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人称指示语的应用探究

2021-03-07王媛媛陈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人称第一人称

王媛媛,陈铭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

另外,有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课堂用语中人称指示语的应用,但关于高校辅导员使用人称指示的研究不多。随着高校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升,辅导员作为联系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其身份定位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最初单一化的政治工作者逐步向更多元化发展,其职业定位和身份角色不断调整和完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骨干力量,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3](陈勇朱平,2016),也会使用诸如家长、朋友等非职业身份与学生交流[4](陈静2018)。鉴于此,该研究拟从顺应论角度,观察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言语行为,聚焦辅导员与学生互动中的人称指示使用,深度剖析辅导员的言语表达,以促进辅导员的工作发展与水平提升。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Verschueren 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交际者有意或无意地、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人称指示(person deixis)能够帮助确认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形象。本研究从顺应论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交谈时的人称指示的选用,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高校辅导员都习惯使用哪些人称指示语?(2)不同的人称指示语的选择建构了辅导员什么样的身份形象?以及其带来的交际效果是怎样的?

1.2 语料收集与分析

研究语料来自某高校外国语学院的辅导员与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互动,主要包括集体性的会议(如年级大会、班级主题活动)或私下沟通(如一对一谈话)等。我们随机选择该校的两名辅导员,通过录音记录他们在2019年下半年的总共10 次场景式对话。总时长约为93 分钟,转写成文本字数为22 601。采用定性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语料,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辅导员的话语内容进行观察,着重分析人称指示的使用情况;其次,借助Verschueren(1999)提出的顺应论,进一步剖析人称指示的选择与语境的顺应关系,对辅导员的身份形象构建的影响以及最终产生的交际效果。

2 结果与讨论

人称指示主要通过人称代词来实现,具体包括第一人称代词 (通常指说话人或包含说话人的群体),第二人称代词(指一个或多个听话人),第三人称代词(指交际场景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以及呼语(vocatives,指听话人)等。该研究收集的语料中,辅导员在不同的场合,与学生的互动交谈时灵活使用了不同的人称代词,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其多样的身份形象,具体如下。

2.1 第一人称指示语

第一人称指示语主要包括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以及复数形式“我们”。其中,“我”不仅可以指代说话人本身,同时由于语境的需要或人际关系的顺应与和谐, 在语法关系上应该使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的时候,说话人却采用第一人称[5](马阿婷2009)。“我们”一方面包含交际双方(we-inclusiveof-addressee)[6](Levinson,2001,69),另一方面不包括谈话双方(we-exclusive-of-addressee)[7](何自然、冉永平,2001,35)。

(1)辅A:在此我也提醒一下,这些都是违章电器,甚至是小至电热杯,煮煮泡面啊,我再次强调,这些也都是不可以的。

(2)辅A:比如说我买了个低于800 瓦的电器,有些同学这个厨艺暑假练了一下,比较高超。

结果 术前3 h、手术后3 h和24 h患者在放松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患者在放松前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ERCP患者实施放松疗法,能稳定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3)辅B:学校现在有这样的项目,如果我不想出去,比较可能出去花费也比较大,不想出去,我可以留下来,对吧?

例(1)和例(2)是辅导员在新生年级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宿舍纪律及相关要求,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所指却不同。例(1)中出现两次“我”,均指说话人辅导员A,是第一人称代词的常规用法,向学生明确表达要求和注意事项。例(2)是辅导员列举的事例,其中“我”并不是指说话人本人,而是指第三方“有些同学”,更像是与听话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使得本该严肃的话题充满画面感和生动性。例(3)是辅导员B 与学生的私下交谈,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我”指代听话人,让学生立马明白自己的困惑所在。

(4)辅B:就像我们学姐一样,早晨六点半起床,昨天给我们做代表发言的,她们都自己有明确的作息规范。

(5)辅A:因为学校对于班级使用的这个要求比较严,所以我们不能很好地满足每个班级,因为时间上撞车或之类的。

(6)辅A:我发现咱们班还有些东西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板报。

例(4)中辅导员提到“我们”指的是听话人,不包含说话人本身的第一人称。用“我们”代替“你们”,将自己与学生平等化,拉近与新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更加亲切。例(5)是辅导员观摩某班的主题活动,并解释该班级未能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原因,此时“我们”并不包括听话人,而是指学院、学校方,表明受限因素并非辅导员自身能够操控,使其理由具有合理性,学生更能信服。例(6)辅导员对学生的板报工作不是很满意,但她并未直接批评,而是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且“咱们”包含了交谈双方,将自己和学生置于同一群体,是典型的语用移情手段,体现的是交际双方之间的情感及心理趋同[8](冉永平2007),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2.2 第二人称指示语

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中第二人称指示的使用也较频繁,第二人称代词常指一个或多个听话人,指向明确,使谈话内容更具体。具体如下。

(7)辅B:你晨读有好几次迟到,你知道吗?

(8)辅B:这个你不管,你不要跟其他人比,跟你自己比,每个学期要让你知道,你在进步,你在努力,对不对?

(9)辅A:因为你不管到哪里去,你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奋斗,肯定是一个团队。

(10)辅A:所以我想有时间稍微了解一下你们的想法,老师肯定是有机会给你们提供。

例 (7) 辅导员B 对经常迟到的某同学进行批评,直接用“你”,明确批评对象即听话人,并且音量加大,既构建了辅导员的严肃形象,也向学生发出早读很重要的信号,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起来。例(8)辅导员同样使用了多个“你”,明确交谈对象即面对面的学生,不同于例(7)的是,该学生遇到学习瓶颈,比较自卑,此时,辅导员面对另一种语境,强调听话人的存在,目的在于让学生不要跟“其他人”比,要对自己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努力与进步,为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例(9)“你”并非指听话人,而是指不定代词“任何人”。辅导员A 告诉同学们将来进入社会后需要团队合作,任何人都不会孤立地存在,在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往往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你”能够让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明白辅导员的谆谆教诲。

另外,辅导员常用复数形式“你们”代替“你”,例(10)是辅导员与学生的单独交流,言语中未用“你”来明确指代正在交流的这位学生,而用“你们”模糊指代。私下谈话会让学生紧张,通过“你们”的使用,有效地缓解听话人的心理压力,为听话人构建新的群体身份,避免与听话人的直接冲突,使指称和批评间接、委婉化,更易于听话人接受[9](黄彦红、黄邵娟,2013)。构建辅导员照顾学生心理的专业教师形象。

2.3 第三人称指示语和呼语

辅导员在与学生交谈时,第三人称指示的使用相对较少,通常在举例子或运用间接引语时会涉及,而包括姓名、亲昵称呼等在内的呼语(vocatives)越来越常见,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距离,具体如下。

(11)辅A:有的同学坐在后面还低着头玩手机呢,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啊。

(12)辅B:任课老师就会说,“哎呀,B 老师,不行这个同学,你要找她聊聊”。

(13)辅A:从这一条当中你读出了什么?小龙,你说说?你看我举的一些例子都是零几年或者一几年出的,大家才刚出生的小宝宝一样,所以请我们自己注意。

例(11)中辅导员A 礼貌性地用了“有的同学”试图委婉地提醒、告诫玩手机的学生,维护了学生的面子。例(12)辅导员B 转述了任课教师的原话,因此用了“她”指听话人,即学生本人,体现了话语的真实性,帮助建构和维护了任课教师负责任的教师形象,调和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误解。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呼语(vocatives)也是指示性词语。例(13)辅导员则通过亲昵的称呼缩短师生距离,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辅导员没有直接叫学生的全名,而是选择“小龙”,更像是一位亲密的长辈,后期采访时,学生表示能感受到亲切与温暖。“小宝宝”指代学生,就年龄差而言,辅导员就像是他们的家长,体现了辅导员对大家的关爱。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语境下,高校辅导员会选择不同的人称指示语顺应环境,使其语言表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环境也会被所做的选择改变,营造严肃或轻松的氛围。辅导员在年级大会等集体性活动和与学生私下交流时,更多地塑造严格的日常管理者,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关心学生的长辈等个人形象,如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我们”(包含听话人),有意无意地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使用第二人称“你们”时,既维护个别学生的面子,又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用亲昵称呼“小宝宝”表达对学生的爱护,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等。语言是一门艺术,辅导员恰当地使用人称指示语,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此外,人称指示并不是单一的,各人称代词之间经常出现活用的现象,分析辅导员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境的变化、说话人的形象以及最终的交际效果,以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人称第一人称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拼图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人称代词专练
“您”字小史
你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