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传播: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探析
2021-03-05陈思敏
摘要:“情感在前,真相在后”是后真相时代的最大特点。近年来,以互联网媒介作为公众舆论场的网络舆论场中也呈现出明显的情感化偏向。以孙海洋寻亲认子事件为例,基于共情传播的视角,从报道议题、叙事结构以及表达方式三个层面来对此次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探讨在后真相时代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增强社会信心、凝聚社会共识。
关键词:共情传播;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舆论引导;孙海洋事件
进入后真相时代,情感,这一与传统新闻价值客观性二元对立的元素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呈现方式。舆情是社情民意,是事实、情感和行动的混合物,单一事件能否成为舆情事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情感因素,情感中的共情心理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网络舆论场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2021年12月6日的《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寻亲认子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前后“孙海洋与儿子认亲现场”“孙海洋夫妇回顾14年寻子路”“孙海洋儿子养父母被采取相应措施”等话题频频成为热门话题。本文将以此事件为样本,分析在后真相时代如何在传播中建构起共情的理念,对网络舆论进行良性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一、孙海洋寻亲认子事件媒体的共情传播
所谓“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译为“同理心”或“移情性理解”,是指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准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有研究表明,共情是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一种重要沟通机制,对于双方的成功交流发挥着关键作用。
共情传播的内在逻辑在于,在共生的状态和平等的交往关系中,传播主体能對他者的情感“感同身受”,或是“换位思考”,以同理之心从他者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共情议题:以十四年寻亲认子为核心宣扬亲情的温暖
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关于孙海洋事件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彰显亲情温暖的报道侧重于讲述孙海洋夫妇14年费尽千辛万苦,走过26个省市,始终不放弃寻亲认子。通过“120秒回顾孙海洋14年寻子路”展示了孙海洋14年寻亲认子的全历程,“妈妈见到被拐14年儿子的反应”以母亲最真实的反应引起共情,“孙海洋一直相信会找到孩子”展现一位父亲对寻找孩子的执着与坚定信念。
主流媒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定盘星和压舱石,是舆论引导的的主力梯队,将报道主题聚焦于打拐事件中一直寻亲认子的“父亲”孙海洋身上,对其进行赞扬,以“父爱”“母爱”等情感,在事件人物与受众、报道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共振,推动“精准共情”的实现,从而激发受众的同感与共鸣,“聚民心”的宣传效果亦随之形成。
(二)共情叙事:聚合个体经历凝成群体画像
“共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情绪的感染和投射,即个体的情感状态引发另一个体相同或密切相关的情感状态,使之发生作用的是个体直接感染性的情绪刺激。在此次报道中,《新京报》等媒体发布“回顾2021年亲人重逢时刻”,通过串联2021年不同已认亲被拐者的相似故事,并以此为内在逻辑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即运用“以群体为对象的叙事范式,在有限的篇幅内集中予以受众强大而丰富的信息量”,包括人物面临的处境、个体心理和情绪、以人物为核心的事件的最终走向等。巨量信息最终旨在营造同一情境笼罩之下的相似情绪体验,唤起情感共鸣。
“群像”式的情感集束表达,使得文章基调被适宜地嵌入人物的情绪中,形成极具感染性的共情张力。
(三)共情表达: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积极表达
以未来为导向,就是要以解决未来的问题为依归。此次孙海洋寻亲认子事件中,媒体相关报道集中于孙海洋夫妇艰辛寻子历程,传递亲情温暖与关怀的同时,也通过“愿天下无拐我们还要说多久”、“被拐孩子为何选择养父母”等话题对“打拐”“买卖同罪”等事件进行探讨,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直接提供解困方案的形式,引导公众形成积极的态度,对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及时纾困,给予矛盾发泄口,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打拐”的关注度。
通过积极的、富含“建设性”方案的正面报道,体现媒体最直接的积极情感表达,能给予公众希望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由过度负面信息带来的消极和负面情绪,缓和网络舆论中的冲突和矛盾。
二、孙海洋寻亲认子事件中的舆论困境
(一)舆论站队,群体极化
舆论站队现象,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当中时有出现。它是指基于某一问题的主要矛盾之处,网民所形成的态度鲜明的观点对立,形成观点之间的站队博弈。孙海洋与儿子孙卓在山东聊城认亲成功,但之后孙卓表示,他想要回到聊城养父母身边。“被拐找到后选择留在养父母身边”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强烈反响。
情感先行,网民共情是一种隐性的情绪传播手段,一起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背后都难辨掺杂着共情逻辑的影响。孙海洋寻亲认子事件本身充满悲情、温情,诸多网友带入“养儿方知父母恩”,先入为主认为“孙卓应该跟随亲生父母”,因此孙卓表态后被口诛笔伐,批判其“认贼作父”“养父母爱的是他的性别”“反向鼓励拐卖”;而另一部分网友认为不应该怪孩子,“给他时间慢慢来”“孙卓在山东长大成人你自己将心比心”。在“孙卓选择留在养父母身边”是否正确的评判上,持相似观点的个体淹没于判定支持与否的群体心理中,个体意识形态通过情绪感染得到传播,从而丧失网民自身的批判能力,群体之间相互攻讦产生情绪性和非理智性的话语表达。网民之间的情绪对抗,导致网民与信息传播者之间因立场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往往也愈演愈烈。
(二)舆论失焦,隐私泄露
孙海洋事件发生之后,也不出预料地出现了网络主播的身影。12月7日,孙卓同孙海洋夫妇返回老家,一些网络主播开始在孙海洋家开启现场直播,入夜之后仍然不肯离去。在沸腾的舆情中,孙卓的养父母是否会被追求刑事责任吗?孙卓是否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生活?诸多问题屡屡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网络主播从这些问题中挖掘出诸多流量密码,通过策划、采访、直播,贯穿孙海洋事件发展始终。舆论适度的关注,有助于事情在法、理、情兼顾的正轨上得到更加妥善解决,但舆论过度介入、强势参与,就会激化矛盾、恶化关系。
12月9日,孙海洋家庭的相关信息被不断曝光。比如女儿远在国外读书,生活富足,小儿子的小学教育条件良好等。更有甚者,将孙海洋女儿在国外读书的大学专业等隐私信息披露出来,“重男轻女”“延续香火”等热词又在网络舆论场上掀起了一番争论,直至孙海洋女儿出来回应才得以平息。
三、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一)传播主体:理性共情,积极引导舆论
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是主动传播信息引导受众思想和行动的主体,同时也是舆论引导的主体。共情传播的一个着力点在于传播者能否建立与大众相互之间的“共情”可能。
首先,面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媒体在报道和宣传时,应该秉持积极回应原则,不逃避不遮掩,积极设置议题,通过正面报道框架,进行建设性新闻的报道,并适时地澄清事件相关的谣言,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其次,无论舆论场的声音多么嘈杂,传播者都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恪守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秉持新闻伦理,进行理性报道。最后,在“受众中心”的传播格局下,舆论引导工作也不可忽视受众的心理情绪,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中,大众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影响,更可能产生焦虑或負面的情感倾向。因此,媒体需要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关注公众的心理与情绪需求,提供更多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内容,及时给予大众应有的疏导。
(二)传播内容:正面议题,事实引导强信心
共情传播的另一个着力点就是正面议题。“以正面宣传为主”就是从积极方面组织的、能够产生正面效果的社会传播活动。即传播者出于正当动机,精心选择和设计正面议题进行传播,意在通过公众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设置正面议题,并不意味着对负面事件不报道,而是基于积极事实的传播,新闻报道要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组织主流舆论作为主要任务。
但正面议题在设置中,必须谨防“低级红”“高级黑”的情况,议题的设置必须基于事实,不能进行合理想象或是过分拔高典型,脱离实际进行过度的舆论引导,反而会引起受众逆向思考,产生负面效果。
(三)传播方式:诉诸情感,一种调适话语的实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移动化、社交化和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闻消费方式改变了媒体市场竞争的逻辑,争夺与攫取受众的注意力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砝码。在海量信息与受众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的紧张关系中,媒体诉诸情感的报道往往更能获得受众注意力的停留与聚焦。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诉诸情感比诉诸理性更能收获关注,进而引发受众参与报道的评论、转发和点赞等二次传播行为。将情感元素运用到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对新闻产品进行情感包装,能更好的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但诉诸情感的传播方式,也得讲求“度”,不能唯情感至上,而不讲求理性,唯有将诉诸情感与诉诸理性相平衡,以“情感”作为调试新闻话语的一种实践,才能克服“众说纷纭”中“群氓为情感而困斗”,才能更好的发挥媒体在网络舆论场中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中情感化倾向严重,这就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众说纷纭,嘈杂不休。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人们之间进行传播沟通的前提,通过共同意义空间人们方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即使现在我们无法通过沟通达成完全的共识,但也可以在共情传播的引导下,将情感与理性平衡,和谐地呈现各方观点或看法,通过积极地网络舆论引导,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胡丹.共情传播: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06):20-23.
[2]具香美,周海宁.基于共情理论探讨现象级短视频《后浪》的情感舆论场域[J].东南传播,2021,(01):123-126.
[3]杨丽雅,宋恒蕊.共情与共意:新型主流媒体在舆论场中的话语机制研究——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1,(07):49-52.
[4]邵鹏.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4):116-119.
[5]朱清河.“正面宣传为主”话语体系的历史构建与实践要义[J].学术界,2019,(07):14-25.
作者简介:陈思敏(2000-11),女,湖南长沙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广播电视学专业。
33485019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