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调适与力量整合:战时红十字会与上海难民疫病防治
2021-03-04丁泽丽
丁泽丽
(1.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南京 210046; 2.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 450002)
难民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群体,其医疗卫生状况关系重大,政府、社会各界出于团结抗日、人道主义等纷纷采取措施予以救助。学界聚焦难民医疗救助与卫生状况推出了些许成果①代表性研究有:郭昭昭:《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医疗救助》,《安徽史学》2012年第1期;薛媛元:《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的医疗卫生状况》,《日本侵华史研究》2014年第3卷;张国松:《南京沦陷后的公共卫生危机及其应对研究》,《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5期;丁泽丽:《战时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与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治理》,《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0年第1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但研究方法偏重于历史文献分析的实证研究,缺乏理论视域下学科交融互通;研究内容涉及疫病防治者薄弱,且未关注活动共同体各方对防疫措施的科学认知冲突;研究区域聚焦沦陷区南京,关乎上海者寥寥无几。可见,该研究可探讨空间很大。中国红十字会诞生于1904年日俄战争救护之需,其间亦不乏回应促进中国医学近代化转型之诉求。该会成立后,一直以科学的医药方式开展人道主义事业。“八·一三”淞沪会战后,难民麇集上海租界,饱受疫病侵袭。红十字会作为沪地重要的难民救济组织,承担了疫病防治的重任,1940年总会由上海迁至重庆,难民救济工作交由上海难民救济协会承担。本文基于上海工部局档案,借助社会学、公共卫生学理论,探究红十字会自“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至总会转移重庆前,在肩负战事救护重任的情况下如何调适组织,创新疫病防治体系,整合沪地力量,科学开展难民疫病防治。
1 疫病防治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民众纷纷涌入租界避难,形成巨大的难民潮。南京国民政府、沪地慈善组织相继组设收容所救助难民。随着国军败退,上海沦陷,战事西移,政府机关的难民救济组织移交沪地慈善组织。1938年1月,上海各难民救济组织囿于战时形势所迫及组织调整所需,将难民救济工作统一于上海国际红十字会。[1]该会应伤兵难民救济之需,在原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颜惠庆奔走呼吁下,中国红十字会部分留沪人员联合旅沪中外慈善人士于1937年10月2日请求总会授权成立,推颜惠庆为主席,华洋义赈总会贝克(John Earl Baker)(1)贝克,全名约翰·厄尔·贝克(John Earl Baker),美国人。20世纪20年代代表美国红十字会举办工赈救援北方五省旱灾,且经办渭北工赈,开筑泾惠渠。1929年后,先后任美国华灾协济会驻北平委办会总干事、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运输处处长、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总干事等。为总干事,其组织体系由执行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组成。执委会是最高机关,计华人执委7人,外籍执委15人,多数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任职或曾有履职,分委会根据业务需要而设。[2]从核心人员构成不难看出其感召力与行动力。颜惠庆作为民国元老级外交家,国内外声名显赫,于政界、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社会影响力与组织号召力便于凝聚各界力量。贝克具有多年灾害救济与组织管理经验,其领导之华洋义赈会刚迁至上海,无事可做,所属成员便由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全部借调,担任管理工作。租界当局的加入,则为工作开展打开了方便之门。[3]
此时,中国红十字总会主要力量先后撤离上海,沪地红十字分会相继宣告结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既重新整合了沪地红十字力量,又适时吸收了外籍慈善人士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总会的角色,成为了沪地主要的救济力量。
该会成立之初,鉴于难民云集,疫疠流行在所难免,遂筹设医务机构。依据机构组设模式,分独立机构与联合机构,前者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医务委员会、难民救济委员会,后者为上海联合防疫会、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
医务委员会先后设难民医院4处,办事处设于第一难民医院。第一难民医院成立于1937年12月,借前上海铁路医院海格路476号院址及器械、药品、被服、家具等而设,专为各收容所患病难民提供免费住院治疗。医院楼房三层,各病室均装有卫生设备,共设病床120张,按男女病情支配,不分等级。医务分医师、护理、事务3部。医师方面,除主任医师外,内外科各设驻院医师,并特聘专科顾问医师逐日到院诊治及指导,亦有东南医学院实习医师多人助理诊治,如张信培、张承学、单惠泉、钱建初等均为医学博士。[6]护理方面,护士皆系国内正式护士学校毕业,获有中华护士会公考文凭,护士助理及助手均遴选训练有素者任之。事务分会计、文书、事务3项。[7]第二难民医院亦成立于1937年12月,院址几经搬迁,终迁至祈齐路172号。医院为三层西式楼房,病室分三等,共设病床150张。[8]各室均设取暖装置、浴室、抽水马桶等。院内各种手术器械、新式手术台、无影手术灯、X光成像仪器等医疗设备齐全。但该院房屋紧张,故未设门诊,若遇急症,则派医师诊治。[9]1938年4月,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因经费支绌,核减医院开支,将该院改组更名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第二医院[10],床位缩减50床,且“另辟病室,酌收纳费病人,以资维持”。[11]第三难民医院依托第三伤兵医院而设,上海沦陷后,伤兵医院结束,“其所有用品由红十字会接收,以供难民医院之用”,医院迁至姚主教路200号。[12]第四难民医院设立情况,因资料所限,仅知医务人员有周诚浒、任廷桂、应耕耘、黄家驷等20余人。
为缓解难民医院的救治压力,1937年11月,医务委员会组设流动诊疗所、收容所诊疗所,附设诊疗队开展具体工作,前者为流动型,后者为固定型。至1938年1月,已设流动诊疗所8处,收容所诊疗所6处。[4]此外,1937年12月,亦成立公共卫生护士难民服务部,主要负责病人隔离及送院,疫病防治,卫生宣传教育等。[13]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医务委员会的同时,亦设难民救济委员会,饶家驹任主席。委员会视察组制定收容所《设备标准》,将疫病防治列入“饮食”、“健康”两项。如《最低设备标准》要求粮食须“按量分予”、“开水须足用”、“传染病者须另房居住或送往医院”等,《较好设备标准》规定“对于预备及分给粮食应督使其清洁”、“实行全体种痘,至少须使十分之八种痘”等。[14]此外,委员会监察员须检查收容所“医药之管理是否充分及对于患传染病者有否予以隔离”等。[15]
为加强医务委员会、难民救济委员会各小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成立联络与协调委员会,设办事处于华洋义赈会406号房间,推杜达(N. B. Doodha)为主席,定期于国际饭店二楼召开内部联络会议。每次会议由各负责人提前准备一份简明报告,说明近期工作概况、遇到困难及有效解决办法,以便交流讨论。1938年3月18日至10月28日,委员会共召开会议10次。([2],74页)
除独设上述防疫机构外,为整合沪地防疫力量,充分发挥各界资源优势,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亦联合其他组织共同开展防疫行动。根据合作形式分内外部合作。内部合作即与其他组织联合组设防疫机构。起初,该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工部局等成立上海联合防疫会。[16]继而,又联合中华医学会、工部局组设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1938年1月22日,卫生合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推杜达、黄子方为主席委员,各卫生机关及收容所代表为委员,至1938年10月27日,共召开会议19次,疫病防治是历次会议重点讨论事项。[17]外部合作即通过补助其他机构主持之医院、诊疗所经费,约定防疫。这类医院统称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支援经费医院,其中传染病医院有上海时疫医院、工部局隔离医院、难民肺病疗养院、国立麻疯医院等。[18]自1937年10月1日至1938年10月31日,该会共补助25所医院现金174 330.01元及价值61 755.37元的医药用品。对于各慈善团体管理之20余处诊疗所,该会每月以每千名难民为单位赠送价值70元医药用品。[4]
1938年11月,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通告“难民善后已非紧急问题”([4],15页),结束直接救济,仅筹款协助救济。医务委员会医院、诊疗所的事务由留沪中国红十字总会接管。12月1日,总会正式接办第一难民医院,基本沿袭先前的组织模式、救治理念及医疗方式,仅在设备、经费来源上有所变更。对于染疫难民,医院立刻转送工部局隔离医院。[7]第二医院“应社会需要,由上海防痨协会接办,定名上海医院”。[19]第三、四难民医院因资料所限,其承袭情况无从得知。总会将诊疗所改组为固定及流动诊疗队。固定诊疗队逐渐裁并为两队,分驻上海难民救济协会第一、二收容所,流动诊疗队逐渐并为3队,每日乘诊疗车为难民诊治。此外,总会与上海眼科学会组成眼疾诊疗队,诊治眼疾。1939年10月,因经费掣肘,驻第二收容所之诊疗队及眼疾诊疗队结束。[20]1940年4月,随总会迁渝,难民疫病防治由上海难民救济协会承担。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改变了以往总会的直接救助形式,创新了红十字会疫病防治的组织模式。该会采用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组织体系,纵向上构建了执行委员会—委员会—附属委员会—工作小组—医院/诊疗所分层管理体系,各级负责人按技术专长举荐,各项工作由专业人士承担;横向上成立联络与协调委员会协调内部工作,组建上海联合防疫会、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及约定其他医疗机构加强外部合作。科层化的管理既有分工又有协调,建构了内外协作的疫病防治机制,保证了工作开展的稳定高效。
但该机制构建、运行略显滞后。上海国际红十字会1937年10月初已正式建立,然防疫体系自年底方始建构,至次年年初才基本健全和运行,距建会已有两三月,距战事爆发已长达4月。原因在于:一则该会成立之初,忙于争取自身合法性地位,耗时1月有余。该会不想纳入中国红十字会体系,希望成为国际红十字会独立成员。此举有违国际红十字会章约[21],未得到独立授权。而上海沦陷前,红十字会各项事务仍由总会统筹,它将工作重心集中于战时救护,无力兼顾难民疫病防治。二则该会职能最初定位为筹集款项及协助慈善事业[22],并不参与一线救助。这一点从其经费收支中亦可证明,该会建会最初两月基本忙于筹款事宜,支出较少,特别是10月未有任何支出。[2]三则医药资源缺乏,该会本身可谓“光杆司令”,医学人才需要中华医学会调用,药物资源需要上海工部局调配。防疫体系的运行无人力、物力保障,难免受限。
2 红十字会的疫情研判与分析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建立健全疫病防治机构的同时,与难民收容所协商,由所内医生每日填写传染病日常报表。如有异常,及时通告,以组织专家进行疫情研判与分析。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沙眼便于难民中流行。作为著名慢性传染病,却未受到应有重视。医务委员会周诚浒,中国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时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联合陆润之、孙成璧、丁希庆等组成沙眼调查委员会赴各难民收容所检查沙眼情况。为统一沙眼检验之便,委员会采用Maccalum氏分类法,将该症分为四期:第一期(Tr.I.)尚在疑似期,如不用扩大镜或附有Slitlamp之角膜镜作详细之检查,不能准确诊断;此期间病人之结膜已受慢性传染,结膜血管尚无变化;间或有胪泡,但结膜并未肥厚,尤其穹窿部位,角膜为血管翳。第二期患者总体特征为常见角膜并发血管翳或溃疡,具体分两阶段:甲(Tr.IIa.)有显著症状,出现多数胪泡,下睑及上穹窿部结膜最多且浑浊,血管分枝不清晰;乙(Tr.IIb.)最明显特征为乳头肥大,一般结膜充血甚强且肥厚,血管不明,上睑及穹窿部病理变化最为显著,结膜到处可见胪泡。第三期(Tr.III.)持续时间最长,胪泡或乳头肥大,形成瘢痕,结膜仍充血。第四期(Tr.IV.)结瘢完成,结膜呈灰白色,胪泡及乳头肥大皆消失,结膜恢复、变薄。遵此四点,委员会力争短期内严密检查大量难民。经检验22 771名难民发现:(1)难民年龄越大,患沙眼概率越大,10岁内沙眼患者占29.3%,51岁以上占57%。(2)男女两性沙眼患者数目大略相等。(3)8 811名无沙眼,占38.7%;4 536名属第一期疑似沙眼,占19.9%;2 226名患Tr.IIa.,占9.8%;3 696名患Tr.IIb.,占16.2%;2 964名患Tr.III.,占13%;538名患Tr.IV.,占2.4%。总计沙眼患者占难民总数的41.4%,该数据较为合理,与若干眼科学者估计的40%出入甚微,足以代表上海沙眼状况。(4)患沙眼难民中,直接因沙眼致盲者占2.6%或占全体盲目原因之48%。(5)盲目者624名,占全体难民2.7%。该病流行气焰一直旺盛,张信培称,难民发病率中,沙眼位列第二。[23]故调查委员会特别提醒“留心沙眼”。[24]
除沙眼外,其他如麻疹、霍乱、痢疾、皮肤病、疟疾、斑疹伤寒等传染病亦时常发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时刻关注疫情动态。麻疹在收容所出现于1937年8月底。经侯祥川调查,该病最先于难童中流行,10—12月为爆发高峰期,成为主要流行病,死亡甚重,占各种死亡原因过半。据统计,至11月22日,记录在案的1000个病例已死亡50%,实际数据可能更高,因为有些患病难民逃避检查。[25]与此同时,霍乱流行,自8月底出现,仅一周内两租界死亡235人,多系难民。[26]9月中旬达到顶峰,患者2 880人,因难民隐匿病情,实际患病者更多。据《申报》报道,“难民众多……疫疠丛生,死亡率日见增加。其中更以儿童为尤甚,仅就普善山庄一处掩埋统计,每日收殓童尸达三百左右,成年者亦数逾百名。”[27]初步推测,此“疫疠”应为麻疹及霍乱。1938年,霍乱又起,5月18日,第一例难民真性霍乱发现于虹桥路第72收容所[28],之后迅速蔓延,至6月7日,感染135例,真性者33例。[29]该年霍乱患者27 369例,死亡者7 289人,发病率高达2 121.6/10万,创造了上海霍乱流行的最高纪录。[30]此外,痢疾又伴随而至。据上海工部局调查,战事爆发之初,公共租界内难民患肠胃病及赤痢最多[31],每日因痢疾、饥饿而亡者达200多人。[32]第二难民医院统计了1938年1—6月诊疗情况,发现痢疾患者117人,占患病总数12.26%,位列第一,因痢疾而亡29人,占死亡总数15.2%,位居死亡率排行表第二。([9],69- 70页)该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至该年9月,仍“显著增长”。[33]张信培称,难民发病率中,痢疾位列第三。[23]
各类疫病或接踵而至或多病并发,给难民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据工部局统计,1937年死亡华民35 171人,其中因传染病而亡者约占60%。[34]
医务委员会遂及时分析疫病流行原因。沙眼调查委员会认为沙眼之感染、传播与收容所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笔者的研究[35]显示:各所设立之初,房屋质量差,多为租借或临时搭建,与露天无异,内部潮湿不堪、异常拥挤,难民没有床铺,只能打地铺,在泥汙里、垃圾里苟延残喘。厨房、厕所等卫生条件较差,部分收容所没有公共厨房,难民在睡觉处支锅烧饭,整个棚内乌烟瘴气,令人窒息,地板上则堆满劈柴、柴灰,脏得一塌糊涂。多数收容所无公共厕所或便桶,有些甚至无可方便之处,周围满布大小便,不堪入目。如此恶劣的生活居住环境,实为沙眼滋生、蔓延之温床。侯祥川认为,疫病的流行、高死亡率与难民饮食营养不良不无关系,尤其是麻疹。[36]战争爆发之初,各救济机构忙于难民收容,“每天只发大饼、馒头、面包一次或二次不等”,“食料只求能果腹”。战事进入相持阶段,收容所管理者改善难民饮食,每天有干饭、蔬菜、馒头、咸菜、腐乳等。然好景不长,上海沦陷后进入孤岛时期,米粮恐慌,难民饮食供给单一,仅有馒头、面包、大饼充饥。[37]倘若管理者再行为不端,中饱私囊,克扣食物,难民饮食问题更为严峻。据一位难民回忆,所内管理者将米偷卖,致他们每日只能吃到一块面包,忍饥挨饿度日。[38]故营养不良问题在难民中普遍存在。除环境卫生恶劣、营养不良是诱发疫病发生、流行之关键因素外,战乱之下,人口死亡惨重,环境破坏,政府、社会疫病救治机制难以发挥应有之效;民众居无定所,流动性大,生活紧张,心理恐惧,精神压力大等亦是重要因素。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凭借整合专门人才,组建专业团队分析疫情态势,可谓防治疫病的情报系统。然其工作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因为部分收容所不配合,致精准定位疫源地信息滞后。如1938年5月,工部局卫生处卢克博士称,有人抱怨收容所医生不尽责填写传染病日常报表,可见疫情监察系统不完善,提议设计新系统。[39]但新系统亦未根本解决问题,6月,北区56号收容所儿童感染天花,症状已维持两三周,而收容所管理者并未发觉上报[40],无疑加速了疫病蔓延,增加了防治阻力。鉴于此,该会尤为精心安排疫病的防与治。
3 精准预防措施的商洽与推行
各防疫机构基于疫情分析,经不断商洽,通过筹划疫苗接种、组织洗浴灭虱、调整难民饮食、喷洒消毒药剂等方式,预防疫病滋生蔓延。
3.1 筹划疫苗接种工作
双方分区协作达成的背后,实则隐含着中西疫苗认知冲突及殖民霸权。一方面,工部局担心混合疫苗与其正在接种的天花疫苗冲突,且强调天花疫苗仅能由他们接种。这便解释了为什么此前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向工部局求援天花疫苗未成。工部局表示正陷入筹备预防血清的困境中,爱莫能助[46],也许接种权力才是不能助之根本。另一方面是质疑混合疫苗功效。朱尔登认为混合疫苗免疫功效低,反对使用,表示在霍乱疫源地应接种单价疫苗,因为疫病明确应接种单价,反之,则接种多价。[44]令人吊诡的是,当公济医院(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向朱尔登咨询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为门诊病人接种疫苗事宜时,他却认为合理,建议给门诊和免费病房病人接种。[47]疫苗区别接种反映了租界殖民者的姿态,即便认为混合疫苗功效低,但可给华人接种,总比未接种强,以免疫病肆虐,威胁洋人健康。
可见,分区接种,互不干扰实为各方协作的最佳方案。为进一步避免重复接种及防止难民遣返中传播疫病,医务委员会为已接种者颁发证明书。[48]7月底,接种工作完成,见表1。
表1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医务委员会预防注射统计
接种工作以收容所、学校为主,占总人数一半以上,主要接种两次,第一次人数最多,达9万余人,成绩尚属可观。倘以30万接种为目标,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与租界当局各15万计算,虽差5万余人,但接种率已达60%以上。第二次接种人数虽减少近3万人,若考虑难民不断遣散回籍,接种成效仍在预期之内。因为据医务委员会报告,已接种第二针之收容所数据显示,凡接种第一针者,至少75%接种了第二针,若低于此数,完全在于管理者的低效或缺乏合作,表1第二次接种人数基本达75%。当然,不乏不合作者,如泰利收容所共计难民1383人,但管理者仅带373人来接种。[49]
总会接管医务委员会后,照旧组织注射队两队,至所辖收容所巡回接种。1939年5—6月,共计接种31 236次,仍以接种两次为主,其中第一次16 751次,第二次14 049次。[50]此数据亦不含租界当局接种人数。至1939年8月,全沪共有难民4万余人[51],若参照上述计算方式,接种率达80%以上,第二次接种人数亦超过第一次的80%。相较上一年,接种率明显提高,从侧面说明了混合疫苗的功效得到了认可。
3.2 组织洗浴灭虱活动
难民拥挤于收容所内,长期不换衣、不洗浴,致虱虫丛生,患虱者常达80%—90%。[52]这促进了病菌传播,易引发各类疫病,特别是斑疹伤寒。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及上海联合防疫会遂积极开展洗浴灭虱活动。
卫生合作委员会成立伊始,便讨论洗浴问题。1938年2月,黄子方提议,应不惜巨资建立更多诊疗所和诊疗服务设施,以便疫病爆发或紧急情况下流动洗浴灭虱。[53]杜达表示,随天气变暖,所有收容所洗浴问题,包括缺乏供水、浴室问题及洗浴安排在邻近收容所者等都必须进行计划管理,以应亟需。希望各机构及时报告现存洗浴问题及改进计划。[54]3月,卫生组改造卫生设施,制造各类经济实用的洗浴模型。这些模型一旦证实可用,其设计图将分发各所,由卫生组协助建造。[55]4月9日,瑞奥甫姆(H. S. Relform) 将每周参观收容所见闻报告杜达:多数难民已居住6个月,此间或更长时间内尚未洗浴一次,身体越来越脏,细菌不断滋生,致皮肤病愈加普遍。天气变暖后,情势尤为严峻。[56]杜达回信已着手改善,“卢克博士已请上海工部局查看消防龙头是否未打开”,工部局正在处理。[57]
于是,完善洗浴设施成为卫生合作委员会的重点工作。1938年4月18日,杜达致信卢克,希望他能与张博士协作制订收容所诊疗所工作计划,以便没有洗浴设备的收容所可得到中区一些较大收容所的帮助,并表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将进一步讨论印度洗浴方式的可借鉴之处、供水、浴室隔开费用等问题。[58]随后,该会详细调查了100多所收容所洗浴设备情况。联络与协调委员会李先生认为精致复杂的洗浴系统昂贵且不实用,洗浴设备的选择应以简单、廉价、实用为原则,印度的洗浴方式阐释了这一理念:一个小木桶、一把长柄勺、一块澡巾。[59]对于洗浴供水问题,卢克称,几乎所有没有自来水的收容所附近都有消防龙头,工部局已通知上海自来水公司打开。[40]为保证供水充足及洗浴设备正常使用,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先拨款2000美元,继而增至3000美元[60]。卫生合作委员会对洗浴问题的重视引起了收容所的关注,至5月25日,已有40个收容所配合改善工作,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卫生服务团140人为它们建造浴室19个。[61]10月,该会进一步改进洗浴设施,用木制设备代替密不透气的帆布帐篷,至月底,已有87个孩子,112个成人使用了新式洗浴装备。[62]
对于囿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安装洗浴设备的收容所,卫生合作委员会开展灭虱活动。1938年3月,委员会组织灭虱组。中华医学会为提高灭虱效率和经济效益,将须灭虱物品尽可能送至灭虱总站,共计对400名难民,295件衣服进行了灭虱。([55],185页) 4月,两灭虱小组赴斑疹伤寒流行之收容所服务难民2 457名,处理衣服2 149件、被褥194件。经灭虱后,该病爆发率明显下降。[63]
与此同时,上海联合防疫会组织灭虱队,推进灭虱活动。每队有队长、副队长、队员计17人,均备有喷雾器、屏风、炭炉、熨斗、火钳、草席、篦、梳、毛巾等基本设备,及骈困、煤油、柴油、来沙儿、肥皂等药物。灭虱方法根据对象不同而各异。如衣服、被褥一般熨烫、喷洒药物,草垫等不可熨烫物仅喷洒药油,头虱则以“骈困五分、木焦油□二分溶于煤油百分,再以醋百分混合,同置一器,以布蘸二液擦入发髻”(“□”表示无法辨认的字),“擦药后,以三角巾包头,数小时后再以篦篦发,则死虱及虮均纷纷下落”。([52],139- 140页) 此次活动覆盖38个收容所,服务难民27 328名。([5],243页)
3.3 调整难民饮食结构
饮食卫生可维持难民身体康健,免受疫病侵袭。收容所自来水问题的解决可谓由点及面展开。1938年2月,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致信工部局工务处:就海格路60号收容所供水问题与自来水公司交涉,该公司要求须与工部局达成协议且支付用水税,特此咨询税费多少及开水闸协议签订后须履行什么手续。[64]随后,工部局告知,已通知自来水公司供水,至于税费应与卫生处联系。该会遂请求卫生处,鉴于救济难民的慈善宗旨可否免除用水税。[65]经过反复交涉,此事终交由卢克解决。依照该收容所供水问题解决路径,其他收容所相关工作逐步开展。6月,所有无自来水之收容所均由消防龙头定时供水半小时。[66]然该方案仅可满足难民最基本生活用水,污水使用现象仍普遍存在,一旦与水源有关的霍乱发生,蔓延态势不堪设想。因此,紧急状况下,仍须加大自来水供应。如1938年6月,上海出现霍乱确诊病例33例,尽管杜达表示不足为惧,但卢克并不认同。他即刻与自来水公司协商打开霍乱流行区域消防龙头。[67]7月28日,卢克称,霍乱得到了“很满意”的控制,为确保持续稳定,他承诺打开更多消防龙头,以防难民饮用污水。[68]
膳食调整源于难民因营养不良而患麻疹、脚气病者不断增加,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统筹救济工作后,研究其膳食结构,发现甲乙丙数种维生素普遍缺乏,遂改良膳食标准(表2)。
表2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所发之难民改良膳食
此膳食结构以米豆麦为主要热量来源,难民每日可获取热量1 457卡。相较工部局要求标准虽少650余卡,但据当时饮食专家计算,因华人平均体重约为洋人四分之三,且对于哺乳妇女及孕妇供给双份食物,于儿童特别供应豆乳、豆渣饼及鱼肝油,故此标准被认为“十分适宜”,相比已往救济“殊为满意”。([4],10页) 经改良后,难民营养不良现象得到普遍改善,脚气病患者明显减少。
1938年4月,因米价上涨及经费筹措困难,上述给养标准难以维持。贝克提议降低标准,一则可减少经费支出,延长救济时间,二则难民不满减粮,自动离所,所内众多问题随之可解。降低标准主要以50磅糙米代替“表2”65磅白米。此举西方委员基本赞同。但中方委员较为不满,颜惠庆表示,“反对现定的定粮标准……比监狱里的还糟糕”,医务委员会建议提高定粮,[69]侯祥川亦“有所举议”,认为不能满足难民每日消耗。大体上,国人认为减粮“实不足以维健康”,既救济难民,“必使之饱食,方可告无愧于社会。盖一旦收容所结束时,此辈难胞乃保持其健全体格……不致因营养不足而流为病夫”。[70]鉴于经费困境及执委会西方委员的明显优势,侯祥川又称,“虽饮食恶劣而不均匀,因无工作以消耗其热力,故其生命仍得维持苟延”。([36],140- 142页) 减粮方案通过。然收容所管理者并不执行,擅自增添白米,或将糙米运出更换白米,或雇工打白,致表面维生素丧失。[71]事实上,糙米虽口感不佳,却是预防脚气病之经济良方,然国人大都无此医学知识。鉴于此,难民救济委员会成立专家小组,立案讨论此膳食标准,结果为“滋养尚丰,于健康尚无妨碍,应予维持。”[72]可见,即便囿于经费所限,该会降低膳食标准,但保证难民健康始终为基本要求。
3.4 喷洒消毒药剂
消毒是否是预防霍乱可行之策,卫生合作委员会内对此存在争议。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视察员托马斯·奥尼尔(Thomas O’Neill)认为,“霍乱爆发前,应对收容所消毒”,“强烈建议向所有收容所供应消毒剂”。卢克认为,此举“并非预防霍乱之良策,反而浪费能源和材料”。[73]故当收容所向工部局求援消毒剂时,工部局表示难以提供,认为加强收容所清洁方能更好预防霍乱。[74]从细菌学看,霍乱弧菌对消毒剂确实较为敏感,霍乱患者衣物及排泄物须经消毒处理,对于其他传染病,消毒亦是科学方法。但战时医药资源紧张、收容所众多,消毒虽属科学之法,但可能并非预防良策。没有工部局的物资支持,消毒工作只能在部分收容所展开。如1938年霍乱爆发高峰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仅重点消毒收容所31处。[61]
此外,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亦安排卫生宣讲、放映卫生电影、编印《夏令卫生须知》,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如1938年夏,邀请杨馥根、钱颂平、李永清等专家讲述预防霍乱、扑灭蚊蝇及洗涤清洁之重要,每人每周宣讲收容所15处,每处1小时以上,“听讲者甚为踊跃,并能依照实行”。[75]当然,其间亦存在扞格不入之处,如20%的收容所管理者对《夏令卫生须知》不感兴趣,不予合作[76],阻碍了卫生宣传教育的推广。
红十字会借助整合的中外力量完成了疫苗接种、洗浴灭虱、饮食调整、喷洒消毒剂等多项预防工作,这诠释了帕森斯的社会整合理论,即预防行动的实现同时反映了红十字会本身的需求意向,互动关系中角色合作者(中华医学会、工部局、各慈善团体等)的期望和红十字会与角色合作者共有的一般价值义务。但该行动系统内亦存在各方力量在认知和实践上的张力冲突,如中西方面:混合疫苗、单价疫苗的功效认同,膳食供给的科学标准;西西方面:疫情预警的反应、消毒药剂的可行性;中中方面:宣传教育的不配合。因凡此种种均在预防行动整合的三层次最低限度内,故救治行动方能配合实施。
4 紧急救治行动的规划与成效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以难民医院为核心机构,以诊疗所为基层组织,以合作医院为辅助单位,为保证救治行动有条不紊,规划了一套有序的救治程序。
首先,调查上海医事情况。医务委员会设立之初便调查医师现状及药品储备状况,以便及时为救治行动提供人员、物质需要。经调查发现:(1)酒精、以脱(Ether)及救治流行病的若干生物学制品缺乏;(2)平民医院床位少、难民入院手续不规范及物价高涨,难以增加免费病人额度;(3)难民诊疗所缺乏人员、材料,医师工作不规律;(4)因医院及诊所或停或设,人事波动大,出现集中医务人员供求问题;(5)南市难民区难民治疗问题尤为迫切。针对上述问题,医务委员会拟订办法如下:(1)委托中华医学会采购医药材料,分售各医院;(2)补助各平民医院免费诊治难民津贴,增设两难民医院,直属医务委员会;(3)收容所难民过千人者设诊疗所,不足者由巡回诊疗所负责,依据诊疗所规模,补助津贴及医药材料;(4)委托中华医学会调配医师、护士;(5)于南市难民区设立医院及诊所。[77]
其次,制订难民送医办法。为保证患病难民求治得时,以防病情延误,医务委员会制订了周密的送医办法,使医院与收容所可有效对接。医院方面,于第一难民医院设管理及救护服务组,每日清晨电话咨询各医院病床余额,约定收容所管理人员及公共卫生护士,难民患病须住院时,立刻通知服务组备救护车,运至指定医院。[78]为确保救护车运送顺利,黄子方求助工部局卫生处,从戈登路车辆检查办公室获得免费执照。[79]收容所方面,制订重症送医办法:(1)公共租界收容所送医,日间拨打31500,夜间拨打20806,法租界收容所拨打82055;(2)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及其难民救济分会卫生组可代办送院接洽手续,调查空余病床情况;(3)由医师事前诊断难民系何种疾病以确定送何种医院,“以免误送被拒”;(4)拟送病人入院时,应与难民医院办事处接洽,电话20806。[80]然部分收容所时常不按规行事,给医院和难民均带来困扰。如收容所医生经常命令患病难民去医院,却未与医院协调妥当,致难民被拒之门外,或医生开具处方须耗费七八美元,难民实无力承担。([59],90页)
最后,严格实施隔离救治。一方面隔离医院与收容所。如北区西藏路240号收容所与难民医院相邻,1938年7月,院中发现染疫患者,卫生合作委员会要求将该所难民迁入福云堂收容所。[81]另一方面隔离医院内染疫与一般患病难民。染疫难民由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于支援经费的医院中设隔离区域治疗。如1937年,工部局隔离医院腾出病床80张,为麻疹患者使用。[46]1938年夏,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调查难民医院收治情况,抽出病床58张为霍乱、痢疾患者使用。[82]
在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动员及各机构协同合作下,疫病救治成效显著。第一、二难民医院救治疫病各有侧重,前者侧重脚气病、结核病,后者侧重痢疾、流行性感冒及伤寒病。两难民医院开办期间,前者共收治难民1 523人,出院1 418人,共计住院35 123天,后者共收治1 338人,出院1 237人,共计住院34 528天。[83]该数据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两难民医院前后开办近10个月,住院平均日数26天,较其他公私立医院稍长。这与传染病治愈须时关系甚密。
诊疗所开办期间共救治难民486 316次[84],疫病占据多数,如1938年4月,8个流动诊疗所服务60个收容所26 369人,救治30 459次,其中沙眼6 191次,疟疾465次,皮肤病10 057次。6个收容所诊疗所服务12个收容所12 597人,救治13 524次,其中沙眼2 197次,疟疾154次。[85]可见,诊疗所承担了救治主力。因为它们或距离收容所近,或流动诊疗,便于难民就医,救治效率高。故中国红十字总会称赞其救治行动“颇见成效”[86]。此外,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经费支持之25所医院亦取得显著成绩,共计门诊730 976次,住院总日数600 598天。[87]
然取得成效的同时,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亦遭到社会质疑。1938年8月,社会传言收容所婴儿死亡率“极高”,颜惠庆日记中亦写到“传来不幸消息,各收容所的婴儿死亡数超过4万”。([69],133页) 医务委员会遂组织多方调查,公共卫生护士统计1937年9月至1938年8月婴儿死亡率约为225‰;红十字诊疗所统计近8个月婴儿死亡率为193‰;难民儿童医院分析近9个月婴儿死亡率在6.6%至41.3%之间波动。另工部局卫生处报告显示收容所儿童和成人每月死亡人数从未超过670人。故《字林西报》称,该死亡率在中国并不算高,“极高”“是夸大的数字”。[88]
中国红十字总会接管医务委员会后,第一难民医院自1938年11月至1939年10月共救治伤寒42人,结核病286人,痢疾39人。成效显然不及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承办期间,一方面因该会多措并举的防治缓解了疫情,且难民在不断遣散回籍;另一方面在于医院陷入经费困境。1938年11月,黄子方致信朱尔登: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不再支援经费,医院资金短缺,面临停办危机。该院向以慈善救济为宗旨,一直接收卫生处送来的难民、贫民,请求工部局给予资助,每月3 700美元,或每位病人每天1美元,以维持基本运行。[89]12月,工部局卫生处召开会议,卢克表示医院经费可维持至明年1月15日,因为1美元标准明显过高,即使考虑每月房租250美元,0.8美元也足够,且其院长张信培亦指出节省红十字会补助金,可维持至1939年1月中旬。故朱尔登建议财务处自明年1月16日起,从娱乐税基金中拨款支持。[90]然财务处得知英国华灾救济会已批准资助医院1939年前3月,每月1 500美元,便未如期拨款。而此时医院经费业已告罄,救济基金尚未拨付,至少需要1 000美元维持运行,只得再次求援。朱尔登致函财务处拨款。[91]可见,自1938年11月至次年1月,医院明显降低标准运行,而此后拨款迟迟未至,即便如期拨付,经费亦明显紧缩,影响救治效率。
如此,诊疗队依旧担任救治主力。自1938年11月至1939年10月,固定诊疗队救治难民沙眼20 249人,疟疾2 332人,痢疾2 320人;流动诊疗队救治沙眼22 159人,疟疾10 939人,结核病4 735人。此外,难民眼疾诊疗队自1939年3—9月共诊治沙眼初诊6 004人次,复诊24 811人次。(2)数据统计来源:Report of the refugee health services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or November,1938,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U1- 16- 1055,缩微号:221;Report of refugee health services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or December,1938,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U1- 16- 1055,缩微号:223;《中国红十字会难民卫生工作报告》,《上海医事周刊》1939年第5卷第11期,第2页;Report of the refugee health services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or February, 1939,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U1- 16- 1055,缩微号:225;《中国红十字会难民卫生工作报告》,《上海医事周刊》1939年第5卷第18期,第2页;《总会医务委员会难民诊疗工作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9年第49期,第44- 49页;《总会医务委员会难民诊疗工作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9年第50期,第48- 51页;《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医务委员会难民诊疗工作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9年第54期,第38- 45页;《中国红十字会难民卫生工作报告》,《上海医事周刊》1939年第5卷第41期,第4页;《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医务委员会难民诊疗工作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40年第56期,第21- 35页。其中流动诊疗队1939年5月诊治情况因资料所限,无法完全统计。
尽管上海国际红十字在救治中遭遇质疑,中国红十字总会接管后经费掣肘,但二者无缝承接,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疫病流行情势最严峻时期,通过周密规划、紧急救治使众多染疫难民脱离生命危险。
5 结 语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中国红十字总会主要力量相继转移,分会组织先后停顿。为救济沪地伤兵难民,总会调适组织运作模式,授权成立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这种中外合作的组织模式并非首例,1904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已有先例。该会组建模式可谓援照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后基本承担了上海难民救济工作。鉴于沪地医药卫生情况,为预防疫病流行,该会构建内外协作的科层制组织管理体系,整合了沪地各界力量,创新了红十字会疫病防治机制。面对各类传染病或接踵而至或多病并发,时刻威胁着难民生命健康,积极组织专家进行疫情研判分析,通过筹划疫苗接种、组织洗浴灭虱、调整难民饮食、喷洒消毒药剂等方式预防疫病发生与蔓延,详细调查上海医事资源、制订周密的难民送医办法、严格实施隔离救治以及时救治染疫难民。尽管防疫体系构建、运行略显滞后,但仍在战后疫情最严峻时期为难民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非常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组建模式、管理体系成为各地效仿模范,如华中万国红十字会、杭州国际红十字会等次第成立。
整合的各界力量虽有助于疫病防治,但冲突不可避免。如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中西委员、西方委员与工部局职员、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与收容所管理者之间,均可能产生矛盾。初期,活动共同体内各方或因难民救济迫切或欲安定租界秩序,尚能实现社会系统整合所要求的最低团结,然基于价值观念的冲突难以根本化解,如中西委员关于减粮标准是否科学、有违健康的争执,双方争论的实质是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即德文化与智文化的较量。[92]尽管中方委员妥协,双方却并未相安无事,内部矛盾因此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组织分崩离析。该会宣告善后救济已非紧急问题,终止难民救济,将医务委员会工作交由留沪中国红十字总会接管。实则同一时期难民尚有11万。[93]总会疫病防治虽经验丰富,但明显不及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整合的各界力量强大,从第一难民医院经费问题可见一斑。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未能将战后难民疫病防治善始善终,实为遗憾。
尽管如此,透析其工作始末不难看出,一则红十字会在集中战时救护重任下,仍不断进行组织调适,兼顾难民疫病防治,彰显了人道主义宗旨。二则非常时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无论防疫机构的建立健全、疫情态势的研判分析,抑或各项预防措施的商洽推行、紧急救治行动的规划实施,仅靠一己之力,终将有心无力,需适时创新公共卫生体系,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借助中外智慧,共同发力,方能共克时艰,造福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