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机制研究
2021-03-06何文波
何文波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从后疫情时代卫生健康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分析,医学创新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药品研制与开发将加速,高端生命生物技术的创新需求增强,“互联网+”医疗将快速发展,人民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各种需求也将层出不穷,从而促使卫生健康行业领域呈现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这些需求的变化,必将促进医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如何适应后疫情时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开展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机制研究,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将成为提高我国医学科学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 完善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重要性
1.1 是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突发流行病预防、药物、检测技术、疾病诊断能力、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医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在夯实医学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医学最具前沿性的知识,注入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才能培养为各种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撑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而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辩证思维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创新理念,加强医学生的医学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只有打破医学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让创新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满足医学的创新发展对具有创新思维的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全民卫生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因此,完善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既是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1.2 是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
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医学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更是关键,特别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医学创新科研能力的作用更加凸显,从全球疫情防控的效果来看,谁掌握了疫苗研发、新药研制、疾病治疗的关键技术,谁就抢占了疫情防控的先机,谁就为守护人民健康提供了保障。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互联网+医疗”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等领域相关特色产业的兴起,如何构建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机制,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好医学人才在卫生健康行业的基础性、支撑性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学教育要紧紧抓住这些重大历史机遇,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机制,为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精神、动力和能力提供保障,这既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又是创新型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1.3 是满足医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主要途径
后疫情时代是医学科技创新的时代,也是创新型医学人才涌现的时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作为医学高等教育应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适应后疫情时代医疗卫生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重建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在突出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建立评价机制,通过质量评价的导向,引导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作为医学专业学生为适应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为自身发展拓宽更大的平台,更要注重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这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更是提高社会对医学专业学生满意度的必要途径。
2 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的现状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各医学院校也积极响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号召,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也逐步完善。但对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卫生健康领域的新要求,医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在机制和投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机制,仍然是制约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
2.1 缺乏医学专业创新项目扶持政策
医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复杂的应用科学,属于专业性很强、难度较大的学科[1]。这也导致医学创新投入大、门槛高,创新必须建立在医学既有发展基础之上,呈现与诸多学科间的、复杂的技术创造或程序创新等特征[2]。正是因为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使医学创新起步难、资金保障、政策扶持的需求缺口大。目前,虽因疫情防控过程中,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对社会的贡献,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从国家政策层面也体现了向医学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支持政策,但相比医学创新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要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还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着手,加大对医学教育创新以及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方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等方面取得突破。
2.2 医学专业创新教育机制不健全
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对医学专业学生灌输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思想,没有体现医学发展除需要医学知识、临床技能提升外,更多是需要不断创新[3]。这些教育理念的滞后,导致医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建设方面存在欠缺,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数量不足、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创新教育对医学创新发展的作用。
2.3 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融合机制缺失
医学创新的意义在于创新成果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医学的创新需要有专业的支撑,这是创新研究的动力和源泉。但从医学专业创新教育机制构建的整体情况看,目前还未形成“专创融合”的医学专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未实现医学专业与创新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制度保障机制也存在问题,如“专创融合”师资团队建设机制缺乏整体规划,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各自为政,未形成医学创新的合力;“专创融合”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创新教育与专业的融合缺乏导向作用,导致医学生的创新创业缺乏医学专业的支撑,没有实现医学专业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也不能理解创新与创业在合作共赢中的重要性[4]。
2.4 医学生的创新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是创新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不足,没有明确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缺乏监督与检查机制;二是没有形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制度,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本是依托校内教学实训室开展,在实训室使用的时间安排上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导致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制约了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三是校外的创新实践停留在参观、见习阶段,未实现医院、企业创新研究资源的整合[5],校企双方也未构建创新发展、科技攻关的合作共赢机制,导致医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与实现途径
3.1 推进医学专业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
(1)明确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着手,突出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前沿知识,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2)明确医学专业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标准。根据后疫情时代医学技能创新的需求,针对医学科学前沿知识、科技创新、技能创新,以行业、学科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通的课程标准建设为主线,制订医学生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的课程标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3)丰富医学专业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内容。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在夯实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把专业前沿、医学研究基础相关知识点以及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为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2 深化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
(1)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新需求和能力,采用分层次、分类培养的模式,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活动,通过导师工作室、创客空间、项目研发小组、创新创业培训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2)创新活动育人模式改革。以赛促学,通过各类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探索建立竞赛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互动机制,促进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标;通过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构建“理实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创业实战模拟教学,把教学延伸到行业、企业,加强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综合体验。(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与企业、医疗机构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合作育人模式,围绕卫生健康产业需求,依托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开展医学研究,推进行业与企业、学校之间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设立学生科研课题项目,鼓励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加强创新与科研的技术指导,提高创新成果转换率。
3.3 构建医学专业创新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机制
(1)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制定医学专业创新型教学专门人才的引进规划[6],突出有创新科研成果的医学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力度,明确医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完善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的培养制度,注重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培训,分步骤培养和优化有医学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同时,整合校内外资源,聘用医疗机构创新团队负责人、科研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制定扶持政策,吸引项目负责人带项目入驻学校,带动校内创新项目的开展,提高校内师资团队创新能力,构建专兼结合、结构多元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2)制定课内外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根据医学专业创新教育的特性,鼓励教师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研发、实践锻炼、创新社团活动、创客空间指导等工作,按一定的标准核算工作量,在加强医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师资团队实践教学能力。(3)优化师资团队管理与考核机制。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与评价考核制度,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管理部门、工作职责要求和团队发展规划。同时,对团队成员教学能力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构建多层次、多元参与的师资团队考核评价机制。
3.4 完善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
(1)构建医学创新政策扶持机制。从国家层面出台医学创新的扶持政策,为医学创新项目单独立项,针对医学领域重点及重大项目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引导医学创新发展。依托卫健委、卫生行业协会等,组建医学创新发展“智库”,给予政策支持,促进智库专家共同针对急重症疾病开展研究,形成医学创新科研的合力,增强医学创新能力,为人类健康贡献创新科研成果。(2)校地融合创新机制。促进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创新园区建设,为创新成果孵化提供平台,充分利用创新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形成政府职能部门统筹,创新创业协会、学校、医疗机构积极参与的创新创业联动工作机制。(3)完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机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制度的督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7]。明确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制度,通过项目制、导师制以及经费支持等管理与保障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为指导和规范创新创业的具体管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4)完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医学专业创新发展的特殊性,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着手构建评价体系,突出医学创新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制订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将创新科研成果以及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效等内容纳入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之中;采用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评价方式,鼓励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医疗机构等参与医学人才质量的评价;加强质量评价的结果运用,在学科专业发展、招生规模、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