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技术与文明传承:王锦光先生学术文存》出版发行

2021-03-04闻人军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史王先生物理学

王才武、林秀英编:《科学技术与文明传承:王锦光先生学术文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589页,150元,ISBN:978- 7- 308- 20616- 7。

浙江大学教授王锦光(1920—2008)先生是中国物理学史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史家。王先生归于道山之后,学术界希望将其学术遗产结集出版,嘉惠学林,可谓期盼已久。多年来,他的亲朋好友和学生们一直在努力收集他历年的著述和图片资料。现《科学技术与文明传承:王锦光先生学术文存》(以下简称《文存》)一书,由其长女王才武、夫人林秀英女士编集,王先生的众弟子协助,经过精心的整理、组织、编辑、审校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已经面世。

《文存》书前有1946至2006年间锦光先生的照片35幅,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发表,生动形象地记录了王先生的学术生涯和家庭生活,同时见证了王先生致力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活动。如1984年在北京与李约瑟博士、胡道静先生的三人合影,弥足珍贵。

开篇“编者的话”相当于“前言”。两个序言,分别由浙江大学物理系叶高翔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席文(Nathan Sivin)教授撰写,颇具代表性。席文教授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持续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并鼓励各个国家的历史学者打开视野去了解中国,他是为中国与欧美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和交流架起桥梁的先驱之一。以他科技史研究的杰出成就,以他作为先驱者的功绩,我相信,王锦光教授将得到后学者的敬仰。”此书接着分列“著述”、“纪念”和“附录”三个部分。

“著述”部分是此书的重点。这部分以文章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收录了王锦光先生从事物理学史和科技史研究的主要著述近百篇,共计70多万字。从中国物理学史开拓时期的先驱工作到后期的一系列学术论文,他所有的重要研究文章均已编入,还包括他的4部专著的节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论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条目以及历年的教学心得和方法经验。行文朴实无华,考证言之有据。概括起来说,他的物理学史研究以《梦溪笔谈》为开端,遍及中国物理学史和科技史的多个领域,重点致力于中国光学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独到的成果。其代表作是1985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光学史》(王锦光、洪震寰著),此书素为学界所推崇。

“纪念”部分含多种纪念文章共16篇。其中中国科技大学李志超教授的《锦光鸿福室堂卷香》作于2009年2月7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潘永祥先生的《忆锦光先生》作于2009年4月1日。惜两位前贤已驾鹤远去,未及等到《文存》的出版。《文存》中还有一些王先生同事、亲友和弟子们回忆锦光先生的文章,俱含深情。大家希望:《文存》的正式出版,既是对王锦光先生的纪念和景仰,也能惠及学林,为中国物理学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及未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附录”部分有“王锦光生平”介绍,还有锦光先生本人回忆两位长者的文章,记述了童年时代的锦光先生与“朱伯伯”(朱自清)的一段缘份。书末是王先生首届研究生闻人军的“后记”。

叶高翔老师曾与王先生及其多位研究生如李磊等共事,王先生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均获得众人一致的高度评价。叶序指出:“当前,我国正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强调‘文化自信’。此书的出版,一定能让更多人了解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辉煌历史和突出贡献,也必将鼓励更多青年学者挖掘和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史,进而对我国现在和将来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闻人军)

猜你喜欢

科技史王先生物理学
硝板上的文明——漫谈千年运城盐池科技史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科技史教学探究——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
不速之客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中国瓷器凝结的科技思想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
寻狗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