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导)+学”理念的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之实践

2021-03-07郭小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解剖学人体思政

郭小娟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1 课程思政之概念

立德教育,自古厚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此形势下,课程思政这一新理念、新模式应运而生。所谓课程思政是在各门专业课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做到思政寓课程,课程寓思政,所有课程齐心勠力,立德树人。因此,要求教师在所有专业课程中融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素养为重点内容来规划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全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1]。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极为重要的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提供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是当今护理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鉴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以学科特有资源及专业特色为抓手,将知识体系构建和职业素养培育协调统一[2-3]。本文主要针对课程内容与思政的衔接方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些体会。

2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

2.1 “健康中国”是医学教育的大思政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全民健康的巨大需求,使全方位护理的理念渗透到临床医疗、社区医疗卫生、康复医学、医养结合等诸多领域。进入21世纪,我国护理范围和职责逐步扩大,护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而伴随医学教育模式的巨大转变,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工程模式下,基础医学教学必须与临床、健康、预防、康养等结合,为人民健康服务。因此,将“健康中国”内容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无疑是医学教育的大思政。

2.2 “混合式教(导)+学”理念

“混合式教(导)+学”是南方医科大学董为人教授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理念,并实践形成的教学模式。“混合”即“有机融合”多种理念、教学模式或方法和多学科内容到医学专业的知识点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专业挑战度,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之目标。“教”即“导”,教师引入“情景”,通过“四个结合”(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训、生活—健康、临床疾病、科学研究相结合),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即问题导向。“学”即在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小组案例讨论式的协作学习,并对学习效果即时 /及时反馈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5]。

2.3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设计路径

2.3.1 理论课课程思政设计路径 基于“混合式教(导)+学”理念的“三部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慧职教云等互联网展开线上线下学习,教师引“导”下的个人学习+即时评价、基于生活/临床案例的小组协作学习+评价、小组代表分享答辩+评价。现以人体解剖学部分章节为例,解读潜在的思政元素。

(1)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相关联,与临床最常见疾病相结合:以最关心的生活问题为导向,以常见生活现象为线索,以生动有趣的科普方式(运用大量有趣生动的动画、图片)讲述丰富多彩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系统地展示人体的奇妙结构。比如,暴走真的可以减肥健身吗?“低头族”会引起哪些危害?青少年高达50%的近视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近视呢?牙疼真的要人“命”吗?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大量饮酒真的会中毒致死吗?酗酒主要是通过哪个脏器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呢?上班族的难言之隐便秘是怎么回事?飞机在上升或下降时人体会出现耳道阻塞、耳鸣、耳胀、听力下降?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呢?边吃饭边说笑有何危险?声音就像指纹,为什么是另一张“个人身份证”?声音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学生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当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在“平常”处设问 ,于“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而且有助于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意识。

(2)培养批判性思维,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维萨里是最早使用人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的医学家。他在当时宗教盛行,禁止解剖人体的情况下,为了研究人体结构,竟深夜偷取绞刑架上的尸体进行解剖。1543年,维萨里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部科学的解剖学巨著——《人体结构》。这本书推翻了盖伦立足于动物尸体解剖的学说,并指出了传统理论的错误,因此遭到了教会的迫害[6]。他所开创的理论联系实际、用解剖研究人体的方法对后来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他被称为“近代解剖学之父”。通过真实故事的讲解教育学生进行医学学习和工作要有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除了要铭记前辈们为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更要学习他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从而教导学生不应盲目迷信权威,要善于观察、思考和发现,培养批判性思维。

(3)人文关怀、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要将“护理的本质是关怀”这一理念渗透到教学全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关怀元素。因此,紧贴专业知识选取人文关怀、思政方面的最佳案例,并结合护患矛盾、医闹等现象进行分析,提炼经验、吸取教训,以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强调从医者的使命和任务,跟学生一起重温医学生誓言,激励他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心,树立目标。

(4)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比如,讲到器官与人体的统一关系时,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讲我国解剖学发展史《黄帝内经》《洗冤录》《医林改错》,激发学习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亲情教育等,非常自然地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生动讲述各行各业的“最美逆行者故事”,特别是要贴近学生群体讲好“00后”在战疫中的精彩“青春故事”,全面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和大爱壮举,深刻阐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独特品格,引导青年学生从移情到共情,从共情到共鸣,把爱国作为最大的责任担当,激发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强大内驱力。

(5)宣传党的政策:比如讲到呼吸系统内容时,谈到吸烟、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时,提到“吸烟有害健康”,提醒学生“健康生活从呼吸开始”;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指示,提醒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6)其他:比如讲解呼吸系统肺时,开篇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山”“清晨一支烟,精神好一天”,插入了习以为常的吸烟、敬烟情景,从而引起共鸣,在中国吸烟已成为一种交际手段,敬烟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礼节。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吸烟对机体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3.2 实验课课程思政设计路径 人体解剖学课上除传授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学生动手进行解剖操作,并且是以捐献遗体(我们称之为“大体老师”)为教学媒介。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可以平常人难以理解和做到的遗体捐献、接受、利用过程为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设计了一系列课程中的仪式行为,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感动、感恩、敬畏、责任”的情感,思考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教研组精心设计了“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带领师生走进解剖学“大体老师”遗体捐献者的内心世界,将“感恩”“敬畏”“责任”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对“大体老师”集体默哀,齐声诵读医学誓词,突出对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的完美结合。

2.3.3 第二课堂课程思政设计路径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放人体科学馆,强化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在标本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第二课堂,精心组织解剖知识竞赛和标本模型辨认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和自我展示的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利用第二课堂还可以开展学术报告、座谈、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3 总结

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下,解剖学课程思政已非一般教改,而是一项光荣的、历史性任务。死记硬背的解剖学应该也必然得到改造,成为课程思政的示范学科。课程思政对传统的护理教育,是在理念上突破、载体上拓展、内容上丰富、方法上创新。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相信课程思政的持久广泛开展,定能取滴水穿石之功,让中国的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日臻完美。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人体思政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人体“修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人体冷知识(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人体可笑堂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