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在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中的应用及对知晓率的影响
2021-03-10文秀兰
文秀兰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剖宫产术是产科分娩的重要临床手术方法,可以救助产妇、解决难产以及减少合并症[1]。但是在剖宫产手术后,由于麻醉及手术过程中造成的创伤,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肠粘连现象[2]。但是手术后使用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肠胀气,肠蠕动减缓,从而造成恶心、呕吐等现象,影响产妇进食、睡眠以及影响伤口的愈合,减缓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常使用灌肠等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产生肠胃疼痛的患者[3]。虽然可以治疗患者肠胀气现象,但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还需要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行联合治疗。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护理人员更贴近患者的需求,更加体现人性化服务,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患者在手术前通常有恐惧的心理,加上对剖宫产知识的缺乏,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沟通以及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解释。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但是,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在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中的应用及对知晓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4]。因此,本研究以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的患者作为对象,探讨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在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中的应用及对知晓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至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出现胀气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年龄25~36 岁,平均(27.26±4.68)岁;孕周38~40 周,平均(39.22±0.21)周;手术时间31~58 min,平均(38.24±3.9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98.23±26.17)mL;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胃下垂6例,心口疼痛5例,便秘15例,腹盆腔粘连24例。对照组年龄 24~38 岁,平均(28.21±3.99)岁;孕周 38~41 周,平均(39.00±1.39)周;手术时间 35~60 min,平均(39.22±6.2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88.24±24.23)mL;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胃下垂15例,心口疼痛11例,便秘11例,腹盆腔粘连23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确诊为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现象;患者术后10 h内未进行排气,并且腹胀腹痛明显,未伴随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重要脏器严重病变;患有精神性疾病,意识不清晰;中途退出治疗;处于妊娠期。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混合灌肠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采用10%氯化钠200 mL进行灌肠,同时加入新斯得的明(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217)0.5 mg[5]。手术过程中需要3名护士进行联合操作,在产妇肠胀气后给予灌肠操作,灌肠液的温度保持在39~40 ℃,在患者肛管插入长度约10~15 cm。灌肠液的液面需要距离肛门低于30 cm,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嘱患者在术后30 min内排便。观察组采用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进行治疗,灌肠液治疗过程同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护理知晓率。在术后24 h内使用康复仪对患者进行腹部护理,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后在骶尾部两侧贴好电极片,调节仪器强度[6]。此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强度,但是不可以超过220 Hz,每30分钟1次,这个过程可以促进患者的肠蠕动以及子宫收缩,加快产后恢复。同时在术后还需要注射维生素B1100 mg,每天1次,连续4 d。维生素B1是体内多种辅酶的组成成分,注射此类药物可以加强能量代谢,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避免出现肠道运动缓慢的现象。同时根据患者的肠胀气程度使用开塞露润滑肠道,改善肠胀气现象,医护人员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医院采用相关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按时吃药,康复锻炼,饮食指导,定期复查等指标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知晓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首次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家属的手术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手术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比较(±s,h)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首次排气时间6.25±3.24 10.55±3.21 9.254 0.000首次排便时间10.68±4.22 15.23±2.14 10.268 0.000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15.33±2.69 20.58±2.99 12.003 0.000
表2 两组患者家属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无痛的,需要孕妇在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密切配合。目前对于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医生会根据胎盘的成熟度、胎儿大小等因素确定剖腹时间。临床将患者术后排气视为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的标志,之后才允许患者开始进食[7]。如果患者在未正常排气前进食,会加重脾胃的虚弱程度,延长排气时间,进而不断恶性循环。临床发现剖宫产术患者在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子宫复旧,切口难以愈合,还可以导致营养摄入困难,从而造成乳汁分泌减少,直接危及患者安全。剖宫产术后肠管会直接受到手术过程中的干扰,或者因手术而引起的神经兴奋,导致胃肠功能减弱。同时麻醉作用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8],干扰肠道生理功能,增加肠胀气的发生率。目前医学治疗上常使用灌肠的方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灌肠的方法可以使患者肠道内水分大量增加,刺激肠蠕动,加速排便,减轻术后的腹胀现象。同时可以兴奋胃肠平滑肌[9],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蠕动,还可以直接刺激受体,进而消除胃肠胀气。医学上,胃胀气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患者胃肠道不通畅或阻塞,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着胃肠蠕动而排出体外的现象,这类临床症状主要是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阵痛所导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由于腹胀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会出现营养不良,增强肠腔内的压力,会出现伤口崩裂,肠麻痹等现象。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首次恢复正常肠鸣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的患者中采用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患者的临床排气、排便以及恢复肠鸣音时间,提高患者的肠功能恢复疗效。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告知患者关于剖宫产相应的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的现象,告知患者在术中术后不可大声呼叫,防止出现胃胀气。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治疗的积极效果;同时术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运动,防止肠粘连还需要告知患者禁止食用油腻、生冷类甜食等。医护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属剖宫产相关的知晓情况,增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10]。同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及时沟通,减少患者的顾虑。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家属手术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的患者中采用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综上所述,在缓解中转剖宫产术后胀气的患者中采用混合灌肠液联合强化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患者的临床排气、排便以及恢复肠鸣音的时间,提高患者的肠功能恢复疗效,可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