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06李晶莹王卓非刘学勇
李晶莹,王卓非,刘学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作为提升青年学生思政素养与道德修养的动态实践过程,教师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医学院校大学生担负着维系人类生命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使命。以德救世,立德为先,是作为医学生的必然要求和价值所归。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养的医学生,是医学院校思政教师的根本任务。面对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应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政教师队伍,发挥医学院校思政教师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育人作用,着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思政教育与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契合点分析
医学院校思政教师作为提升医学生思政素养的育人主体,在价值培育目标、“以人为本”原则等维度,与思政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契合性。
1.1 价值培育目标的鲜明统一性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性质大学的育人载体,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兼具道德素养与政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医学院校及思政教师承担着培养医术高明、具有仁爱之心医学生的重要责任,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德即医德,内含着以民为本的职业态度、本我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济世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等。培养精其术的“大医”“明医”是医学院校的专业功能,而培育修身立德的“德医”则是医学院校的本质功能,其中,思政教师任务重大,这就需要构建一支政治素质优良、职业技能专业的思政教师队伍。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政教育与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立德树人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以此为着力点,能够切实提升医学院校培养“神医”与“德医”的育人效果。
1.2 “以人为本”原则的内在一致性
医生既是“诚其意,精其术”之人,又是“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医者仁心往往是指优秀的医务人员在具有精湛医技的基础上,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品德修养,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德行”“仁爱”“人本”是作为医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是医学院校思政课的育人方向。思政教师始终在思政课建设、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一方面,思政教师队伍是由具有较高思政素养的“个体”构成,这些个体是具体的人,这也决定其在医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必然坚持以人(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1];另一方面,医学院校思政教师育人对象也是具体的人。个人全面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方式得以实现,因此,作为育人实践的思政教育就自然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的任务,这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一脉相承。可以说,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与思政教育育人规律在“以人为本”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其根本目标都是基于一定主客观条件,通过育人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 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系列问题,例如教师队伍资源不均衡、部分教师师德行为存在偏差、思政教师话语方式缺乏阐释力、对大数据认识与运用不足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队伍建设效果和思政教育效果。这也进一步说明,应从根本着力,加大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2.1 教师队伍资源不均衡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极其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出台诸多政策,用以强化思政教育工作实效。综观各项政策惠及地区,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思政教育学科成绩斐然的名校往往在资金和政策上享有更多机会,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权威人物以及思政理论课教学教研名师往往集中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较好的高校,或是集中在部分综合类大学,而医学类院校则较少享受到资金与政策的偏向。这些高校享受较多思政工作相关经费、项目,而医学院校则缺乏权威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样,省内思政教育相关政策和资金分配也较少偏向医学类院校,重要资助、项目,以及思政教师选配、著作出版、科研获奖、学术交流等也相对薄弱。以上教师队伍资源存在的不均衡性,直接导致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动力,在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中较难凝聚师资力量,从而削弱了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了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实效。这也是当前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需不断调整平衡性,实现资源共享,效果共建。
2.2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绝大部分思政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在培养医学生独立人格、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政治素养层面发挥引导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强化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思政教师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影响思政教师的价值判断,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师德行为偏差等问题。例如,缺乏持之以恒的理想信念,体现在教学工作中未能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以德救世、为医爱人、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或是育人意识淡薄,过多注重个人利益,失去为国家培育具备良好医技和医德人才的动力,体现为日常教学工作敷衍、学术不端等。此外,部分医学院校思政教师还存在缺少仁爱之心的现象。医学院校思政教师应用诚挚之心对待医学生,培养医学生以德医人、医者仁心。但是,部分教师未能及时同医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甚至漠视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这些问题与行为弱化了医学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成为影响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
2.3 思政教师话语方式缺乏阐释力
如前分析,医学院校思政教师在师资力量上存在一定单薄之处,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具阐释力的思政话语方式,增强理论说服力和学理性。当前,医学院校思政教师话语方式存在式微现象,如缺乏对中国声音的传播、对中国故事的宣传、对中国精神的宣讲等。例如,医学院校部分教师自身理论素养有待提升,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话语阐释力出现弱化趋势,使其在培养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理论空洞化、方法教条化等问题,影响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此外,在医学院校中,从事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学习不够,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教师从事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这些思政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读和阐释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所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医学院校思政教师不仅要真听、真信、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从根本上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对思政话语方式的阐释力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
2.4 对大数据认识与运用不足
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感染力已成为新时代的新问题,这需要思政教师从本质出发提升对思政教育、思政课建设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在医学院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进行自身能力建设,是思政课发展的难题。当前,医学院校思政教师缺乏对大数据工作体系的认知和了解,部分教师仅局限于传统思政课教学和科研工作,认知停留在“讲好自己的课”层面,缺少对大数据的运用,以辅助科研工作,提升整体教育合力。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师未能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大数据采集,从而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另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师缺乏数据分析能力,在数据整理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未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失去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数据。
3 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面对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现状,需从根本着手,持续探索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探索可行性优化路径。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深植立德树人理念;二是内练理论素养,确保教与学同向同行;三是破除“唯论文论”,完善育人考评机制;四是强化互助合作,实现跨学科交流。
3.1 以学生为主体,深植立德树人理念
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有科学思想做引领。相较于非医科类院校,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具有自身独特性,例如,学制较长、专业性较强、医学特色鲜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式微。因此,必须强化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点要求,这对医学院校思政教育者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及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是一个由接受到认同再到确立的过程,指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培育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知,确立道德信念,进而使其形成稳定的道德习惯和道德素养。这与医学院校思政教师培育德艺双馨医学生的育人目标相一致。医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素养,更需要具备以民为本、公平正义、奉献他人等道德素养。“树人”有“栽培”“培育”之意,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的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医学院校思政教师的“立德”与“树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立德树人应成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与基本遵循。此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施行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因此立德树人的目标应当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接班人,立德树人所立之德也应该是社会主义道德[2]。将立德树人确定为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三是树立全程跟进的服务意识。医学院校思政教师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生的重要主体,必须清晰定位自身服务性质,以服务意识构建上下联动的育人体系。总体上讲,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内容形成思想观点或价值观念的认同,并反馈给教育者的一个循环运动过程。这里的全程服务意识贯穿于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一是制订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方案环节。本环节需要搜集开展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多方面信息,如医学生的生源地、专业课水平、基本道德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等,进而确定教育目标,拟订教育方案并予以优选。这一环节中每一个细小环节都需要思政教师全员参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方案制订。二是实施育人方案环节。实施阶段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将上一环节优选的方案付诸实践,进而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系统的教育影响,促使其在育人活动中接受和认同国家的教育理念。三是对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予以评估。前一环节制订的方案活动本身并不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最终目标在于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而是否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则需要进行科学评估,需要思政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环节的运作,并重视各个环节的相互关联,形成上下联动的服务育人体系,以推动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全过程顺利发展。
3.2 内练理论素养,确保教与学同向同行
思政教师是培养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与政治素养的教师主体,若想实现立德树人任务,就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3]。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医学院校教育理念要落实到教育实践。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是将育人理论与育人实践相结合的主体,是思政教育的践行者。同时,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又是一项重要的育人资源,需要合理配比,充分整合,以实现育人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为此,首先要打造一支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的育人队伍,从政策上和制度上对这支队伍予以具体规定。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强调的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随着育人主体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这里的全员已不仅代表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育者,还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组织管理者等。鉴于此,高校应在校内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参与思政教育的全部工作者的职责,划分不同部门的工作权限并进行合理分工。从制度上要求全体育人者定期参与理论素养培训和考查,交流育人工作经验,进行德育反思,增强服务意识,形成思政教育合力[4]。
3.3 破除“唯论文论”,完善育人考评机制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的优化必须完善考评机制,打破当前的“唯论文论”观念。一是明确考评目标与考评内容。医学院校考评是通过采取一定的考核方式以实现立德树人的考评目标,目的在于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既有医德又有医术。考评目标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而设定。传统的思政教育或是德育易形成以成绩为重的考评倾向。医学院校思政课考评应以学生为本,注重考评内容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既包括对学生医学理论素养的考核也包括对实践活动、道德行为的考评。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考评原则。在确立考评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采取何种考评原则,以保证考评机制顺利运行。医学院校思政课考评是对育人成果及成效的检验,育人质量如何需要通过考评来体现。因此,医学院校思政课考评制度必须秉持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并使之贯彻高校“三全育人”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评结果准确公正,实事求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公正客观应体现在对全体思政教师的考评上,并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得出考评结果,进而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三是注重考评方式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是考评结果准确客观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大学生德育考评应坚持实事求是,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整体考核和综合评定,力求客观公正。这里的科学方法不仅代表考评方式的客观公正,也代表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确定信息化考评方法。只有与时俱进地创新和更新现代化考评手段,才能保证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性[5]。例如,要坚持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人性化考评与信息化考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考评与自我考评相结合等,促进医学院校思政课考评机制合理化、科学化。
3.4 强化互助合作,实现跨学科交流
医学院校思政教师作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的重要主体,既需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及医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规律。这就需要搭建医学院校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互动桥梁,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互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育、思政教育工作相关论述,给医学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跨学科交流指明了方向。从提出“三位一体”“五位一体”合力育人,充分调动各学科和各领域学术、教育积极性,激发诸多资源产生积极效应,到强调激发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内驱力[6],形成高校育人工作合力,无不深刻体现高校合力育人的重要性。一方面,医学院校思政教师应积极主动与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育人力量搭班子结对子,探寻合作契机和学术交流闪光点,在提升研究水平、拓宽学术视野的同时,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育人,打造互助合作和跨学科交流的典范;另一方面,由学校激发团队合作意愿,增强跨学科合作。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个体需求层次达到“自我实现”时,是激发行为驱动的最佳点。故此,学校应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营造全校尊师重道的校园人文氛围,激发思政教师跨领域、跨学科交流的动力。例如,落实兼职班主任工作、竞选成长导师、设立心灵导师、开展师德师风评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