月,邓小平会见李政道和意大利学者齐吉基时,对他批复建议书时的心情和考虑有所表露:“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落后。”“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邓小平对四位科学家建议的重视与决策让中国科技界倍感欢欣鼓舞。大家感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即将到来。
“863”计划的出台和实施
在邓小平及时决断和直接支持的推动下,1986年3月8日,国务院直面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紧迫现实,召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对建议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议最后决定,由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牵头组织讨论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的具体事宜。
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国家科委召开的“863”计划工作会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题词
当时,仍有对计划该不该搞持有怀疑意见的专家学者,主要顾虑是高科技计划的实施需要国家投入巨额经费,但不能保证有效回报的风险较高,而当时国家建设和发展方方面面都需要经费。在国务院对建议信的讨论会结束后,国务委员张劲夫约谈王大珩等四位上书的科学家,谈到了最为关键的经费需求问题。鉴于国家的财政经济条件实在是有限,王淦昌表示:“能省就省吧。我看,一年能给2个亿就行。”为做好广泛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把投资的可预计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并研究如何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从1986年3月到8月,国务院先后召开7次会议,组织124位专家分成12个小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反复调查、探讨与论证。最后,通过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纲要》迅速送到了邓小平的案头,他一直关心着这份文件的进度。10月6日,邓小平在审慎阅读思考该计划有关报告和文件后,提笔作出批示:“我建议,可以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如有缺点或不足,在实施中可以修改和补充)。耀邦、先念、陈云同志审核后,提政治局讨论、批准。”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扩大会议,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计划正式出台,因是1986年3月提出的,故简称“863”计划。这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的科技计划,举世瞩目。中央在《通知》中指出:当代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几个重要的高科技领域追踪世界水平,对我国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对国防实力的增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863”计划从“七五”期间先投资10亿元开始,到2000年15年间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约2000亿元。这一专款的投放力度是王大珩等4位科学家始料未及的,体现了中央在高科技创新方面的高瞻远瞩。中国科技腾飞的大幕拉开,高技术研究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如今,只要一提起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就会想到“863”计划。
1987 年 2 月,“863”计划开始组织实施。计划以政府为主导,将有限的经费花到刀刃上,选定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材料等7个高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来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创造和实践,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包含90多个专题,560个课题。1996年增加海洋技术领域,成为“863”计划第八个重点领域。在计划实施执行时,邓小平敏锐地提出“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指导思想。“863”计划由此开始注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把科技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同其他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这使得企业也从中得到了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提高。
“863”计划开始后,广大科技人员坚定信念,奋力攻关,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计划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1985年3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步伐。“863”计划的实施恰逢其时,对管理进行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具有科技体制改革的显著特征。计划实行专家委员会、主题专家组、专题专家组三级管理体制。由跨部门、有优势的研究单位联合组成各领域的协作研究团队,组织不同单位的优秀科学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各个领域的实施。为了不断注入新的前沿观念和形成竞争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专家组成员每3年要换掉1/3左右。通过这些科研组织形式,将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目标指引、专家组精准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与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1988年 8月,与“863”计划相衔接的“火炬”计划,即《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开始实施。“火炬”计划的目标是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将“863”计划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国家重点攻关计划中的部分成果、基础成果、科技发明、专利成果等提取开发,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形成竞争力,拿出高技术拳头产品。
1991年三四月份,有关部门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了电视文献片《“火炬”计划巡礼》,连续播放5天,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邓小平看了这个节目,也很感兴趣。在了解了有关情况后,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国家科委召开的“863”计划工作会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时,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863”计划是当时满足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之举,成效显著,为中国的高技术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仅在10年后,“863”计划就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一长串令人惊喜的数字:共取得研究成果1200多项。其中,540多项达到国际水平;567项获国家或部委级奖励;获国内外专利244项;对36项关键技术的评估分析,60%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1%达到或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该计划不仅使中国在生物、航天、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成为推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自主发展高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2016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计划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