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有效教学

2021-03-05陈华忠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平均数有效教学信息技术

陈华忠

摘要: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激活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但也要避免追求片面的形式化,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而忽略传统教学的精华。

关键词:信息技术;平均数;有效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具有集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改变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根粉笔、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借助信息技术,突出几个转变

(一)借助信息技术,使反馈及时、形象

对于“平均数”,学生了解多少,又是怎样理解的,课前可以进行调查。这对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设计如下调查问卷(如图1所示):

通过前测,我们可以掌握学生对平均数的了解情况,还可以进一步追问:谈谈你对“平均数”的理解。依靠信息技术和平板教学,我们不仅能进行课前测,还能在课内对练习的答案进行快速的统计,分析出学生的薄弱之处,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借助信息技术,使教学变平面为立体

求平均数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移多补少和合并均分。在“移多补少”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呈现在白板上,利用投影里面的移动设置,学生可以直接在白板上进行移动,使矿泉水瓶数一样多,这样就求出平均数是13个。在人教版“平均分”的教学中,通过前期的动画设置,将矿泉水瓶全部合并起来,再逐个平均分成4份,并在合并均分的过程中加入声乐,学生看着整个过程像看动画片那样的入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综合利用视频、音乐、动画等视听效果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可见,白板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从书本的平面图形变得立体鲜活起来。

(三)借助信息技术,使知识变抽象为直观

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以平均数为例,它不是真实的数,只是一个虚拟数字,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升降。但是,如果教师进行这样的讲解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不能体会其中的意思。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揭开平均数的面纱,当表示平均数的那条红色的线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升降,数据变大它就上升,数据变小它就下降,但它不会超过最大的数,也不会低于最小的数,它是一組数据的集中体现。这时,学生也可以动手,随着线比画升降,体会平均数的含义。有了这样形象生动的体会,学生很快就突破难点了。

(四)借助信息技术,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只靠教师的教和课堂的传授就显得单薄、无力,而借助信息技术则能让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广泛地收集教学资料。例如,当学生已经领会了平均数的含义,教师可以请学生畅所欲言:你在哪里见过平均数?你怎么理解它在这里的含义?(这样的问题在课前测时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自主去收集相关信息)有的学生说:我们班上次单元考平均分是89.6分,89.6就是一个平均数,它表示我们班成绩的平均水平是89.6分;有的学生说:我经常上网查资料,关注到福清的降雨量,福清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而全国的是628毫米,说明福清的降雨量偏多;还有学生查到2015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是74岁、女性是77岁,其中,上海居民的平均寿命是80.26岁,西藏居民的平均寿命是69.17岁。教师引领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去收集资料,并鼓励学生私下可以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研究小课题。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信息重组、加工和再应用的能力。这样,通过“平均数”这一个知识点,发挥学生的“学”,使课堂变得活跃而有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应注意几个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味地追求信息化教学,势必会缺少传统教学人性化的一面。因此,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板书

用合并均分的方法求平均数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能否掌握这种方法也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但有的教师为了课堂的华丽、有趣,一般在投影上展示一下就过去了,没有安排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计算,并进行板书展示。只有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平均数,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合并均分的方法。

学生先进行计算,再进行讲解,弄清各部分代表的意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这时,传统的黑板就利用上了。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时,学生只要看着黑板板书,就能小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还应该坚持必要的板书。

(二)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也有不足

1.费事费时,做课件属于技术活

好的课件网上难以找到,许多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要花许多时间做一个课件。我们不是本行,做课件花的时间有可能比备课时间还多,消耗精力。为此,许多教师力不从心。

2.课件设计僵化生硬,缺少灵活性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将预想的教学过程做成PPT,然后整节课按照这样的流水线教下去。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可是教学时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课件设计的流程上,这样就束缚了整个课堂,把生成式的课堂变成了流程式的课堂,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菊花,张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5(2).

[2]梁玉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平均数有效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不一样的平均数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