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邮1号蛋鸭的标准化饲养

2021-03-08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村农业局222000王雨竹

新农村(浙江) 2021年3期
关键词:雏鸭鸭群日龄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村农业局(222000)王雨竹

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是由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与江苏高邮鸭集团等单位,以我国地方良种蛋鸭种质资源为育种素材,运用配套系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高产青壳蛋鸭配套系良种。

苏邮1号蛋鸭外貌,头部清秀,颈细长,喙黄色;全身羽毛呈浅麻色,胫、蹼桔黄色,爪呈黑色;蛋鸭开产早,117日龄产蛋率可达50%,72周龄产蛋数310枚以上,青壳率96%,产蛋期成活率97%以上,产蛋期饲料转化比2.7∶1;全期平均蛋重72克,淘汰老鸭平均体重1.8千克。蛋壳颜色为青绿色,不受饲料和环境影响。经测定粗蛋白、锌含量和精氨酸等15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白壳蛋。

1.环境控制

(1)温湿度控制育雏期间,饲养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雏鸭表现,以调整育雏温度。雏鸭如在地面(或网上)均匀分布,活动正常,采食、饮水适中,则表明育雏温度适宜;如雏鸭远离热源,两翅张开,卧地不起,张口喘气,采食减少,饮水增加,则表明育雏温度偏高,应适当降温;如雏鸭紧靠热源,扎堆挤压,则表明育雏温度偏低,应适当加温。1~7日龄雏鸭,室内温度保持在28℃~33℃较为适宜;第2周开始每周降低2℃~3℃,维持在23℃左右。湿度对雏鸭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尤其是空气中水分含量很低,加上室内温度较高,再若供水不足,就会导致雏鸭脱水甚至死亡;如果空气中水分含量较高,舍内温度很高,则会导致鸭苗表现有明显闷热感。如舍内湿度较大,温度偏低,则会导致鸭苗有湿冷感觉,聚大堆,不爱动,不采食。雏鸭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5%~65%。育雏第1周湿度宜高些,约65%;育雏第2周湿度宜低些,为60%;育雏第3周湿度再低些,约55%。

(2)通风量控制良好的通风对加快蛋鸭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夏季加大通风有利于降低鸭舍温度;冬季通风则应注意保温,谨防“贼风”侵袭,防止因通风导致舍内温度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育雏期,为了保持鸭舍内的温度稳定,常常采取多种封闭保温措施,以减少鸭舍内的空气流通。但雏鸭饲养密度较大,排泄物较多,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较高,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以排出有害气体。因此,育雏和冬季期间,要权衡好保温和通风换气工作,可通过调节进风口大小、风机的开启时间和开启数量以保证最适通风量。

(3)消毒控制消毒分鸭舍消毒和鸭群消毒。鸭舍熏蒸消毒:一般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甲醛气体以达到消毒目的。熏蒸消毒前,为提高消毒效果,应先将鸭舍清洗干净,保持温度在20℃以上,关好门窗;计算好鸭舍空间大小,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液14毫升和高锰酸钾7克熏蒸消毒。带鸭消毒:育成期养鸭至少要做到每隔3~4天带鸭消毒1次,产蛋期每周带鸭消毒1次。带鸭消毒时应注意严禁将消毒药直接喷雾到鸭体上,以防受晾感冒。正确方法是将喷雾器喷嘴朝上喷雾,使雾滴慢慢降落到鸭体上或鸭舍内其他空间进行带鸭消毒。

2.鸭群管理

(1)密度控制饲养密度与鸭舍内空气的卫生状况及鸭群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密切关系。苏邮1号蛋鸭适宜的饲养密度:地面垫料平养为育雏期饲养雏鸭30~35只/平方米,育成期饲养育成鸭5只/平方米;网上饲养育雏期饲养雏鸭40~50只/平方米,育成期饲养育成鸭6只/平方米;产蛋期饲养产蛋鸭2~3只/平方米。

(2)体重控制通过限制饲喂控制鸭群体重,使育成鸭生长发育基本一致,适时开产。在分群的基础上,对体重低于标准的增加一定饲喂量,高于标准的适当减少饲喂量,体重达标鸭则维持原有饲喂量。放牧鸭群若群体较大,可分类分群放牧,通过放牧场地和补料进行调整;若群体较小,可将体重较轻的弱鸭留在舍内补料饲养。以便将体重控制在适当范围,苏邮1号蛋鸭开产前的适宜体重为1 450~1 550克。

(3)光照控制鸭舍的适当光照强度可促进蛋鸭的采食和运动,有利于蛋鸭的健康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育雏前期光照时间长、强度大,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光照时间可逐渐缩短、强度逐渐减小,进入产蛋期则需要固定每天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般1~2日龄雏鸭应24小时光照,3~4日龄雏鸭22小时光照,5~6日龄20小时光照,7日龄后视情况控制在16~18小时光照;青年蛋鸭育成期每天光照时间应稳定在8~10小时,夜间补充弱光照明;进入产蛋期,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一般每次增加光照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增加后要稳定5~7天,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17小时。光照强度不宜过强或过弱,一般可控制在5~8勒克斯/平方米。

(4)应激控制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鸭群发生应激,因为应激过大会引起鸭群惊慌不安,抗病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苏邮1号蛋鸭相对比较敏感,免疫接种和转群时,一定要轻抓轻放,不可大声喧哗,以免引起鸭群应激惊群。

3.营养供应

雏鸭料最好采用全价蛋鸭料,喂料原则是“少喂勤添”。

育成和产蛋期可采用全价料或自配料,但都要注意营养均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母鸭繁殖机能旺盛、代谢强度较大、对饲料要求较高,要保证鸭群的充足营养和稳定供应。

产蛋率达到50%以上时,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达到16.5%~18%、代谢能达到11~11.6兆焦/千克、钙3%~4.5%、磷0.5%。

夏季炎热季节还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应激药物(复合多维等)。放养鸭群还应适当补饲全价料以满足营养需求,笼养鸭群应适当补充贝壳粉等钙质饲料。

4.疾病防控

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品种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不漏一道程序,不少免一只鸭”。注意场别之间、栋别之间人员隔离消毒。同时,合理的免疫程序可预防多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蛋鸭免疫程序:

1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

10日龄,双价禽流感灭活苗免疫。

21日龄,鸭瘟弱毒苗免疫。

40日龄,双价禽流感灭活苗免疫。

开产前,鸭瘟、流感苗免疫。

100日龄前后,禽霍乱疫苗免疫。

猜你喜欢

雏鸭鸭群日龄
雏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鸭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鸭群中的鸵鸟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