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方式

2021-03-09王润清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家国情怀高中

摘 要: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对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事件升华情感。新课改教育背景下的历史教育由以往的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重点是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高中时期的青少年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躁动期,对这个科技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充满好奇,所以这个时期正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又能增强高中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文章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家国情怀

一、 引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国家情怀的解释为一种关于历史学习探究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在历史学习中,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史观、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部分内容。因此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五大素养之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当代历史教师的共同追求。帮助学生提升家国情怀,要求历史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历史文化知识基础和素养外,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顺利地将国家情怀教育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借鉴历史,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 改变传统观念,提升业务素质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高中教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学习历史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得分点,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这样的教学思想不僅是一种新课改主流下的逆行,更是完全忽略了历史学习对高中生的影响。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家国情怀,学生深刻了解了中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充分感受到祖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以教会学生历史知识点为目标,而是要将历史所表达人文精神、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传递给学生。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势必伴随着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对新课标及新课改的要求标准理解清楚透彻的前提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专业素质。明白家国情怀的内涵,掌握高考关于这部分的考试方向等。在课内教学之余,加强关于家国情怀的课外培训学习。进行学习和培训的途径多种多样。最基础的是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家国情怀的部分进行学习,准确掌握国家对高中历史在家国情怀部分的教学方向、内容要求以及想要到达的结果预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关于新课改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充分地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规划,阅读关于提高核素养的著作和杂志期刊,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等,及时了解当下历史教学动态,跟进时代,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平时学校教学中,主动组织或参与有关核心素养及家国情怀培养的历史学习小组,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更新,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评课活动或公开课中,向优秀老师虚心求教,汲取其教学长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每天写关于历史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反思记录,记录自己在教学期间的优势和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进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是学生顺利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提高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和保障。

三、 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一)教师做正能量引导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完成了由教学主导者到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家国情怀培养。因为高中生感情世界丰富多彩,情感表达欲望强烈,在老师良好的引导下,很容易激起对家国情怀的学习激情,从而加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历史教师长时间的引导,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上任何可以培养家国情怀时机和关键点,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对家国情怀有效培养,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终身受益,提高整个社会甚至国家的正能量。

例如,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曲折中发展》以及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两课描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曲折过程以及改革开放获得的巨大成功,学习这两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而且要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教师可以提问: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通过抛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小组讨论,得出社会主义才是适合中国的道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积极结论,自然而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营造良好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教材主要以多种多样的历史故事以及理论总结构成。学生在通过教材学习时,只是对这些故事和总结进行简单的阅读,或者毫无逻辑的死记硬背,对这些历史知识只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层面,并未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记忆与情感体验,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身临其境,充分激发历史情怀。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不能只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的教学,要对其进行深刻的解读,找出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重大新闻事件,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比如,讲授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现如今社会和国家的科技、军事、教育等成就进行关注和说明。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实例举证,学生热血沸腾,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产生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

(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1. 教学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为主,即老师在讲台上利用板书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在讲台下记笔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逐渐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单一的板书讲授方法已不能契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也遏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講授法、图表法、讨论法等。

讲授法并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进行趣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讲授。传统讲授法的课堂死气沉沉,新课改背景下的讲授法教师舌灿莲花,对历史知识进行丰富的情感渲染,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充满激情。图表法是指教师利用图片将历史事件展示出来,利用表格将历史数据进行整合,比如做一个根据历史发展年份的事件整合,更具有直观性,使学生对历史发展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分组讨论法是在新课改要求下新兴的一种学习方法。即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进行教学时,小组针对历史问题进行组内讨论。比如,在教授部编版《经济与生活(选必2)》中的关于人类社会的变迁史时,教师可以小组内从衣、食、住、行方面的变迁进行讨论展示,体会生活变化,感慨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2. 教学技术现代化

现代教学技术多种多样:微课教学,电子白板,PPT教学等。家国情怀培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文化培养,而是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学生情感进行渗透,通过播放历史相关的视频、图片、声音,让学生充分结合眼睛、耳朵和大脑进行认知学习,调动学生情绪,对历史知识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情感体验,激发家国情怀。

当然,在大多数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会结合多种方法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四、 深入挖掘教材,激发爱国情感

历史学科是一门集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于一体的学科。历史教材只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性记录和描述。因此教师在研究历史教材时,应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精神表达和家国情怀,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历史这条长河里,涌现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无数文明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举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平定匈奴的霍去病;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革命先驱孙中山以及建设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等。他们都是中国历史的伟大建设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家国情怀。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优秀历史人物事件,让学生感受他们身上为国家利益牺牲小我,不断探索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为学生树立精神榜样,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如,在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讲解时,涉及历朝历代的更迭,可以进行一堂收尾课,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整本书里涉及的优秀事迹以及伟大人物进行列举,并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教师指导下的情感启示和总结。引导思考在朝代更迭,制度变换的过程中这些伟大历史人物的重要性等,让学生意识到任何道路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只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断探索,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引导,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家国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贯彻落实新课改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要求,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改良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文本,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正能量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心怀祖国。

参考文献:

[1]刘芳.立足国家情怀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6).

[2]吕玉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学周刊,2018(17):29-30.

[3]张江滨.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29-30.

作者简介:

王润清,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家国情怀高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