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研究

2021-03-08陆琼燕柯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党员

陆琼燕,柯心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时代到来,部分声音通过网络途径被放大,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随着新媒体变革的不断深入,手机移动网络终端、互联网信息等信息传播媒介有着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1]。深入了解新媒体环境,找到当前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升高校党支部建设能力,是该文重点分析和研究的内容。

1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论述,为我党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党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在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历史时期背景下,建设好高校党支部的各项具体工作对学生今后在社会和工作岗位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或社区基层党支部中继续发挥青年党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2]。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基层党支部建设也应遵循历史规律及外部环境变化,按照党的总路线、总方针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自我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基层党支部中具有较强青春活力的党组织,同时高校青年也具有较强的理想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五四运动的开展,便是高校青年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感召之下,背负理想信念参与社会事务抒发青年团体政治主张和看法的一次运动。新媒体环境的到来,使高校青年有了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发声渠道,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而互联网也渐渐成为高校青年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在网络中,各类信息舆情被不断放大,一部分社交行为也从现实生活转移至互联网络,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事务也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通过互联网络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对于发挥出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引领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支部的实际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是高校党支部在组织各类党建活动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原本应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校团体,在党支部活动组织时缺乏创新,存在为了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类活动或任务而举办的现象发生[4]。在开展党员纳新、积极分子转正等接收大会时不能与青年学生这一团体氛围相契合,存在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完成任务和指标的现象,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创新意识。二是高校学生党员大都为新发展党员,党龄年限较短,在进行活动开展和党员继续教育中,思想上党员意识不足,党性观念较弱,党支部工作开展不顺畅。三是在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初心不够纯洁,入党心切,在入党目标达成后,缺乏作为一名正式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忘记了入党的初心和使命。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感觉入党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或者个人比较有面子,导致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质量提升效果不明显。四是高校党支部在选拔积极分子,发展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公开和透明,在学生选择入党之后,由于对党组织运作的不熟悉、不了解,使得一部分学生怀疑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公正性,进而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错误思想。五是高校本身在进行学生党员教育活动时,往往通过观看教育类影片或各类宣讲报告,对党员教育活动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为学生学习时间让路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党员教育活动失去真正意义[5]。

3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挑战

3.1 网络环境对高校党支部建设产生影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信息在网络上可以高效的传播,加之网络上对舆论的放大作用,新科技、新技术、新媒体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在方便、快捷地从网络媒体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受到网络负面消息和不良信息的影响。一方面,大量的负面消息和不良信息充斥于网络媒体中,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身心发育和成长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青年群体,这些负面消息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危害重大[6]。近年来,网络媒体中充斥着一些境外敌对势力或境内反动势力恶意发布的一些歪曲事实的错误信息,使处于人生迷茫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对个人和社会的思考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将其原本便对中国共产党不是非常坚定的理想信念动摇。

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群体大多为“90 后”这一年龄阶段,自“90 后”出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媒介的依赖程度已经远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一些大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已经主要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如微信、微博、QQ 等即时通信软件和社交媒体。甚至于一部分高校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当中不能自拔,现实交友、交流活动转移至线上虚拟网络当中。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网络的社交环境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交面也随着网络的放大作用而有所扩大[7]。但是,对于这部分高校学生而言,对网络世界的依赖势必导致在这类学生参与党支部的学习和活动时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和学习中来,在各类党员活动中获得感大大降低,高校党支部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作用无法充分施展开来,发挥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3.2 传统的高校党支部建设内容

一方面,传统的高校党支部建设活动主要学习和借鉴了基层党支部建设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具体形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党员在党员活动中听取和学习党的最新的思想和文件,通过对各类重大会议和报告的学习来进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诚然这种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忽视了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单调、枯燥地对党的政策文件进行总结、汇报、宣导、讲解等难以让其完全理解和领会党的最新思想和政策理论方向,并且中国高校本科学习一般为4年时间,专科学习一般为3年时间,高校学生自提交入党申请书到考察培养成为积极分子直至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或预备党员的培养期至多也就是3~4年的时间,与高校党支部成员较高的流动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党支部的党员教育活动几乎年年都是在相近的时间和地点采用相同的程序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党支部的各类活动开展产生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也基本完成了网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党建活动的网络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高校党建网站建设中,作为极具青春活力的高校网络,高校党建网络却显得格格不入、暮气沉沉[8]。一部分高校网站党建专题栏目或者专门的党建教育网络门户中的党建信息因不能做到实时更新而缺乏新意,使高校学生难以在党建网站中获取及时有效的党建消息,提升个人的党建知识和理论水平。甚至存在一些党建新闻栏目还是几周前或是几月前的事情,在撰写高校党建新闻稿时也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存在敷衍了事的错误想法。

4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选择

4.1 注重新媒体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网络媒体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们从网络论坛的“灌水”阵地逐步转移到微博的“吐槽”阵营中,从之前的QQ 群、QQ空间进行日常实时交流转移到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从优酷、土豆等视频发布软件中观看他人视频转移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拍摄工具进行个人视频的发布和全网共享,从电脑端转移到手机、平板等移动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进入了全民参与、实时共享的媒体新时代[9]。因此,高校党支部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充分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学习新媒体的具体应用知识,提升新媒体的应用能力,通过新媒体的各种手段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丰富党支部活动内容。如高校可利用微博平台建立高校党支部官方微博,利用微博提升各类党建活动的发布和总结性信息,实现高校党支部信息的公开、透明,完整地呈现给大学生群体,增强其对党支部的信赖[10]。另外,高校党支部可以利用高校中信息管理学院等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的学生,鼓励其开发高校党支部手机APP,建设自有APP平台,发展和联系学生党员,在手机APP 中发布各类党支部建设消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加强高校党支部与学生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党建知识的积极性。

4.2 加大高校信息化建设能力

高校党支部在加强新媒体运用能力的前提下,需要加大高校信息化建设能力。在传统网络媒体向移动媒体端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原有的网络资源已不能完全满足庞大的高校群体使用。首先,高校应当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带宽的扩容,做到高校网络的光纤入教室、光纤入宿舍[11];其次,高校应当大力发展校内无线网络资源建设,现阶段学生的无线网络资源主要依赖于宿舍内无线路由和校园中无线流量,对学生群体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高校应积极铺设校内无线网,校内无线网络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校园范围内无盲区全覆盖,让学生可以酣畅淋漓的徜徉在校园无线网络中,感受现代科技带给自己便利性的同时没有负担的进行实时党建知识学习。最后,高校应构建自有的党建学习网站、建立党建学习平台、构建党建学习移动客户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构建创新型高校党支部新局面,依托健全的校园网络和先进的软件技术平台,使大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和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

5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进行高校党支部建设路径研究,坚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党支部能力建设水平,对于不断影响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可造之才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