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抗体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筛查价值探讨
2021-04-04李齐光徐令清钟国权
李齐光,徐令清,钟国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清远 511518)
2019年12 月,我国武汉开始爆发一种新型肺炎,导致这种肺炎的病毒被世卫组织正式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我国是疫情爆发的第一个重灾区,但目前在我国疫情已得到初步有效控制,我国已进入复工、复产、复学阶段,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数量仍在剧增。鉴于目前严峻的国际疫情形势,疑似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诊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
在疫情初期,我国科学家们迅速利用已有的科学方法检测出了这一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核酸检测也成为确诊病毒感染的关键证据,然而,核酸检测存在对检测要求较高、漏诊率高,灵敏度低等不足。而目前检验科常规采用的方法是荧光定量PCR 检测2019-nCoV 核酸,此方法对实验条件、设施、人员要求高,并且影响因素多、操作步骤多、检测时间长,检出率低,在许多医院并不具有进行核酸检测的条件。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为进一步加强早诊早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已明确将2019-nCoV 特异性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病毒基因测序共同列为疑似病例确诊的病原学证据之一[3]。荧光免疫层析法是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2 322 例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价值,为新型冠状肺炎的抗体诊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某医院2 322例诊疗患者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EDTA 抗凝血),将血浆分离后进行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荧光层析法试剂盒由广州万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配套的FS-301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以测试荧光值与内置质控荧光值的比值来表示(即测试荧光值/内置质控荧光值,cutoffindex,COI),样本中的2019-nCoV IgM或IgG抗体的量与荧光强度成正相关,COI为1.0~1.1时记为疑似阳性,>1.1记为阳性,<1.0记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光免疫层析法2019-nCoV抗体检测结果,包括阳性率、疑似阳性率。观察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G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在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M 和IgG 检测中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检测结果 2 322 例样本中,采用万孚荧光免疫层析法试剂盒检测出IgM 或IgG 抗体阳性28 例,阳性率为1.21%;2019-nCoV 特异性抗体 IgG 检测阳性 9 例,阳性率为0.78%,疑似阳性4 例,疑似阳性率为0.17%;在特异性抗体IgM 检测阳性共19 例,阳性率为1.18%,疑似阳性共 6 例,疑似阳性率为0.26%
2.2 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年龄分布统计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G 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45 岁的比例为61.54%(1 429/2 322);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M 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45岁的比例为72.00%(1 672/2 322)。
3 讨论
与武汉肺炎相关的病毒经过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对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研究之后证实这是一种全新冠状病毒[4]。基因序列特征与SARS-CoV 和MERS-CoV 相似,但也具有显著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的外膜具有突起,形似皇冠,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但也可经接触传播,已有研究证实甚至可以通过粪便等排泄物传播。其临床表现与肺炎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死亡[5]。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传播迅速,传染力强的特点,虽然目前根据病毒结构预测并筛选可能药物,部分化学药物已进行体外实验并得到抗新冠病毒效果,但其在体内是否具有相当的活性仍需研究。同时,对已有的中医方剂进行筛选,着重考察前期治疗中效果明显的方案,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可能提高救治率。此外,进一步深入开展病毒结构和各蛋白功能及位点的研究,以期尽快研制出特异性高的抗体及疫苗。因此,在战胜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过程中,对于疑似患者的确诊以及普通人群的检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实验室检查手段以病原学检测为主,包括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CT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属于RNA 病毒,针对RNA 病毒的诊断,核酸检测是主要的病原学检测手段,且常常被作为“金标准”。其中较成熟的核酸检测手段有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依赖核酸序列扩增(NASB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和基因芯片等[6]。核酸检测具有高通量、特异性较强、取材少等优点,但核酸检测结果除了患者样品自身因素外,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保温时间、操作环境、样品保存等,灵敏度较弱,对于操作条件要求较高,成本高,并不是大多数医院都具有条件进行核酸检测,还可能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目前还在临床上发现,用核酸检测也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因此,仅凭借核酸检测结果并不能满足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诊断的需求。
血清学检测也是病毒感染检测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对于核酸检测之后的结果具有很好的辅助检测功能。一旦发生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免疫防御功能。针对进入机体的病原体所产生的抗原,主要由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血清学检测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反应。在病毒感染早期,机体内的特异性抗体以IgM 为主,提示病毒现行感染或新近感染;机体进行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的主要抗体是IgG,提示病情进入恢复期或存在既往感染[7]。关于特异性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用价值分析,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分析,说明了其虽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但能作为核酸检测重要辅助检测方式的应用价值。血清学检测作为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所需的材料简单易选材,保存和运输、操作条件要求不高,因此,对实验室的要求低,并且抗体稳定性较高没有器官组织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核酸检测的漏检率[8]。
本研究中,通过对2 322 例患者进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对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数据记录,可以发现在这2322 例样本中,特异性抗体总阳性率为1.21%,其中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G 检测中,阳性率为0.78%;在特异性抗体IgM 中,阳性率为1.18%;疑似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7%和0.26%。IgM 和IgG 的阳性检测率和疑似阳性检出率差别不大,且检出率均不高。此外针对阳性检出的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发现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G 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45岁的比例为61.54%;2019-nCov 特异性抗体IgM 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45岁的比例为72.00%。即说明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和疑似阳性的人群中,中老年人的比例稍高。原因可能在于中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较弱,血液中可能存在较多某些可能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物质,造成假阳性。此外,老年人大多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可能服用某些药物,导致体内血液中存在一些异常蛋白抗体或特殊物质,从而影响抗体检测,造成假阳性[9-10]。
综上所述,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中,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具有优点和缺点,两者结合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漏检率和假阳性,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荧光免疫层析法这一技术用于一般人群抗体检测特异性高,假阳性率低。因此,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可作为核酸补充手段用于一般人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