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1-03-08裴晓霞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改进措施小学语文

裴晓霞

【摘  要】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固有的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特定的范围内限制了他们在教学生写作时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学生所呈阅纸上的作文,有的是遵规遵据,没有新意,但能把事情发生的顺序写清楚,整片的结构通畅,教师就认为是好作文,有的因为不符合人们常规思想意识领域的思维,有的甚至用天马行空的想法跳跃式的思想,创新性的构思使教师无法接受,他们就会好比留情的批判,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不能缺少一个场景的巧妙布局。在上作文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审题三要素是直观的行为思维、客观的形象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认真观察的习惯,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作文;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3-0138-03

【Abstract】 To a certain extent,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and inhe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limit their limitations and singleness in teaching students writing. Some of the compositions on the paper presented by the students follow the rules and have no new ideas, but they can clearly write down the sequence of events,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is unobstructed, so the teachers think that they are good compositions. Some of them do not conform to people's conventional thinking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some even use Tianma XingKong's ideas, jumping ideas, innovative ideas, which make the teachers unable to accept, and they will be like Merciful criticism, a good article, is inseparable from a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can not lack of a clever layout of the scene. In the composition class, 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topic. The three elements are intuitive behavior thinking, objective image thinking and abstract logical think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dually form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the habit of careful observation, so as to play the purpose of casting a brick to attract jad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Student composition;Teaching problems;Improvement measures

作文是語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语文教学完成知识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渗透的重要内容,更是很多语文教师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而小学生写作还是处于知识认知的初级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和感受到学生出现“谈写作色变”的情况。为此,教师想出各种方法,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来改变作文难写的困惑。教师应当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平时的教学中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多听、多记、多练习,指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用思想理解周围发生的变化,再用思维记录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难,自身原因只是其中一方面,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诸多局限性,致使他们不能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学写作文,造成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处于学过的知识不会应用,写作就是记流水账。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作文难教的局面,教师必须找出问题所在,抓住症结,对症下药,探索出有针对性、兴趣性、可持续性的改进措施,使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学习、爱上写作。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作文指导程式化

写作不是纸上谈兵,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学生不但要对写作感兴趣,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充实写作的内容。小学生初次接触写作,大脑中思绪混乱,有的学生想法很多,但就不知如何下手,也有的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他们的素材来源于课本、听过的故事、读过的作文书等。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常常每一个环节都讲得特别细致,从审题到立意,从构思到选材,从内容到表达,有的教师甚至会确定好写作的内容和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样程式化的教法有利于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写作的要领,写出像样的作文,但是这样面面俱到影响了学生的灵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长此以往,无形中会造成学生思维狭隘,想象空间局限,很不利于他们在写作上的突破和发展。

(二)评价标准没有与时俱进

一篇好的习作,要求学生要用不同构思方法去迎合巧妙场景布局,搭建一个展示写作水平的平台。在课堂练习写作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审题的要素:用自己的直观思维感知作文的要求,用客观的现象感观作文的脉搏趋势,用所学知识的积累感悟作文的发展方向。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理解的能力,细心观察平常生活的习惯,从而使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结构完整。反之,教师老一套的教学理念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思维会阻碍学生在写作时丰富的想象力也就促就教师的古板评审标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前进,贴合实际地评价学生作文的水准,及时给予学生准确的指导和鼓励。教师们认知不够全面,一时间甚至无法接受理解新时代小学生活跃思维模式,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小学生有很多新思想,新创意、新特点、新格式的作文,比如,《太空是我家》《我的灵魂在飞》《未来的我》等作文里,表述各异甚至有些遥不可及的想法,我行我素的个性,纯真烂漫的想象力,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超乎常人的理解,所以教师也就难以接受和包容,在审批这些作文时,教师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和批评了学生,使学生们的天性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对写作不感兴趣,有时甚至惧怕上作文课,导致教师辛辛苦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回馈。在这里提倡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作文要从写作的主观上去理解,从客观上去指导,从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去领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高估了作文书的价值

教师本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很多教师都不遗余力地推荐学生买各种作文书。平时让学生多读,若遇到要写哪种类型的作文时,就翻出一篇相应的作文先看,然后参照例文写。甚至有的教师会让学生把作文书里整理出来的好词好句每天写下来,再背下来,到写作文的时候直接用上。作文书上的作文虽然比起学生自己写的是不错,但难免有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如果学生把上面的文章当成标范文,那他们的进步空间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经常看作文书,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一写就看,一看就抄,长此以往,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独立创作的能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学生能否写出佳作,首先取决于自己所写的文章有没有真情实感,其次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平时对身边的事物的热爱和观察。比如,教师课堂要求写一篇《有趣的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那些活动有意义,那些活动带给学生乐趣,还有那些活动使学生流连忘返等等,提议一些感兴趣的话指引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汇总学生正能量的思想和意见,从而把一次有趣的活动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纸上表达出来。如,教师整天看的是作文,即便是精品,其对写作的认识也就局限于传统的作文意识形态上。另外,阅读量受限,对文学经典和新的文学形式没有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学习,致使教师自身达写作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不足,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标准。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使自己对写作的理解更宽泛、更有趣、更深刻。

(二)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学生不喜欢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作文难,不知道怎么写。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太多,也就是太重视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学生对这些技巧和方法有时候领悟不了,就写不出让教师满意的作文。其实,文章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把学生的写作点放在现实生活中,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感知生活的好,用自己眼光去认知生活的意义,了解生活的价值。其实写作是主观性很强的能力,即便有明确的评判标准,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也逃脱不了评判者的主观认识,现实的能动性在阻碍了教师的评判标准,也限制了学生对写作的局限。因此,在写作方面,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之心、爱才之责,让学生尽情发挥,鼓励学生敢写作,写出好作品。

(三)做个有心人

教学的目的不是要考试得高分,而是要长远考虑,教出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情操的社会人。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能长流。学生写作中的套话,空话,这些都与小学生平时的积累有关,如,写作材料的匮乏,阅读量的缺少,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等都有关系。如何使学生在写作中变空为实,变假为真,让学生能写出真实的感受,字里行间留露出真感情来?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博览群书,在平时的阅读中收集大量的素材,还要在平时生活中搜集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料来填充写作的空白。写作来源于生活,文章也依托于真实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真情热爱生活,有意识的感知生活,这样才能用真情实感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把活跃思维意识延伸生活的每个角落,做一个灵魂的有趣者,生活的有心人,写作的爱好者。

要想知道生活的乐趣,自己必须亲自實践明白,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各项比赛,有条件的带学生出去游览,参观,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运用。比如,春天踏青,夏天赏花,秋天采摘,冬天玩雪。季节不同,景象不同,心情不同,感悟不同,写出作文的美也各有千秋,使人赏心悦目。因此,要让作文教学成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成为作文教学唯一的依据,而不是其他。只有摆正心态,才能让教学纯粹,才能把学生放在首位,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教学活动。

作文本身主观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很难找到固定的方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带领学生细细地领略语文的无穷魅力,品味生活中的无限乐趣,感悟沿途的心境,激发自己灵魂深处的思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苏庆德.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04).

[2]郭焕.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改进措施小学语文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