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暨科技史前沿研讨会综述

2021-03-04童德琴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七一科技发展

2021年7月11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暨科技史前沿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第十届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研讨会中方组委会、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与社会发展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外国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工业史专业委员会、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史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复兴史》课题组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所和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山东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科学出版社历史分社多家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会合影

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研讨会是中日学界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对历史上东亚诸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经验知识的总结,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反思和启示的综合性会议。从2010年发起至今,通过中日交互主办的形式,大会已经举办了10届,并在日本建立专门的学会,出版了大量科技史的论文集和相关著作,取得了广泛的影响。第十届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合作研究的中方交流会召开之际,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即以“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主题,期冀为实现中国的下一个100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国内、外历史发展的经验借鉴。

大会开幕式首先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与社会发展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涛教授主持并致辞。他回顾了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研讨会发展历程,重申研讨会交叉性、融合性、探索性的学术交流宗旨,认为此次会议报告的主题涵盖了科技、经济、产业发展、医学等多个学科范畴,可以通过跨专业、小规模、深层次的交流,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给与会学者启发。随后,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武力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重点提到了本次会议实现了科技史和产业史结合,展现出科研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他还强调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研讨会的举办初衷不仅是学科的融合,更是国际的融合,会议通过多个学科、跨国内国外的交流方式,在学科融合、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推进科技史学科的发展。

学术研讨环节,共有12位学者报告发表,在科技史、工业经济史、产业史、医学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

以科技带动工业的优化升级是本次会议交流的核心问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孙建国教授从国际化视野出发,结合日本经验,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他对日本在经济转型期间的技术升级问题进行考察后认为,日本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法律支撑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增加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这是日本经济转型后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日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的经验措施为我们当今的科技转化走向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同样是技术变革的讨论,张涛教授介绍了最新的智能复杂体系(ICSOS)的概念,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所谓的智能复杂体系,是指通过数据将单个智能系统与其他系统连接、交互、协调和优化,可以产生以往各部分系统所不具备的能力,产生更强大的数据情报功能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现有各个智能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对已有智能系统的优化、组合后建立智能复杂体系,可以解决目前科技发展中很多技术升级的问题,成为未来数据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带来新型企业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

技术升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出路,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与社会发展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毅研究员,通过对日本百年企业——安川电机所作的考察,综合分析微观案例,梳理了安川企业的创新与转型轨迹,从国际比较角度提出“安川经验”,探求了现代企业应如何借助融合式创新的路径来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

科技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雷鸣教授对“工头+包身工”制度在工人雇佣和解决劳资纠纷方面的效率及边界进行了初步检验。他认为在西方殖民企业引入正式雇佣制度之前,中国本土企业中通过血缘、地缘等传统连接因素,实际上已经产生了近代雇佣制度的前身。这一研究对全面认识我国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劳资关系以及现代劳动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陈建教授则以“安倍女性经济学”为研究对象,对日本现代女性雇佣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陈建认为安倍的女性经济学政策具有过度的新自由主义倾向,应该以提高女性薪资、增加企业等雇佣机构女性管理者比例、解决带薪育儿假期和提高女性科技教育等综合方案来改善。

科技的创新推动了工业化,无论是工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是工业革命,都离不开科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关权教授的报告以建国初期的手工业改造为主题,通过珍贵的企业统计资料,对建国初期我国城市手工业改造的政策和状况进行整体考察,并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运动的时代特征,探讨了以集体企业为代表的小手工业改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在汽车工业史上,日本的发展历程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倪月菊研究员结合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历史考察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遇到的技术升级问题。她认为,目前中国的研究中对日本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的理解存在着相当的片面性。因此,她利用日本汽车行业第一手资料,综合日本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汽车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过程,以便更加客观地厘清日本汽车工业技术升级发展的脉络,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对比坐标进行了重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张丽教授从海外市场的作用入手,再论英国工业革命的市场扩张问题。她指出了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既为英国工业化提供原材料供应市场,也为其生产的工业制造品提供了销售市场,通过国际不平等交换、国际劳动分工等方式,海外市场使得英国棉纺织业增长打破行业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进一步使其获得了持续的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动力。

医学技术的进步源于医学理论的推陈出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牛亚华研究员对现代中医学基本理论——脏腑学的构建历程进行了考证梳理。她认为近代中医脏腑学说在西方解剖学的冲击下受到强烈质疑,生存受到威胁的同时,也面临构建自身身体理论基础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脏腑学说被迫主动进行了改造,弱化了脏腑的实体性,强化了脏腑的功能性,逐步形成了近代的脏腑学说,近代中医学脏腑学说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中医学在面对西方解剖学冲击时做出的一种反应。这一研究为理解当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源流性的探讨。

山东社会科学院童德琴博士以清代中日两国同时出现的人参消费“热潮”为引子,对两国以人参“进补”用药习惯考证后认为,近世两国同时出现人参消费热潮的根本原因是东亚共通的传统医学背景。金元时代李朱医学的温补医学思想衍生出的“进补”医学理念和用药习惯,经过长期的普及和流行,扩大到生活领域,极大的推动了人参在中国的消费。同时,由于温补医学思想外传,和日本的本土医学融合后快速发展,导致了17世纪以降日本市场对人参等补药需求增大。今天,中、日两国传统医学发展虽然模式不同,但医学交互发展的历史印证了医学理念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新冠疫情还在持续,天津商业大学孙云鹏博士结合新冠疫情爆发对中国、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讨论了疫情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问题。通过数据分析,他认为,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会导致投资者因为悲观的情绪造成非理性投资选择,特别是中国政府在疫情爆发期间的相关公告以及政府的决策,极大地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对投资者的投资选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上述论题外,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薄凡博士以基于自然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她从生态文明发展范式出发,针对现在自然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一些环保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案的假设,提出目前最新的生态解决策略——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措施方案,期冀能为当前的环保工作提供一种低环境影响、高效率的柔性应对方式,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经济发展需求。

学术报告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对需要深化的问题细化了资料收集途径。讨论结束后,李毅研究员代表会议组织者进行了会议总结。她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国际研讨会中方组织筹备会,习近平同志的“七一”讲话既是总结过去,也是开启向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总动员,与会学者的研究,正是和中国的这个伟大的改革、建设的新征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知识历史学就是我们研究科技与经济史的一种方法论,它倡导尊重历史,以本土知识与外来知识、传统因素与外来因素有机融合的方式,在创新中推进经济体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分别从多个方面,深入地讨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多项重要议题,充分体现了传统知识历史学所具有的知识融合性、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实践性特征。今后,期冀与会学者朝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努力,通过科技史的研究,为步入新征程的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最后,会议主办方暨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研讨会中方组委会举行了工作会议。

(山东社会科学院 童德琴)

猜你喜欢

七一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