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机遇、现实要义与实施路径
2021-03-06钟小文区绮云
钟小文,区绮云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3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程,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人,核心是人才。在当前农村年轻人涌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谁来种田”正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实现乡村人才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培养造就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有效的农村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作为,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1]。
1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机遇
1.1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利好政策
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人才培养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高职教育能够培育出门类广、素质高、专业强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满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政策环境。
2017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教育发展要坚持服务导向,把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发展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动力[2]。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1.2 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了高职院校发展办学活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在院校数量、办学机制、招生计划等方面实行以政府为主体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高职教育的各种办学行为由各级政府直接管控,导致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相对滞后,毕业生难以适应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3]。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运输、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4]。
1.3 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途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必须破解农村人才不足的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打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的“最后一公里”,造就更多乡土人才。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农业现代化部署,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扶贫开发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和基层水利等事业。支持高校毕业生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鼓励其兴办家庭农场,促进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在基层成长成才[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新兴行业和职业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广大农村、在农业领域大有可为。《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接近60%,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1/4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扩大就业、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65所职业院校发起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引导高职院校助力欠发达地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取得较好成效,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拓展了一条新路径[6]。
2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义
2.1 高职教育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深挖农村农业资源,可以培育和发展休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民宿等涉农新产业,同时也对从事这些新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水平。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连接着产业需求端和劳动力供给端,农业劳动力是否能够支撑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需求,依赖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供给规模与质量[7]。深化农村产业和高职教育融合,促进高职院校转变办学理念、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农村社会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技能提升需求,为乡村振兴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优化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人力资源配置,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衔接,助力实现产业兴旺。
2.2 高职教育是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最珍贵的财富。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既对生态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也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高职教育在生态宜居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农林、水利等涉农专业优势,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田水利规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培养专门人才,为生态宜居建设发挥人才培养功能。另外,生态宜居建设是共建共享的事业,需要全体农民共同行动。通过高校与村镇结对帮扶,引导农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思想引领行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8],研究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居住与环境相融合,共创共享美好生活环境。
2.3 高职教育是培育乡风文明新貌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在紧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牢牢把握农村精神文明的创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要稳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必须要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在大学积极培养乡风文明建设人才对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职教育应该作为培养乡村文明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培育乡风文明首要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育人和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更多农村生源进入高职院校,职业院校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4 高职教育是促进乡村治理有效的筑基之法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必须把夯实基础作为固本之策,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加入。高职院校可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让农村基层党员、有才能的农民、大学生村官等人员在政治素养、文化水平、农业技能上得到提升,然后将其吸引进村级领导班子,将农村基层干部打造成政治素质过硬、农业技能精湛、农村管理规范、农民广泛信赖的管理队伍。通过构建村校联建常态化治理机制,帮助乡村建立健全村级治理制度和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重构乡村治理新范式。构建乡村治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律保障、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主体的协同结构与关系。乡村治理推进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发挥促进作用,整合政府、农村、农民等多元主体开展协同治理。由于在乡村振兴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农村、农民、学校多方主体的跨界协作和联动松散,需要进一步优化协同结构和协同关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牵引作用,有机整合各方的关系及利益诉求点,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9]。
2.5 高职教育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生活富裕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现实愿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最稳固的脱贫方式,科技兴农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最有效的帮扶措施。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为目标,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一流农林专业,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农林人才,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爱农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人,农民是乡村振兴建设的主体。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是导致其收入受限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根源在于知识的欠缺和技能的匮乏。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通过直接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了个体的收入,也带来了溢出的社会效益。教育具有增强个体生产能力的作用,进而能够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其劳动生产率越高,收入就越高[10]。发挥职业教育助农扶贫的“造血输血功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术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优化
3.1 调整职教办学定位,为乡村人才振兴献“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办学领域的优化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1]。目前高职院校办学存在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突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树立发展新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高职教育应该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作为职教办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构建“政—校—村”联动办学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更为切实的途径。基层政府统筹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机、林业、水利、卫生等科技人才,招收或选派人员到高职院校进行学习,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和技术优势等,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所需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
3.2 把握产教融合机遇,为乡村产业振兴献“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通过围绕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布局专业链与人才链,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全方位、全要素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产业振兴共建共赢共享。高职院校通过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促进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制造技术与农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科技兴农的“最后一公里”。瞄准解决制约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深度发掘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利用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发信息技术、加工技术、营销技术、管理技术等课程和培训,为打造一支能够适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供技术支撑。
3.3 推动校村文化共建,为乡村文化振兴献“艺”
建立高校点对点文化结对帮扶,形成校村文化共建机制。指导或协助建立村镇文化中心或文化站,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对乡土文化本土人才进行一对一指导,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高职院校文艺教师立足不同乡村文化实际,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改编,不断推出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生产的优秀文艺作品,将极大地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高职院校学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高校丰富的社团生活,如舞蹈、音乐、武术、摄影、绘画等艺术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文艺水平,利用服务“三农”和“三下乡”活动,以至在他们返乡工作或回村创业时,将这些艺术结合本土乡村特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创作,推广本土乡村文化。发挥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功能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对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是领导农村经济建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羊”,也是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风向标”。而目前乡村干部整体上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文化建设方面的素养亟待提升。发挥高职院校专项培训功能,适时安排乡村干部进行政策、技能、文化培训,发挥农村“两委”的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影响广大村民,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新风尚,带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3.4 打造发展规划平台,为乡村生态振兴献“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应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原则,打造政府、高校、村集体、村民、企业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乡村发展规划平台,确保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宣教分享平台。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首先要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高校可根据各地乡村实际,利用新媒体推送生态文明宣传短视频或文章,组织开展公益宣讲活动,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内化为农民的自觉要求。二是建立生态积分兑换平台。引导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积分形式兑换生活用品。三是建立绿色发展平台。积极参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订,优化村庄功能布局,提升村屋设计品位,打造“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精品”,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发挥高校技术优势,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和措施办法,结合各地农业生产特点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园、观光农业、生态教育基地等,将乡村生态优势向发展生态经济优势转变,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乡村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3.5 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为乡村组织振兴献“智”
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村民、社会等共同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高校可以发挥“输血”“造血”功能,通过定向培养为乡村培育后备干部,乡村也可以从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村民是乡村治理的参与主体,高校可以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国家治理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自治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激发乡村自治的内生动力,提升村民自治的有效性。深入发掘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乡村道德模范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引领乡村德治。开展高校普法“进乡村、入集市”活动,加大乡村普法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法治观念和素养,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增强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和能力,规范乡村“两委”和干部的行为。鼓励高校开展对农民的法律援助,为农民和乡村社会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乡村法治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