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模式探析

2021-06-03陈春苗马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通识跨文化交际

陈春苗,马杰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晋中 030800)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互动与对话的能力。跨文化交际学本身是一门集合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学科,作为跨文化交际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复杂的跨学科性使得学界至今尚未对其达成一个可以说服多数的、能够全面表述其内涵的定义; 然多数学者赞同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3 个基本要素。[1]从这三要素出发,众多学者纷纷构建模型来解释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推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以考量或测评该项能力的提升情况。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红玲教授及其团队为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该体系以情感——知识——技能为基本框架,将文化知识、情感态度、行为技能三要素设为一级指标; 充分考虑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项知识与技能,将文化普遍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设为文化知识下辖二级指标;将自我认知、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国际理解设为情感态度下辖二级指标; 由交流沟通、冲突管理、反思评价构成行为技能的二级指标。从该指标体系可以看到,自我认知、国家认同、中国文化知识这3 个指标在十个二级指标中占据了1/3 的份额。换言之,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文化自信的培养举足轻重。笔者认为,该指标体系不仅适用于竞赛,也适用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般性评价,且可以作为反向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依据,如图1 所示。

图1 跨文化交际能力(竞赛)评价指标体系[2]

2 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他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此,在四个自信当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便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每一个人自身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穿行于不同文明之间开展文明对话的基础,而文化自信则更为基础。然而在多年的观察、访谈中我们看到,踏着应试教育的独木桥走来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接受的文化熏陶相对匮乏,同时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崇拜外来文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欣赏不容乐观。

3 文化自信的“一核四翼”培养模式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应当如何在专业教育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加入或增强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呢?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文化自信“一核四翼”培养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文化自信“一核四翼”培养模式

3.1 以通识课为核心激发文化自信

进入21 世纪以来,行走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通识教育。先有北大、清华、复旦以及中山大学于2005年合议发起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并在其公众号发刊词中首先提到文明和文化:“我们期望,在一个急剧变迁时代,守护人类文明所发展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在一个文明竞争时代,探索中国文明复兴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愿景”[5]。接着有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于2019年发出“杭州倡议”:国内外应用型大学间相互启迪,密切合作,协同创新,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推动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和社会发展[6]。围绕期望和愿景,各类院校纷纷将通识课程纳入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将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类课程置于首要位置。

以笔者所在的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该学院通识教育围绕核心素养打造出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社会变迁与文明对话、道德承担与价值塑造六大模块,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学生修读。学院紧扣全人教育的七点培养要义之“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构建涵盖普遍文化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自我认知、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国际理解、交流沟通、冲突管理等核心知识与技能的跨文化通识课程群。针对文化自信的培养,打造中国哲学、国学经典、中华传统礼俗文化、山西票号与晋商文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古琴演奏与欣赏、书法欣赏等十二门课程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识课程课容量一般在25 人左右。课程学习以经典阅读为基础,课堂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互动参与式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可以充分浸润其中,提升文化自信。

以《论语》导读课程为例,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将“每课一句”带入课堂,用中英双语对其进行解读,并在教师引导下展开感悟—理解—推广3 个层次的小组讨论。

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中文释义: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英文释义:He who rules the people depending upon the moral sentiment, is like the polestar, which keeps its place while all the other stars revolve round it.

赏析双语文本,学生切身体会到短短几个汉字传达的意蕴需要至少两倍的英文单词才足以传达,不禁叹服于汉字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激发了学生用流利的目的语言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以“山西票号与晋商文明学院”这一地方特色通识课程为例。地处晋中腹地其貌不扬的小城太谷,很多学生最初难掩来到这座小城的些许失落。随着“山西票号与晋商文明”的步伐一路探寻,他们来到了明清时期的“小北京”“旱码头”,看到了“中国的华尔街”,不禁为自己的探索与发现感到震惊,更有对一方文明的自信从心底升腾。

3.2 以四平台为翼践行文化自信

文化类相关通识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核心,在文化自信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然而仅凭知识的单向输入无法实现培养目的;只有将课程教学向外延伸,通过校内、校外、云端、国际四种平台与各种可能的文化活动相衔接,使得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交互递进,协同增效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下面以笔者所在学院的育人实践为例,说明“四翼”如何辅助“一核”完成培养任务。

第一,校内实践。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有限学时学分远远不能满足的兴趣,他们在教师指导下成立“儒学堂”社团,定期开展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儒学文化节、孔子2 571周年诞辰献礼等活动。

第二,校外实践。在校内实践的基础上,学生的领导、组织、沟通、协调等多项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此同时,他们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持续升温,于是开始走出校园到更广泛的空间去发掘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国际摄影展担任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向外来人士介绍地方文化;他们与驻地相关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开展成人礼、开笔礼相关活动;他们与地方古琴、书画等艺术家协会联手举办主题活动。

第三,云端互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教育的基本形态。应变局,开新局,学院的多项育人活动由线下转向云端。通过云端会客厅、云雅集等相关活动邀请文化界名人名师前来与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生积极为文化类相关课程建设课程公众号,将课程相关内容推向云端,抑或分享心得体会,抑或深情朗读诗书,抑或争相上传小组创意作品。在独属课程的“唱、念、做、打”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以当代大学生独有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富有中国心,包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第四,国际社群。学院长期与欧美高校建立交流互访机制,向短期来访的学生提供中华文化系列课程并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学生在出访与接待的过程中感受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这更加激发了他们“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文化传播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通识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