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1-10-12李歆怡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考务备份管理系统

李歆怡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18)

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中重要的环节,随着高校录取率逐年增长,原先使用的人工管理教务工作的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管理需求。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日趋重要,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教务管理工作,实现考务管理信息化,减少人工管理方式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是当前各类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考务管理工作,可以强化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考试的过程控制及考试数据处理能力,使学校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并进行决策。现代信息技术可满足不同的管理需求,从不同方面对考试结果进行信息查询检索,促进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工作自动化、规范化,有效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传统考务管理工作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考务管理工作主要采取人工管理的方式,目前通过传统(人工)方式进行考务管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人工)考务管理模式流程图

人工考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主要有:

(一)考试安排易出现问题

考试安排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考试时间、地点及监考老师发生冲突等各个方面:在同一考试时间段内,安排同一考试班级参加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考试科目;或者在同一时间里将两门以上考试科目安排在同一教室同一考试地点;还有对监考老师在同一时间内安排两场考试的监考等。

(二)成绩管理易出现问题

在传统管理方式中,由于均为手工操作填写,导致成绩管理易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在手工收集成绩时,对于未及时上交的课程成绩无法统计,且没有采用统一规范的课程名称;手工填制的多份成绩单填写错误不一致;成绩出来后,学生无法及时知晓和查阅自己的成绩,相关教学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成绩;制作学生的成绩单时,需要工作人员查阅所有科目的成绩单,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极易出现错误。

(三)重修课程管理易出现问题

由于人工进行管理,学生重修课程管理容易出现差错,主要体现在重修课程和正常上课排课出现冲突,在同一时间安排同一学生既上重修课又正常上课;由于不易查询,任课老师不了解哪些学生是本学期重修的学生。人工管理易出现学生办理完重修手续后不上课、校方难以监管的情况。

二、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

我国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考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商根据当时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开发出当时Dos环境下基于Novell局域网的、适用于本科阶段考务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的开发迅速提高了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极大地改善了当时的高校考务管理情况。

随着高校发展格局的变化,高校间的合并与发展日渐增多,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原先开发的考务管理软件出现问题,如容易被病毒或黑客攻击、远程同时并发数受限、资源共享的安全性较差等,影响了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推进和实行。因此,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研制开发新的考务管理系统十分重要,新的考务管理系统以严谨、高效、安全、准确为实施目标,为有需求的相关部门和个人服务。

(一)数据信息录入方面

考务管理信息数据较为复杂,且重复性较强,目前高校考试种类繁多,如: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期末考试、补考等,考务管理人员在整理数据时,整理、输入、复核的工作量都较大,易产生疲劳导致输入错误,一旦出错,将对依赖于数据的考生信息、监考管理、考场安排、成绩管理等工作产生影响。由于信息数据较为复杂,因此要求考务信息系统有更强的识别错误的能力,可以主动识别出逻辑错误,以便更准确、可靠地采集处理信息。由于高校实施学分制,考务管理系统在录入成绩时,最好能够将成绩自动转化成学分,以上需求需要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科学的考务管理程序。

(二)数据备份方面

安全与备份是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在开发出来的考务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安全问题。但是由于考试的网络数据和实时数据更新较快,因此备份问题是考务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何时备份、如何备份,备份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源如何进行处理,都是开发考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所需考虑的问题。

(三)考务管理软件的功能需求

高校全方位实施高校考务管理系统,实现考务管理工作信息化、自动化,实现知识管理,需要具备以下两种功能:一是能够自动编排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能够自动完成考试的编排,考务管理人员只须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即可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考试编排方案;二是考试现场的指挥功能,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监考老师配备iPad等硬件设施,随时与考试管理中心沟通,对考场进行全方位的指挥,并储存相关信息,生成的信息可以方便日后成绩收集、审核和发布,还可以方便学生日后在互联网查阅相关信息。

三、考务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一)设计原则

高校考务管理系统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的原则有:

1.可扩展性原则

局域网和系统软件可以通过增加硬件设备进行扩展,采用五层技术框架设计,在保证易用、够用的基础上,支持管理软件未来五年的发展更新需要。

2.安全性原则

要保证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首先要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安全必须严格保障,为防止发生越权现象,必须采用周密严格的用户登录确认程序,针对特别重要的信息部分,还须增添身份确认程序,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此外,采取数据加密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保存。

3.可靠性原则

考务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从网络、主机和系统软件、应用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方面予以保障,应提供足够的备份方案,以保证发生故障时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使用系统,并减少因故障造成的损失。

4.易用性原则

要求设计简洁、个性化、友好的操作平台,使用户可以轻松准确地找寻所需信息,学会使用系统操作。

(二)架构设计方案

1.改进已有旧的考务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考务管理系统面临更新换代以适应新的环境。高校可以引入专业的软件开发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研发,设计出满足本学校考务管理要求的系统。由于是量身定制的软件,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和已有的人工管理流程更加匹配、稳定。新信息系统应满足安全需要、防止病毒攻击,可以通过专网向异地提供信息,使工作人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查询,实现资源共享。

2.架构层次分布

在考务管理系统的架构中,最上面的一层是表示层,主要作用是系统与用户之间建立沟通,为用户提供科学、友好的浏览界面和操作界面,接受用户对于数据信息的访问要求,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表示层在实际运行中需要连接打印机及计算机等多个客户端。高校考务管理系统中间层是业务逻辑层,作为系统处理层,该层由应用程序服务器与WEB Service服务器两部分构成,其中包括事物的运行规律及计算方法,通过WEB Service传递给用户,确保考务管理系统便捷应用。考务管理系统中的最下层是数据存储层,主要应用于数据储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文档服务和知识库数据库。

3.集成综合性信息系统

目前高校采用的各类信息采集系统繁多,信息较为复杂。新研发信息系统可以采用较为通用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研究。将B/S结构与C/S结构相结合,采用模块化结构,将考务系统分为考场安排、分数管理等若干子系统。对于经常要处理核心业务的考务管理人员的使用模块采用C/S技术实现,客户端远程与逻辑层和数据库进行连接,并通过WEB Service直接访问数据库,学生用户使用则采取B/S技术实现。

四、结语

考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考务管理可以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大力推动考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可提高考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整个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流畅,更好地为考务管理人员及师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猜你喜欢

考务备份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研究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山东:《人事考试考务服务规范》发布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高校学院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成人高校考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