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2021-03-07杨锐利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杨锐利

摘要: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表達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文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教师应该加强作文教学,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依据新课改要求创新作文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素材,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写作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现状

1、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

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在小学中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和其自身想法、态度有密切相关,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写作能力,无法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文字。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以作文的形式呈现,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并不懂得在生活细节中寻找写作素材。有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平时的生活空间有限,在空余时间更喜欢待在家里,不会利用这些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就导致在写作文时感到非常困难。相比之下,有的学生会利用空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模仿和学习书籍作者的写作手法,不断提高自身作文能力。而有的学生则有写作天赋,但没有被挖掘,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存在误解,但实际上,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发挥写作能力。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单纯的不愿意和不喜欢作文,认为写作就是纯粹在浪费时间。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于写作存在恐惧心理。

2、作文练习流程模糊

我国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传统的语言训练体系被突破,全新的训练体系应运而生。在新体系中明确表示,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训练重点是学会表达,中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是自由表达,而低年级的学生训练重点则在于乐于表达。和传统体系相对比,新体系更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于激发学生情意因素。然而,在新体系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具体的写作标准与内容,导致作文练习程序比较模糊,缺乏必要支撑,仅凭教师一己之力也很难掌握。在此情况下,就导致作文评价与教学比较混乱,也有许多教师表示不知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从中可以体现作文练习标准的重要性,因此,需针对小学语文作文能力培养构建一套恰当的评价标准。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1、强化个性体验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设计时,要引领学生亲身体验,敢于表达想法,最后再将所思所想付诸笔端,让学生经历从实践到表达、再到写作的过程,学生则逐渐从被动的“让我写”过渡到“我要写”以及“我会写、我能写好”,写作信心不断增强。

例如,在教学生描写人物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同桌,看看同桌都有哪些特点?就地取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观察同桌的高矮胖瘦,脸型、眼睛、头发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塑造鲜活的立体形象,再发现同桌外貌上的与众不同。抓住同桌的关键特征,学生可以先进行一番口头讲述,讲述时突出个性认知,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精彩动人。学生以真人为例,说出了真话,道出了真情,在教师的赞赏之下,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感,自信心不断增强。

2、阅读积累知识

第一,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学习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其用法,并应用到实际写作中。例如,可以通过《穷人》学习省略号的基本用法,“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在课文中,省略号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既有静默,也有思考。第二,在阅读课文时,学生要积极收集课文中出现的好词、佳句,记在读书笔记上,并内化到写作知识体系中。

例如,对于《少年闰土》中的“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到描写环境的习作中。第三,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大量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学生要认真整理,并灵活应用到写作中。第四,通过课内阅读,拓宽知识面和视野。例如,学习《草原》后,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老舍先生,并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学生还可通过课后阅读链接阅读其他内容的文章,以此增加知识储备,开阔眼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背诵丰富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加强记忆,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对于《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背诵记忆后,可以应用在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思乡之情的写作中。

再如,对于《四季之美》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内容,“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学生可以将这些优美的句子背诵下来,学习动静结合写作手法的运用方式,并应用于写景类的习作中。

又如,对于《草原》的第一自然段,“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学生可背诵,应用于描写草原等景物的习作中,并学习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

4、创新写作平台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教师应创新写作平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从上述分析可看出,一些懂得利用互联网写作的学生存在复制他人成果的现象。要想让学生写出高分作文,教师必须进行引导和干预,制定一套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强的作文写作攻略,使学生在面对一张白纸时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文字,且输出的文字可以引起读者共鸣。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要想尽可能达到该目标,就需对现有写作平台予以创新。在数字化发展十分迅速的当下,许多小学生也会使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对于游戏等信息载体兴趣度非常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该方面入手为学生打造全新的作文写作平台。

例如,可以在QQ、微信等平台建立共享账号,以班集体为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就设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的日常”“今天的天气”等,让学生以该话题为核心进行作文创作。和传统作文写作模式不同的是,在信息载体背景下,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在使用这种写作模式时,教师也需对学生的作文予以评价,可以把优秀作文粘贴在班级栏上,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结语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要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其穿针引线,做好写作方法的传授,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指导与引领,真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主体性,能写、会写、爱写,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从而切实培养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晓杰.漫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9(46):4-5.

[2]阳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46.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