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留学生中国国情课的教学重构
2021-10-12陈旦
陈 旦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一、留学生国情课的现状分析
以往的留学生国情教育,以知识输入为导向。在课堂上,多以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呈现,教学模式较平面化。教学内容以现有教材内容为主,未能结合本地区、本校的特色进行深入教学,缺乏校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互联网、新媒体对留学生认知价值的影响,没有利用“互联网+教学”对留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针对传统课程的问题,本轮课程思政项目进行教学重构。
二、留学生国情课的教学重构与探索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不仅要有中国特色,还要具备包容多元文化的内涵素养。中国特色体现在树立“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培养守法、友善、包容的品性,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学会正确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2]
除此以外,留学生思想教育不应仅限于课堂,还应通过实践深化认同。地方文化与人文精神中不乏体现修身成德、开放包容、心怀天下的优秀品质,将优秀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融于教学,对培养留学生的内在素养和价值导向起积极作用。[3]因此,将地方文化融于课程,为留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文化体验、孔子讲堂、红旅参观等实践活动,让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深化留学生对地方基本情况的感性认识,以文化人,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增强留学生对地方的认同感,成为传播和弘扬地方文化的使者,讲好地方故事。留学生可以将本国的优秀文化与中国地方文化相结合,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塑造“新浙江人”。
三、留学生国情课的教学重构路径
(一)重构教学内容
以往的留学生国情教学,以通识课程为基本教学构成单位,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一般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授,本质上以知识输入为导向,容易出现“填鸭式”课堂。为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目的,新型国情课需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并重的教学。为此,教学内容以模块化教学体系重构,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通识知识模块、地域特色模块、国际公民模块和第二课堂模块。
通识知识模块从宏观视角了解中国,从地理、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书法绘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武术、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遗产等方面介绍中国国情,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制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思想教育主要体现在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了解和尊重中国基本国情和制度、了解优秀传统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人文修养与文化内涵等方面。
地域通识模块紧扣浙江、义乌的实际案例,从留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入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将“浙商精神”“义乌精神”“真理的味道”“敲糖帮”“湖畔诗社”等内容融入教学,将思想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思想教育主要体现在了解和尊重浙江的基本地情、了解浙江“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文化内涵、了解义乌“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创新精神、了解浙江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方面。
国际公民模块包含德语培养、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留学生教育不仅是中华文化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还要与时俱进地借鉴世界其他地区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精髓,培养守法、友善、包容的国际公民。树立“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理念,结合新时期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谦虚礼貌、自强不息、勤劳节俭的品质;培养留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尊重和遵守中国法律,做一名守法的国际公民;树立留学生的安全意识,包括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
第二课堂模块是通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参观红色旅游线路、孔子讲堂、法律法规讲座、志愿者等实践活动增强对中国文化、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传播中国好声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深化实践,让留学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使者”[4]。
(二)重构教学方法
以往教学方法,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容易出现老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决定成绩的优劣;教学仅限于课堂时间,对于课前、课后缺乏有效的利用和监督。为打破单纯知识输入的传统教学模式,延长有效教学时间,将采用“互联网+”激发——交流式教学法。
有别于以往教学模式,“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打破原有课堂的时空局限,让以往课堂从封闭转向开放,提供在线课程、线上学习资料库等共享资源,不仅可以汇聚大量线上课程,供留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弥合地区、校际差异带来的教育鸿沟,有效利用课前与课后时间。一方面,课前通过学习软件布置预习任务,通过后台数据实时跟进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上利用点名、抢答、参与赋分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课后利用练习题库布置作业,也可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解惑,通过后台数据记录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轨迹的跟踪分析,挖掘学生的“价值需求侧”,有针对性地供给价值观教育内容。与此同时,“激发——交流式”课堂教学是将教师的“讲”与“评”(较少时间)、师生间的“议”(较多时间)、学生间的“辩”(较多时间)与“思”(贯穿全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交流式课堂教学法。学生通过课前思、课中议、课中辩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这样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联系专业和课程特色、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不仅受到学生的认可,还为学生提供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机会。
除此以外,结合地方特色重构主题——案例式教学法。授课教师会甄别和筛选单元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点及知识背景,将单元内容拆分成若干主题,并搜集与主题相关的热点案例,让学生在课上学习与讨论。以《中国经济》章节为例,分设“环境与经济”“互联网+与经济”“一带一路与经济”三个分主题,每一个分主题分别链接“义乌李祖村的发展”“移动支付、跨境电商”“外国人的创业故事”三个案例,围绕熟悉的案例,学生们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组内组间评价,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除了课堂教学改革外,在实践中学习也是重要的改革内容,即第二课堂沉浸式教学。学院和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现场、文化实践基地、孔子讲堂等第二课堂中学习有关知识、体验多元文化。通过现场观察、调查和体验,深化学生对中国基本情况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
(三)重构留学生国情课育人模式
以往的课程教学,忽略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如何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网络舆情、社会热点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如何引导留学生“以正视听”和“准确辨别”是教学重点。不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导,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教育不能套用以往课堂的话语体系,要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形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相对于线下以往课堂,网络价值认知的构建是一个从单一走向立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让主流价值观由原先单一的课堂单向传播变为课堂和网络空间双维传播的过程。为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利用互联网引导留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建立交互机制,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发挥“互动”“服务”和“宣传”功能。通过信息交流建立“互动”机制,增强留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利用公众号功能建立“服务”机制,解决学生对“信息搜索”的需求,增强留学生对校园媒体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利用公众号推送、链接分享等方式建立“宣传”机制,践行中国主流价值观,用他们的声音讲出中国故事,增强引导力和影响力。
除此以外,国情课知识中需要融入“隐性教育”功能,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格局,构建“认知—认同—践行”全过程思想教育模式。“认知”是让国际学生从多元文化共享角度加深对中国国情文化的认识;“认同”是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和价值理解认同;“践行”是国际学生展示自己参与的、独特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故事。秉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教学的理念,将思想文化元素融入四大教学模块,以国家大局和地域特色、认同中国与国际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为主形成多方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四、留学生国情课的改革成果
通过中国通识和地域特色的客观真实展现,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深对中国基本政策制度和国情、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近年来中国(浙江、义乌)发展成就和社会变革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观”,提高国际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核心价值的认同。同时,加深对浙江、义乌的感情,塑造“新浙江人”“新义乌人”。
以“学生为中心”,激励留学生及时主动学习,适时调整学习策略,通过“隐性教育”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根据考核与评价的结果来看,留学生的总评成绩平均分显著提升,标准差下降,课堂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乐于学习地方文化。
五、讨论
留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对高校教师队伍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提高文化涵养、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同时,需要完善课程建设,编写较实用的校本教材,建设案例库,以点带面,树立榜样和典型,推动留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取得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