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1-03-05林文良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数学教学

林文良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之一。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致力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健康氛围,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恰当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有效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目标: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下,要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传统课堂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久而久之,这种“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单元考查、期末考试面前,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信心,有些学生更是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进而感到自卑。在学习过程中,困难生碰到了困难,成绩不理想,有的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会拖班级的后腿,影响教学进度,影响班级的成绩和自己的教学名声,随之在班上严厉地批评这些学生,连带成绩好的学生也一起被牵连。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这些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有关。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现代教育观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它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意识环境和思想空间,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温床”。如深圳市罗湖区的“思乐课堂”,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愉悦;我校的“活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激扬活力、绽放活力,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创造、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对学习产生兴奋感,从而敢于创造、乐于参与,进而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愉悦感,心理获得了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开启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条件。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全时空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持久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随之形成一种无处不知其神的心理氛围,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全时空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倾向、心态发展、情绪状态等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察秋毫,体察学生的情绪感受,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引起的行为微妙变化,逐步满足学生在课堂上合理的情感需要。学生的“向师性”会让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课堂氛围“合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主导性地营造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氛围。

在这种教学氛围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互相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学生能自尊自信,并能在自立自强中健康成长;每个学生对课堂都有相当的认同感、满意感和自豪感,对同学能互相尊重、爱护、团结,课堂上已没有明显的优差生的界限,学生多了自信,少了自卑,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把关爱带进课堂,把真诚带进课堂,把愉悦留在课堂,把真善美留在课堂,从而正面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需要一定的载体,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和支撑点,才能更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含了教科书中的一些知识点,只要通过深入分析、深层次挖掘或通过介绍背景材料,便能体现心理教育的功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透过文本材料的文字描述和情境画面,揭示隐藏在课程内容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品质形成的教育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坚忍不拔、敢于进取、不畏挫折的精神。又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九章算术》《我国的杰出数学家——祖冲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组织学生查阅相关史料,感受数学历史文化的光芒和魅力,学习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态度,建立自信。再如,在六年级上册教学“统计图的选择”一课时,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习辩证的思考分析方法,让学生明白人如统计图,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总是纠缠于别人的缺点,以便正确地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灵活组织教学,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契机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既有信息知识的传递、思想的交流,也有情感的沟通。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在这样复杂的状态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必须灵活组织教学。例如,在数学课堂上,一位学生突然呕吐,全班上下一片惊慌。这时,教师沉着稳定,果断地叫班级卫生员把身体不适的学生送到校医室,同时安排值日生把地板清扫干净,不到一分钟又重新把教学组织起来了。另外,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必须明察秋毫,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产生的行为表象,如搞小动作、目光呆滞、愁眉苦脸或活跃过度等。教师通过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起伏、思想动向,有意识地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转变,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善施褒奖艺术,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手段

激励、奖励、鼓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他们学得有趣、有效,心理能健康地发展。莎士比亚曾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赏识与鼓励能给学生带来温暖的阳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表扬、奖励、批评等手段去润泽和刷洗学生的心灵,以进行心理健康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中,一位同学讲小话,这时教师可表扬其中一个被动说话的同学:“你看他多专心,多认真,有人找他说话,他就是不受影响,专心听讲。”这时被表扬的同学更加认真听课了,讲话的同学也停止了讲话。夸奖表扬产生的心理效应远比厉声批评好得多。教师的夸奖鼓励往往能唤醒学生的自尊、自信。对学生而言,表扬无疑是滋润干枯心田的雨露,恰到好处的表扬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點,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样,适度适量的批评也可以使学生在痛苦与挫折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使心理更趋于成熟,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他们应对负面事情的心理承受能力。

任何评价都需要恰到好处,表扬和批评也要有“度”和“层级”。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优生停留在变式练习上,不思考发展性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醒性批评;学困生若能完成基本的练习并尝试做变式练习,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表扬时应多用发展性的语言,批评时应多用启发性的语言。例如,教师在检查练习情况时,如果发现有同学做错,不要轻易批评学生:“你太差劲了,这样的题目都做错。”可说:“你已经做对了不少,挺好的,请你再检查一下,老师相信你过一会儿能全做对。”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和自卑,损害心理健康;过多的表扬则可能使学生养成自大、狂妄的性格,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之一。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地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批评等手段,从而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洪飞.构建师生共生长的智慧课堂[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数学教学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