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本科生导师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探析

2021-03-08孙旖苒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导师制三全育人本科生

孙旖苒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健康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是当时教会学校的牧师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道德教化。[1]14世纪,牛津大学正式引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17世纪,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陆续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开始于2002年的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随后,一些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相继建立起各自的本科生导师制。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本科生导师制再度发展。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3]在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教育改革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遵循师生自愿互选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师对学生在价值引领、专业学习、教学实践、学术科研等方面进行规划性、综合性的指导。

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精准化、专业化教育的特点,是目前深化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实施,只有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把握价值导向、育人目标、育人规律及育人机制,才能促进其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科学体系,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人发展的自主性、发展的与时俱进性等学说能够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坚定理想信念:本科生导师制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4](2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理想信念。[5]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行稳致远。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价值导向,应主要建立在两点认识的基础之上:首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它们要奠定在充分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坚定理想信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是基础,理想信念作为核心贯穿其中,本科生导师在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精神世界的滋养。其次,理想信念不能仅仅当作挂在口中的教育理念,要做到知行合一,理念、信仰要在实践中落实并得到进一步升华。总的来说,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导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广泛的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培养他们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青年。

具体而言,大学生进入校园后,本科生导师是给予他们价值引领、学习指导、能力培养、专业规划的老师,大学时期既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锻炼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阶段,又是树立正确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关键时期,本科生导师传达的理念、布置的任务、组织的活动、培育的能力等都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他们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本科生导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成长。既要把这一价值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政课程引领,落实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实施与细化;又要融入日常生活实践,通过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例如本科生实习,首先在专业学习中要有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教育,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践行职业规范及职业道德,在实践过程中找寻职业方向、坚定人生理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全民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逆行的医生、光荣的志愿者、无畏的物资供应商,这些奉献的品格、榜样的力量,成为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的生动教程。本科生导师要把握好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大学生在奋斗和奉献中领会家国情怀、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人生观、价值观不仅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指明了价值导向,还为学生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及人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精神指引。

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目标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对人类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深感关切,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一生研究的主题和奋斗的最高目标,把这一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每个社会成员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自由选择职业,充分奉献社会。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与社会的相对平稳、和谐的状态之上的,维持这种状态是一个螺旋式曲折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协调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中的人不断在时代环境中找寻合适的生存方式,相对应的,这种生存方式的找寻也是建立在社会提供的物质及精神保障上的。因此,本科生导师制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实施目标,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是顺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表现。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主要包含两大规定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此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6]。在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教育改革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实施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现,顺应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本科生导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明确新时代培养目标、界定阶段性培养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在专业认知认同基础上,培养学业兴趣和学习动力;要在课程教学中贯穿学术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业素养和创新精神;要深入实施“第二课堂”,在更广泛的维度上延伸课堂教学活动,增长才干,在拓展中落实劳动教育,强化体育和美育,提高团结协作及交流处世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的自由发展要求本科生导师注重引导师与生、生与生的和谐相处,加强本科生导师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勠力同心,互助友爱,共同完善学习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习潜能;要关注学生学习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的能力,在不断追问中逐步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职业规划方向,引导他们通过关注社会、立足自身,协调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人发展的自主性与资源的协同性: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规律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先是立足于学生与导师间的双向自主选择。其次,导师培育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各环节教育,使育人的各项工作覆盖学生从入学到踏入社会的全过程。这种全过程教育要想循序渐进,必然需要教育资源的协同。

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自主性,人自主性的不断提升,一方面表现在人适应社会、认知社会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社会能动性的改造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参与教学环节和过程设计,更大程度上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在课外活动中,要通过小组化竞赛化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消化知识、领会知识,在组织中发表观点,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在日常管理中,要通过开展小组交流、团队互动、学术讲座等形式,畅所欲言,广泛听取师生对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意见,及时根据学生提出的疑义和困难采取调整措施,使育人工作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

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只有融合学校、社会、其他组织机构的资源,实现育人主客体、空间、平台等维度的有效协同,才能增强人发展的自主性,形成育人合力,营造育人氛围。

首先,推进本科生导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一要注重分工明确,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本科生导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也要建立日常工作交流、协作机制,做到新信息共享,全方位保证育人过程有序进行;二要注重立足实践,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以生为本,促进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在资源共享基础上发挥共同导向作用;三要注重平台探索,融合本科生导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资源和信息,探索组织活动和实践互动,搭建适宜的协同育人项目和平台,形成有效的育人成果。其次,推进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思政课程的推陈出新,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倾力打造受学生欢迎有对学生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金课”;另一方面要注重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发掘,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保障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统一协调,聚力发展,确保育人效果。最后,推进线上线下育人平台协同。媒体融合时代,高校要充分运用学校宣传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学生互动社区等线上平台,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也关注他们的表达;积极衔接校内外资源,组织强化各类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场所的育人功能,通过线上线下育人平台对接、探索、融合、聚力,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立体,提高吸引力,强化引导力。

四、与时俱进: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机制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时代性。本科生导师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出相应的时代特点。

起源于英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发展初期更倾向于是一种精英培养模式,每位导师指导一两名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计划,完成作业、论文、科学研究等,同时也有双导师制,即教授负责科学研究,导师负责教学指导等。发展中的本科生导师制,体现更多的是导师对学生的综合指导,导师的职能往往呈现功能性教育特点,在学生学习、科研、实践、就业等模块进行辅导与引导。在中国发展的本科生导师制,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教学改革方式,目前发展得还不够充分,各高校在自身特色基础上,采用了适用自身的发展模式,有的高校以精英型导师制试点,按照一定的学业标准,把部分优秀学生选拔出来进行小班教学并实行导师制;部分高校采用阶段性导师制,主要是指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阶段性指导,全过程中各导师能在各阶段尽可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最大的特点是导师职责明确、衔接因势利导。应用型专业倾向于双导师制:校内学业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专业与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更好地投入工作。

在当前三全育人教育改革背景下,本科生导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本科生导师制应该以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形式呈现。具体而言:纵向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进程,要有阶段性递进式发展。例如,对于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到位,以理想信念为主线,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与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探索长远的职业方向;对于大二学生,专业指导要加强,以专业教学为核心,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强化团队交流、组织竞赛、实训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参与能力;对于大三大四学生,个人规划要同步,学生面临实习、升学或就业,以服务社会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追求与社会需要和报效祖国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教育引导虽各有侧重,但也是贯穿全程、有机衔接的,本科生导师制要能在全过程中把握好这种侧重性及衔接性。

横向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具体内容要因人、因时、因势有所调整。一要明确与时俱进的教学主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客体,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找到适合的学习的方法和目标。二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育人目标,首先导师要有育人目标,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在导师的育人目标上。导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专业引领、言传身教,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取产生兴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对真、善、美的辨别力,授人以渔,学生在掌握了学科基本理论之后,能够应对职业、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三要建立与时俱进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评价过于强调选拔与甄别的功能,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学实践的多元评价体系。导师对学生人格塑造的成效,不能看某一阶段学生专业课程或科研成绩,而要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导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完善人格,在服务社会中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会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修养。

近十年,国内各高校陆续尝试和探索本科生导师制,但由于制度建设、课程安排、师生配比、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得还不够充分,本科生导师制还没有在中国本土发挥真正的育人作用。“三全育人”作为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赋予本科生导师制新的时代背景和探索视域,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方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探索新时代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和建设工作,更有利于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三全育人本科生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