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书之旅

2021-03-04杨亚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琉璃厂书店书籍

◎ 文 | 杨亚 编辑 | 吴冠宇

1962 年第5 期《人民画报》登载的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 摄影/王琼/ FOTOE

人生的食粮,有“两斋”之说。一曰饭斋,来自农事,家家都有,健康之道,最好是粗茶淡饭,一个好的身体,总能给人生带来无数的享受与愉悦;二曰书斋,精神上的食粮,经史子集,文房四宝,充盈内心。

每每旅途中,我总忍不住要寻访几家藏书之所。读书、搜书、寻书、淘书、藏书,可以乐此不疲。一本好书,开启一段旅程。在旅途中追寻书香,感受当地的人文与趣味,这样的时刻,充满期待也值得回味。

琉璃厂 摄影/视觉中国

北京·琉璃厂淘书

南城琉璃厂的书铺,历经沧桑变迁,依然残存下来一些历史的灰烬、文化的余温。这是京城读书人值得庆幸的。原来一间间的书肆斋号,打通串联后成了长长的书肆通铺。从南端的海王村,沿着南新华街一直向北延伸,最后接上北师大附中。周末的时光,可以徜徉于大槐树下的长廊,在堆满旧书古籍的角落享受文化的清雅,淘书的乐趣。

遥想当年,京城实行旗人与汉人分城而居的政策,北京内城住的是尚武好玩儿的八旗子弟,至于舞文弄墨的汉人文臣,大多只能聚居在宣武门以南,后来成为接待各地官员、乡党和赶考举子的会馆。琉璃厂一带原有的砖窑厂、作坊等就外迁至京西,琉璃厂名存而业移,成为书肆、南纸、笔墨、刻字、文玩的荟萃交流之地。其中,最有成就的还是书肆的繁荣与传承,这一点在孙孟起先生的《琉璃厂小志》中多有记载。来薰阁的陈济川,邃雅斋的董会卿,通学斋的孙殿起、雷梦水……当年书肆业的许多大腕名家,开创了中国书商温良淳厚、敬业诚信之先河。

那时候的书店,门面儿不大,但东家、掌柜、伙计职责分明,有些书肆的掌柜,虽然念书不多,但是对古籍版本、名家墨迹手稿十分熟悉,因贩书而懂书,留下许多佳话。比如通学书斋的掌柜孙殿起先生,就有《贩书偶记》《琉璃厂书肆三记》等史料著作留存。

书肆里的伙计虽然没有太多的学问,但往往熟背了张之洞的《书目问答》,对于各种版本、行款特征了然于心,见过一两次就能知道先生是研究哪路学问的神仙,喜欢什么样的书籍,熟悉以后,还能送书上门,先看书后结账。

顾客进门,迎面的掌柜或伙计永远是微躬着身子,用柔润的语调轻声招呼:“先生来啦!这套《乐府诗集》替您收着呢,您先留着看看?”“呦,王先生请进,这套嘉靖刻本可是王府里传出的,要不我匀给您一套?”

做的是书商买卖,但特意回避说出“买卖”“价钱”,因为在读书人的心里,书籍是文雅高尚的载体,耻于言商。其实,这是一种知书识理、体面为人的文化。

近现代的文人大家,光临琉璃厂次数最多的淘宝人当数鲁迅先生与周作人先生兄弟。鲁迅先生在北京生活了14 年,不仅《鲁迅日记》中多有琉璃厂的闲逛记载,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与《北平笺谱》的素材也是来源于琉璃厂的书肆。当年郑振铎先生在《访笺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流连到三小时以上,天色渐渐地黑暗下来,朦朦胧胧的有些辨色不清,黄豆似的灯火,远远近近的次第放射出光芒来,我不能不走,那么一大包笺纸,狼狈不堪的从琉璃厂到南池子,又抱到了家,心里是装载着过分的喜悦与满意。

“那一天狂飙怒吼,飞沙蔽天;天色是那样的惨淡可怜;顶头的风和尘吹得人连呼吸都透不过气来。一阵的飞沙,扑面而来,赶紧闭了眼,已被细尘潜入……”看来,北京的风沙早已有名,逛琉璃厂也会留下一些生活的记忆。

当年的刘半农、钱玄同、朱自清、吴晗等北大清华的教授先生,也都是琉璃厂的常客。朱自清先生还留有一首逛琉璃厂的记事诗:

故都存夏正,厂市有常期。

宝藏火神庙,书城土地祠。

纵观聊驻足,展玩已移时。

回首明灯上,纷纷车马驰。

到如今,北京城内留下来的原貌已经不多了。值得庆幸的是,琉璃厂还在,一些老字号的店铺还在,尽管多次翻修整理,也还是有一批以文为业的人在继续经营,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骨血,值得长期保存,长期记忆。

《鲁迅日记》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据日记,1916年内,鲁迅几乎每隔一天就到琉璃厂一次。本年共收集拓片1011 张,用款453.38 元。 摄影/海峰/ FOTOE

上海·建投书局 JIC BOOKSTORE

当今时代,电子数码阅读已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方便,而个人买书藏书的行为相对较少。对我个人而言,爱逛书店的习惯已多年,染上书虫“宿癖”,走到哪里也难改。在我的心目中,书店一直是魂牵梦绕的天堂。

同在上海浦东学习,建投集团的仲南兄,发来邀约,通知我浦江外的主题书店“JIC BOOKSTORE”开业。正遂我心愿,欣然赴约。

刚进门,我就见到一块由墙面绘制而成的黑板,白色粉笔书有“浦江畔,外滩北,一湾书页堆叠的浅浅码头,建投书局JIC BOOKSTORE。”

“让阅读回归,让心灵靠岸。”这就是在上海的主题书店,栖身黄浦江岸繁华胜景的写字楼群之中,却独有一份质朴与沉静的气质。

一层的空间是主题书籍展台,以人物传记为主题,精心选择了人文史哲、社会科学、美术设计和外文翻译的众多书刊。长条文案上,辅以造型独特的摆件、精致的文创产品、历史照片、手绘、插花、盘扣、书签等,为单调的阅读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趣味。

二层的空间狭长,书架间布以零星桌椅,大家或驻足或流连,拐弯的尽头,便是温馨的咖啡空间。随手来一杯醇香的咖啡,让目光和心灵一道徜徉于浩瀚温情的书籍海洋。读至困顿之际,也可移步至店外的阳台,在水天一色的黄浦江岸,放飞思绪,畅想人生。

三层更加别有洞天,挑高的空间,加上透明的玻璃幕墙,包罗进来外部的景象,使得这一独立的区域展现出无限的延伸感,两侧高大的书架、古朴的台灯,烘托出几分英式的氛围。

让生活充满色彩,让钢筋混凝土的楼宇怀有温情,一家书店能在都市的中心产生这样的化学效应,实属难得。有特色的实体书店,承载了对知识、对文明的感知与尊敬。其实,书店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像是一扇文化的窗口,一张城市的名片。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一家好的书店,足以让人放慢脚步,温暖人生。

上海建投书局一角 摄影/视觉中国

人们在巴黎圣母院附近塞纳河码头二手书市场的长椅上 摄影/图虫创意

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

早上七点,熙熙攘攘的游人还未到来,迎着塞纳河畔有些寒意的微风,我不知不觉步入了一片旧书摊。许多摊主打开架在矮墙、桥廊上的绿色铁皮箱架,这些箱架仿佛有着统一的尺寸与规制,一家接着一家从奥赛博物馆附近的美苏利桥到卢浮宫,沿河绵延达到数千米,蔚为壮观。书摊上展示着书刊、明信片、海报、油画、文玩、钟表、艺术饰品等。

仔细寻来,书籍有艺术、文学、历史,也有建筑、经济与自然科学,还有一些名人文人的草稿、纸片,难辨真伪。

尽管有些凌乱,但色彩丰富,温情默默,仿佛已然是一条民间的图书街了。

由于法文不通,只能寥寥问候“早上好”。然而,各位摊主蓝色的眼睛,依然释放着友善的光芒,无论你是当地的书虫还是观光的游客,大家都怀着可亲可近的、人文的情怀悠然闲逛,也许这就是巴黎恒久不变的风景。最后,一家摊主看着我这张东方面孔,竟然用英文问我从哪里来,是不是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书籍。

然后,他从古旧的书箱中找到一摞旧画,明明知道这些是复制品,但还是被明快的色彩所吸引。其中一幅:一位在街头小歇的法国女子,手里搅拌着咖啡勺,迷人的眼神与卷曲的长发,展现出一种岁月沉淀的美丽与跨越文化的优雅。摊主伸出三根手指“Three Euros”。成交!还附带送上一张旧版的巴黎地铁图。

尽管在巴黎只有两天,但塞纳河畔的书摊早市依旧让我体会到巴黎的魅力。

法国出版人贝尔纳德·菲克苏曾经说: “法国有两样东西不能扔——面包和书。”就像今天这样的书摊早市,其实,在巴黎已经存在很久了。在巴黎生活了10 多年的友人还告诉我,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日上午,是巴黎的“书籍流动日”,人们可以把自己家里的旧书按照主题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放在纸箱子里摆设在街头,类似于跳蚤市场,人们相互交流,有时还相互赠书,只需在每一本书的封面上贴上“流动书籍”的标签。书籍交流不仅促进大家阅读,而且还是社区街道和谐关系的媒介,交换书籍的大多也是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还可以交流和讨论阅读的心得体会,能够聊上一会儿卢梭、保罗·萨特或笛卡尔的人,大家会高看你一眼。

巴黎众多的主题书店,往往鄙视书籍风格的统一化:书店的橱窗里不陈列同样的书籍。书店的经营者,自己本身就是读者,用心灵走近自己喜欢的书。因为每个人的品味都不一样。

巴黎的书摊 摄影/视觉中国

1920 年的塞纳河畔旧书摊 摄影/视觉中国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内部 摄影/视觉中国

波士顿·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周末闲暇,朋友驾车陪我参观波士顿公共图书馆“Boston Public Library”。这里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藏书超过1500 万册,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市立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并列为美国五大图书馆。1888 年,该馆由马萨诸塞州议会批准开始建设,定位为“为城市居民服务”,但资金却大部分来自于私人捐献,当时的波士顿市长昆西(Josian Quincy)带头捐款5000 美元,成立了基金会与图书馆管理理事会。1895 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建成并对社会公众开放。

在历史上,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是第一个允许全体公民免费借阅的图书馆,在一百多年前这是社会公共服务一个巨大的进步,该馆第一次向图书馆基金会提交年度管理报告,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规范发展,并且第一次设立儿童阅览室,为孩子们提供专属服务。

图书馆大门醒目地刻有“Free to All”,简单有力,一目了然。

该馆一次可以借阅十本书,借期可达三周,还可以外借音像制品,凭公民身份证明或驾照就可办理。

进入馆内,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立面十分醒目,墙壁、楼梯、趣柱均由米黄色的大理石建成,经典的宗教壁画,教堂风格的窗棂,华丽的水晶吊灯,令人折服、蔚为壮观。衣装考究的长者、头发凌乱的青年、天真的孩童,各自埋头阅读,沙沙的翻页声浸润在无言的书海之中。无论长幼贫富,高低贵贱,知识面前人人平等。“Free to All”不仅意味着免费的学习机会,更是人人平等,都可以通过阅读与学习,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还有心灵的独立与自由。

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古典与现代融合的阅读殿堂。 摄影/视觉中国

三楼的展馆,有绘画、雕塑、文化艺术、图书珍本等展览。图书室藏有莎士比亚(1564-1616)最早期剧本的手稿,有亨德尔(1685-1759)和海顿(1732-1809)的曲谱手稿,还有古典的壁画。方便简明的电脑系统,可以供人检索查阅。

今天,惠风和畅的庭院,鲜花盛开,手持咖啡的人们沐浴着斜阳,静静地阅读,凝神思考。学术报告厅也开放着,音乐厅、电影院有排队的身影,新移民语言与工作培训海报、义工招募的小贴士,无不显示着开放、平等、奉献的文化。

波士顿建于1630 年,由来自英格兰的清教徒移民建造,是美国历史最长、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在此,美国独立战争的许多战役发生在此,老北教堂也在此。如今,波土顿还是美国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总部基地,是全美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努力工作、道德正直、重视教育、维护传统依然是波士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文通达,博学明道。匆匆造访,让我明白了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思想,以及来自于书香的滋养。文明的传统、智慧的方舟,正是出自于代代相传的无私奉献。

爱丁堡 摄影/视觉中国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图书馆

六月中旬,对爱丁堡来说,还是初夏时节。很久以来,爱丁堡就是一座大学之城、文学之城、艺术之城。亚当·斯密(Adam·Smish, 1723-1790)在爱丁堡写下《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与《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深刻阐述了自由竞争、财富创造与克制个人私利的关系;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在这里写下了众人熟知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J·K 罗琳(Joanne Rowling,1965- )则在这里创作了《哈里·波特》。

大象咖啡馆(The Elephant Coffee)是每一位来爱丁堡的哈迷必须光顾的地方,大家都要体验一下J·K 罗琳喝咖啡常坐的角落。我坐在这个角落,光顾着喝咖啡了,也没有品赏出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室内倒是布置着不少以大象为标志的装饰、图片。听说卫生间的墙面布满了世界各地哈迷们的留言感受,成为另一奇观。

自大象咖啡馆出门右转,大约80 余米,就是苏格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图书馆创立于1689 年,三百余年就一直矗立在这城市的中心,十五层高的石墙建筑静静地屹立在那里,成为苏格兰知识与文化存藏的交流之地, 1400 万册图书与手迹,200 万册地图与册集,30 万张音乐唱片、电影与录像, 25000 份报纸与杂志,迎来送往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学者、读书人、市民与参观者。

门厅右侧的阅览室是2009 年装饰改造后重新开放的,现在是周五上午的10 点,这里坐满了早读的书虫。他们或坐或立,或查阅电脑或凝神书籍,或俩人轻谈,或独坐而思,或品尝咖啡,一切安静而祥和。书架上杂志、传统而富有特色的笔记本、与书籍阅读相关的书签等杂件,错落有致。阳光从二楼的格子玻璃窗透洒下来,衬着由二十余级阶梯斜面所组成的整幅读者群众的图像。门厅的左侧有若干专题展览,名人传记、电子书刊、音像制品,抬头望去,一块扁额高悬,“More Than Books”。寻思片刻,醒目的标题,深刻的含义。

More Than Books,不止于书。

的确,对知识的尊重、文明的传承以及对财富的积累、人性的修养、历史的鉴证、产权的保护,图书馆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书籍是引导人类前进的明灯。走出阅览室大门,厚厚的石墙上,可见一块木质橱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作家、编辑与教授——E·L·Doctorow(1931-2015)端坐在书桌台灯前,在她照片下,一行文字镌刻着:“自由社会给予公民最重要的三份文件是:一份出生证,一本护照,一张图书卡。”

中国人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做官创业首先须从读书开始,做读书人更是如此。因读书而爱书,因爱书而购书,因购书而藏书,因藏书而研究书到自己开始整理著书,是许多读书人选择的路、走过的路。时光流转物换星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灵归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寄托。然而,对书籍与文化的热爱与尊敬,始终是一个民族的优秀基因。

带一本书去旅行,是许多人在机场、车站打发路途时光的习惯,尽管旅行携带的随身用品、衣物已够烦琐,但还是照样带着重量不轻的书籍出门,甚至于在车站或机场的书店,往往还要购得一两本,也许,这就是读书人在旅途中独特的文境与文心。

2009 年9 月14 日,玛丽女王最后的书信现身苏格兰国家图书馆。这封信已有422 年历史。 摄影/视觉中国

世界上最大的书在苏格兰国家图书馆亮相。 摄影/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琉璃厂书店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琉璃厂的传说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清代北京艺术品市场的探索与演进
印象·琉璃厂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琉璃厂重生记
书籍
最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