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2021-03-10赖萍陈国琴陈琳

当代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流丙泊酚麻醉

赖萍,陈国琴,陈琳

(1.南昌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江西 南昌 330002;2.南昌市第五医院麻醉科,江西 南昌 330001)

无痛人流术指在静脉麻醉下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在吸宫流产手术基础上,利用静脉全身麻醉,使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1]。丙泊酚静脉麻醉是行无痛人流术时常用麻醉方法,具有患者苏醒速度和起效快等优势。但单独应用无法预防患者发生手术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临床常选择丙泊酚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地佐辛、纳布啡等。本研究旨在探究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南昌市第三医院及南昌市第五医院接收的行无痛人流术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为3 组,即5 mg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 组),0.1 mg/kg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N1 组)和0.15 mg/kg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N2组),各40例。D组中年龄 19~46 岁,平均(30.5±1.4)岁;平均孕期(53.23±10.48)d。N1组中年龄20~47岁,平均(31.4±1.6)岁;平均孕期(55.30±11.25)d。N2 组中年龄 19~47 岁 ,平均(31.7±1.5)岁;平均孕期(54.67±12.08)d。3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无全麻禁忌证,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心肺和血压等指标均正常;年龄均≥19 岁;无眩晕症、晕车史;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有药物禁忌证者;以往有胆碱类药物过敏史者;精神功能严重异常者;以往有慢性疼痛史、心律失常史者;不配合本研究者。

1.3 方法 无痛人流术手术时间为5~10 min。开放外周静脉,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应用迈瑞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常规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Sp02)和血压(BP)、心电图(ECG)和心率(HR)指标,以每分钟3 L剂量指导患者鼻导管吸氧,吸氧5 min后进行麻醉。D组选用5 mg 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复合2 mg/kg 丙泊酚,地佐辛缓慢滴注2 min后推注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N1 组选用0.1 mg/kg 纳布啡(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27)复合2 mg/kg丙泊酚,N2组选用0.15 mg/kg纳布啡复合2 mg/kg丙泊酚。需注意的是,推注纳布啡约30 s,间隔1~2 min 后推注丙泊酚。观察患者1、2、3、5、10 min时BP、HR、SPO2、呼吸变化,若患者伴有呼吸抑制情况,可予以简易呼吸囊+面罩辅助通气。术后将患者送至观察室观察1 h,接便携式指氧脉监测SpO2,对患者呼吸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询问患者是否伴有眩晕恶心和疼痛等症状。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量表评分0~10分,0分无痛,10分疼痛剧烈,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明显。比较观察各组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情况;比较术后眩晕、恶心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比较 D 组呼吸频率低于N1组、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脉搏、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ital signs 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3 groups(±s)

表1 3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ital signs 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3 groups(±s)

组别D组(n=40)N1组(n=40)N2组(n=40)F值P值呼吸频率(次/min)12.34±1.85 17.21±2.05 16.20±2.33 5.763 0.038脉搏(次/min)73.22±7.97 74.78±6.85 73.78±6.83 3.824 0.174血压(mmHg)77.44±11.64 78.36±12.95 78.17±12.98 3.796 0.254

2.2 3 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D 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高于N1组、N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 组、N2 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3 groups(±s,scores)

表2 3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3 groups(±s,scores)

组别D组N1组N2组F值P值例数40 40 40 VAS评分4.26±1.04 3.07±1.06 3.10±1.02 4.975 0.038

2.3 3 组患者术后眩晕、恶心发生率结果比较 D组患者术后眩晕、恶心发生率分别为22.50%、27.50%,均高于N1 组的5.00%、7.50%,N2组的7.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组、N2组患者术后眩晕恶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无痛人流手术是一种终结妊娠的手术方法,相比常规人流手术,此术式的开展是通过应用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痛苦。人工流产术由于术中宫颈钳钳夹宫颈扩张宫口、宫腔内操作时的刺激,术后子宫收缩,加之常见的早孕反应,易导致行人流术者术后出现恶心和疼痛等症状。在无痛人流术中,对麻醉药物合理选择非常重要。丙泊酚是临床常用麻醉药物,但在行无痛人流时,若只是单纯应用丙泊酚则无法有效消除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临床在使用丙泊酚时常需要复合其他药物。

地佐辛属于部分阿片受体激动药物,具有拮抗剂或μ受体激动作用,相比纯μ受体激动药物,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3]。但此药物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术后易引发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症状。另外,对于行阿片类药物或地佐辛药物者,应用后也易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有研究指出,复合应用非甾体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如镇痛不全、呼吸抑制等[4-5]。

纳布啡属于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型镇痛药,对内脏痛有较好的效果,不但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且不会引发严重呼吸系统、心血管不良反应,并有封顶效应,缩短患者苏醒时间[6-7]。纳布啡化学结构类似于吗啡,选用0.15 mg/kg剂量纳布啡所起到的镇痛疗效与同等剂量的吗啡效果相似,当药物应用量不低于0.4 mg/kg时对呼吸抑制作用产生封顶效应[8]。另外,纳布啡具有持续时间长、起效时间快等优势,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用于日间及门诊检查或手术的镇痛及麻醉[9]。本研究结果显示,D 组患者呼吸指标低于N1组、N2组,D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高于N1组、N2组,D组患者术后眩晕恶心发生率高于N1 组、N2 组,说明,与地佐辛比较,予以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纳布啡复合异丙酚麻醉,麻醉效果更佳,能使患者不适感降低,镇痛效果更确切,减少恶心眩晕的发生。纳布啡的作用特点使其在临床上深受广大医护的认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广泛。人工流产术同样是以子宫内脏痛为主,纳布啡应用于无痛人流术可能具有良好镇痛的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地佐辛。

王艳丽等[10]研究选取无痛人流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低剂量纳布啡组、高剂量纳布啡组、低剂量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其结果显示,4组患者术中追加丙泊酚用量分别为(98.64±21.68)mg、(93.68±19.17)mg、(95.47±18.39)mg和(102.45±20.13)mg,4组患者苏醒后1 h和2 h宫缩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于手术治疗前实施纳布啡有助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顺利开展,而且,采取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功效,能有效降低炎症应激反应发生,减少不良反应。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相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无痛人流术患者予以纳布啡复合异丙酚麻醉,能有效降低无痛人流术患者术中呼吸抑制、术后疼痛和眩晕恶心发生率,降低患者不适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人流丙泊酚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