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与InterTan系统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及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3-10李希

当代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导针刀片股骨

李希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骨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患者群体,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伴疼痛、大粗隆部压痛以及活动受限等,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主要以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治疗此疾病,其中以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与InterTan 系统治疗为主,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2]。但目前医学界关于二者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以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并不多。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PFNA 与InterTan 系统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及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 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55~81 岁,平均年龄(71.24±4.35)岁;病程2~6 h,平均病程(4.12±0.98)h;骨折Evans分型:Ⅰa型6例,Ⅰb型20例,Ⅰc型16例,Ⅰd型3例,Ⅱ型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71.11±4.58)岁;病程1.5~7 h,平均病程(4.23±1.02)h;骨折 Evans 分型:Ⅰa 型 5 例,Ⅰb 型 21 例,Ⅰc 型 17例,Ⅰd型5例,Ⅱ型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X线或CT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②交流无障碍;③精神状态良好;④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肺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②对本研究具有干扰的疾病;③恶性肿瘤;④治疗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全麻气管插管处理,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照组予以InterTan系统治疗:于股骨大粗隆近端做切口,切口长度约为5 cm,取股骨大粗隆顶点偏向内侧处置入导针,导针应处于正位且与股骨轴线呈4°外翻角,于CT透视下确认导针处于股骨颈中心处且尖顶距需<25 mm;而后行开口、扩髓以及置入主钉操作并确认主钉深度,最后置入组合螺钉将远端设定为静态锁定。观察组予以PFNA治疗:切口位置与对照组一致,取股骨大粗隆为进针点,刺入导针后于CT透视下确认导针位于髓腔内,而后沿导针进行扩髓操作,选取合适长度主钉插入髓腔,并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适当高度及前倾角。沿导向器置入螺纹导针后确认导针位置后将合适长度螺旋刀片置入并锁定螺旋刀片。两组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治疗且根据患肢恢复情况进行适量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前、术后3 个月髋关节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①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②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满分为100 分,得分与髋关节功能呈正相关;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本院自制评定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测定,满分为100分,得分与下肢运动功能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166.02±91.43 131.72±24.83 2.560 0.012手术时间(min)87.25±14.26 56.72±11.57 11.756 0.000愈合时间(周)15.13±2.81 15.22±3.07 0.153 0.879住院时间(d)14.12±6.42 14.38±6.35 0.204 0.839

2.2 两组Harris 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Harris 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个月,两组Harris 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Harris 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Harris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Harris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Harris 45.43±2.05 45.18±2.12 0.599 0.550 86.74±2.86a 87.91±3.41a 1.859 0.066下肢运动功能43.36±1.28 43.47±1.27 0.431 0.667 80.42±2.15a 81.23±2.14a 1.888 0.06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患者下肢突然扭转、跌倒等外力撞击导致,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老年患者骨折康复至关重要[3]。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需长期卧床,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诸多并发症,因此,亟需寻找可促使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治疗手段[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个月两组Harris 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 与InterTan 系统治疗效果均较好,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提升髋关节功能;但采用PFNA 系统治疗对组织的创伤较小。分析其原因在于,两种治疗系统均以股骨近端中心处为固定点,且手术过程中均无需剥离骨膜,确保骨折端血运,从而保证远期疗效;PFNA系统中所采用的螺旋刀片可直接刺入髓腔,避免骨量丢失,借助骨头的紧密性使股骨颈与刀片之间更贴合;螺旋刀片具有显著的抗旋转及抗切出能力,还可增加接触面积,确保刀片抗切割能力较强[5]。相关研究表明,PFNA系统中远端主钉长型凹槽与锁定上移,可有效减少远端锁定承受压力,避免股骨干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且刀片通过外侧切口更易置入及锁定[6]。与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及术中出血量较少的结论一致。而InterTan 系统通过联合交锁的双钉模式可有效避免传统重建钉产生的不良反应,其提供的压力也可使其更抗旋转及切出;远端采用分叉型设计可有效分解压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远端骨折[7],由于术中需置入双钉,故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相对应术中出血量也较多。曹录民等[8]研究结果显示,PFNA 与InterTan 系统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PFNA 操作较为简单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由于纳入样本量较少以及观察指标有限导致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增加观察指标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PFNA 与InterTan系统治疗效果均较好,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提升髋关节功能;但采用PFNA系统治疗组织创伤较小,可依据患者不同身体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案。

猜你喜欢

导针刀片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导针定位装置的临床研究
圆刀片淬火裂纹分析及防止措施
谈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厂房设计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