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平台下高校书院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易班平台为例

2021-03-08林泽雅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易班书院育人

林泽雅

(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00)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以新媒体的运用与发展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脱了时空等条件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育人实效。[1](60-65)高校书院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新特点,新媒体平台是否助力书院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如何将新媒体元素巧妙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新媒体之力开拓育人新格局,值得探索与实践。

一、新媒体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新形势下,中央教育部党组提出切实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网络育人受到高度重视,与网络在育人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息息相关。通过网络信息传播,教育者可以向受众施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受众可以积极地反馈这些信息,有时候甚至能对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产生决定性影响。[2](33)正因为此种良性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才得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借新媒体之力,新媒体平台的完善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

(一)顺应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要求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3]强调,加强网络育人,提高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意见为高校思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与要求,基于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顺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新要求,又以其“新”为书院育人工作注入活力与动力。

(二)架起时空两座桥梁

新媒体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时间上,它可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从学生大一进校到大四毕业,从学期开学到期末结束,新媒体存在并记录全时段的育人过程,且记录的信息易于长期保存。空间上,线上与线下因新媒体这一桥梁而连通,互相产生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大幅拉近,师对生的教育引导、生与师的交流互通随时随地实现。

(三)提高育人工作成效

通过新媒体开展的教育活动,覆盖面更广,受众更多,且新媒体在信息准确传递、信息高效扩散中优势明显。就参与者而言,运用新媒体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界限不再明显,双方均能自由、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新媒体的高质量运用将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提高育人成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抓手、有平台、有方法。

二、以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

(一)明确新媒体平台的地位与角色

网络是新时期育人的主阵地,新媒体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载体与工具,它被寄予更高的期望:师生交流的平台、朋辈互助的基地和育人的隐性课堂等。然而,这关系到一个核心问题,那便是新媒体与传统育人工作的衔接及网络思政的推进。新媒体平台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负怎样的使命,扮演怎样的角色?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如何融合、高校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凝聚育人合力等问题,都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继续探索。[1](60-65)

(二)优化新媒体平台的选择与建设

当前,各类新媒体平台活跃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中,它们“术业有专攻”,如主打思想政治教育的易班平台,是融课程教学、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新媒体平台。不少高校在易班建设时除发挥思政主功能、网络平台的思想引领功能外,还注重实用性功能的开发,如将信息查询、费用缴纳等实用性功能加入平台中,为师生提供便利。

客观上,很多平台为使用者提供自定义的机会,在布局网络阵地时需着重考虑新媒体平台的选择、开发、使用和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彰显特色。面对当前新媒体平台数量和种类较多的情况,有学者指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得到充分利用,且各平台之间并未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各类网络力量分散,无法形成1+1>2的效应。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的首要问题[4]。这提示我们要建设好新媒体平台,关键是对平台本身的合理使用、高效利用,以及各平台资源的整合,这有利于网络思政大格局的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育人效果。

三、高校书院基于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优秀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动网络文化的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共生。[5](98)书院工作团队可利用新媒体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将学生活动空间转移到新媒体平台上,设计寓教于乐、形式新颖的活动,构建优秀的网络文化,使学生能在直观的画面、图片中感知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先进榜样,陶冶心灵。例如2019年粤易班举行的“点亮中国,我们都是护旗手”活动,学生通过线上升旗、留言祝福祖国,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树立“四个自信”,激发爱国爱党热情。

书院应将线下活动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在平台上深化、延伸,推出适合以新媒体方式呈现、符合新媒体特点、有新媒体特色的活动,打造线上精品项目。此外,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新媒体平台之一,可将书院微信公众号与其他新媒体平台联动,发挥不同平台的特长和优势,做到线上互通互补。

(二)打造平台上的“两课”

隐性教育模式是教育者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融入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6](125-128)

新媒体平台可视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隐性课堂。相比传统教育法及传统媒介,新媒体更彰显其在隐性教育的优势。以易班平台为例,易班主站网页端有“今日头条”“热门话题”“全站应用”等板块,重点推出与时政热点相关活动如“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知识技能提升相关的活动如“求职技巧知识学习”及“易思政”等应用。这些板块内容丰富,为广大学生提供思路及做法借鉴。书院应着力围绕书院育人目标,建立具有书院特色的思政板块,以优质内容、鲜活形式、个性体验、良好效果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平台的使用习惯及日常关注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发挥新媒体作为隐性课堂的优势。

作为易班平台的组成部分,易班优课可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显性课堂的重要依托。站内课程库涵盖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如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等,其以单独的课程视频或视频群存在,一般存在于某个特定课群当中,除了仅限于课群内部人员可见的课程之外,还可对易班优课所有实名认证登录的开放,实现课程共享。学生亦可在课群中进行话题讨论、作业提交、在线测试等,进行完整的课程学习。书院可将新生引航、党团教育等课程上传至易班优课,邀请思政课专业老师、辅导员等参与课程,结合学生实际,推出专属于书院的课程,以丰富灵活的特点吸引学生,以线上思政课程影响学生,增强理论学习效果。

(三)抓好平台上的“两建”

将学生党建和团建根植新媒体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只有抓好平台上的学生党团建设,以党建促团建,才能更好地发挥平台优势,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拓宽育人路径,提高工作成效。下面以易班平台为例进行分析。

1.将党团支部建在易班平台上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团支部,同广大团员青年有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各项工作的显示终端;将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建在易班上的主要做法有:

(1)推进:在书院板块开设党团专栏。在易班平台上开设党团专栏,并将其打造为体现书院党团建设亮点的“一亩田地”,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介绍书院党团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力量,切实增强书院在党建团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

(2)提升:在易班优课上开设党团微课。在易班优课上开设党团微课,建立党员自主+互助学习模式,为书院党建、团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抓手。“微时代”微课以短小精悍、内容凝练等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书院的党支部成员加入同一课群,可在课群中学习党团微课:可将自行录制的微课上传至公开课群与他人共享,交流学习;也可积极利用站内外已有的丰富资源,将成熟的课程纳入现有课群以供学习。在借鉴和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设有书院特色的党团微课,以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实现高校党建和团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工作模式。

2.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在党员、团员的原有的培养教育基础上,以新媒体平台激发活力,创新培养教育的形式,实现培养教育全过程的全记录。下面以党支部为例进行分析。

“既有开放性又相对封闭”是易班平台的一大特点,其搭载了思政教育基础功能及充足的学习资源,为记录学生培养过程提供了可能。书院党支部中有来自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党员,在易班平台中以党支部为单位,在课群和群组中进行理论学习,围绕时事要点、热门话题开展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参加线上理论学习、话题讨论、线上动态思想汇报、阶段总结等方式,记录学生自向党组织提交入党志愿书以来培养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党员成长档案,展示学生党员的成长轨迹,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及日常表现,帮助学生解决每个阶段遇到的难题。

(四)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创新推动网络育人,要优化成果评价。书院基于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以此厚植内生动力。评价体系应当尽可能涵盖平台建设的各方面,包括平台的内容选择、版面设计、运行情况、团队结构、人员分工等。评价的主体由多方构成,并制定规范的评价细则。平台管理者应主动接受平台参与者、使用者的监督及反馈,把握大学生各阶段的思想状况,调整平台内容和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就新媒体平台改进和提升,形成“评价—改进—再评价”的良性机制。

四、结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联动,从海量数据的手机和海量教学资源的投放,让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易班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与补充,为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法与途径。高校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科学运用新媒体,提高媒介素养,探索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以适应变化发展的时代需要。

猜你喜欢

易班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朵云书院黄岩店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白鹿洞书院记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