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琉璃厂重生记

2018-07-08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琉璃厂建筑文化

周总理重病期间指示:对琉璃厂要加以整修

在北京市西城区和平门外有一条蜚声海内外的文化街区,“琉璃厂文化街”。这里聚集着众多以经营古旧书刊、文房四宝、传统字画、古玩珠宝等中国传统文化用品的店铺,当游客漫步在方砖漫地的琉璃厂,环顾两厢,清雅俊逸、鳞次栉比的各色店铺,令人顿觉回味无穷,陶醉在古典文化的魅力之中。

提到琉璃厂,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宝库,抑或是晚清民国的文人墨客风云集会之地,对于几十年前琉璃厂的改建却很少有人提及。

1975年的一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此时的周恩来,病情日趋严重。谷牧向周恩来汇报了琉璃厂当时的情况,周恩来听完马上说道:“这样怎么可以,要加以干预,你过问一下,现在要设法加以保护,以后有条件时一定要加以整修。”

那么上世纪70年代的琉璃厂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琉璃厂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早在清代,这里就已经成为了当时京城最大的书市,到了民国时期,书法、字帖、古玩等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在京任职的官员,聚集在北京的清朝遗老遗少,以及众多文化名人成为了琉璃厂的重要消费群体。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琉璃厂的兴盛却戛然而止了。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和日伪的统治,使琉璃厂的发展走向低谷,尽管琉璃厂的古旧书业、古玩业还在勉强度日,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它的没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下的北平,琉璃厂仍然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能够经营的店铺已经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着手对琉璃厂经营的各家店铺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琉璃厂开始形成以中国书店为代表的古旧书业,以荣宝斋为代表的书画店和以北京市文物商店为代表的古玩行三大国营单位并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但他留下有关琉璃厂的嘱托,谷牧牢牢记在心里,根据《谷牧回忆录》中所说,他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找到有关部门布置了保护琉璃厂的问题,并开始筹集经费,着手改建修整琉璃厂。

谷牧副总理直接领导改建琉璃厂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直接领导下,有关方面成立了改建琉璃厂文化街的工程领导机构,负责筹建工程事项。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改建琉璃厂,首先要做的,就是规划设计图。

这个任务,落到了当时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说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业内非常有名,这座与共和国同龄的建筑设计院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十大建筑,有八个都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

当时,琉璃厂改建的设计施工重任落到了一个名叫张光恺的设计师身上。琉璃厂改建图纸显示,以南新华街为中心线,分为琉璃厂东西两街,主要针对沿街的店铺进行改建改造。这张平面图上主要表现的是琉璃厂西街。在图纸上,那些画着粗线的建筑,比如荣宝斋、观复斋、庆云堂等等,都是新修建筑,而后面的细线则代表部分民居和不涉及改造的建筑。

当时由于荣宝斋需要大量的文物字画展览展示,原设计面积不够,因此将旁边两栋建筑加高,其中一栋达到了五层,堪称整个琉璃厂文化街最高的建筑。

从设计图纸到开始动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作为琉璃厂改建工程的支持人,张光恺提出,到工地现场设计,与负责施工的工人们一起工作。

于是张光恺带着团队进驻到了琉璃厂西街,他们就在如今的肆雅堂搭建了临时的办公室,开始了昼夜讨论、研究,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吃饭也在这里。由于张光恺是学习现代建筑的,对于古代建筑并不熟悉,因此他需要跟负责施工的房修二公司古建筑队的老工人们请教。这些老工人经验丰富,给了张光恺不少启发。张光恺曾经对大家说,要把知道的所有古典建筑形制都用到琉璃厂文化街上来。琉璃厂文化街的改建,从1980年开始正式动工、在有关部门的关心领导下,在施工人员日夜赶工,加班加点下,历时四年,直到1984年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了。

在琉璃厂改建工程一期交工之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依照惯例拍下了当年的一组琉璃厂东西街新貌照片。在这几张照片中,无论内景外景,都让曾经见识过琉璃厂旧模样的人大为吃惊,甚至不敢认了。

如今的琉璃厂仍然是北京文化地标

琉璃厂改建工程交工了,1984年的国庆节前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也来到刚刚改建完成,工程交工的琉璃厂文化街。

这项由他亲自领导的改建工程,终于不负周恩来的嘱托得以完成,在《谷牧回忆录》中,他这样写道:“琉璃厂现在成了北京古文化的一个象征和旅游参观购物点。”

自1984年琉璃厂改建工程完工以来,十九家百年老字号陆续恢复营业,这些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同门前的匾额宫灯、雕饰彩绘相映成趣,使古老的文化街重放异彩。通过琉璃厂改建工程,使得这片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化街区焕发了新生,成为了融合图书、玉石、陶瓷、雕刻、铜器、字画、文房四宝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化艺术品集散地和古都風貌游览区。铺面店堂青砖灰瓦,砖雕彩绘,看上去古色古香。

琉璃厂改建完成之后,老店回迁,人才引进,这条历史悠久的老街焕发了蓬勃生机。自从1984年琉璃厂的改建完成之后,针对琉璃厂及附近地区的规划并未停止,2003年,启动了南新华街道路展宽工程,这个工程使得踊璃厂文化园区整体得到了提升。2011年7月5日,一座艺术廊桥落户琉璃厂,将东、西琉璃厂再次连为一体,琉璃厂廊桥横跨南新华街,位于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核心位置。现琉璃厂廊桥投入使用,将成为琉璃地区永久性地标建筑和文化景观。如今在琉璃厂文化街,无论是在荣宝斋的水印工坊,还是在戴月轩的毛笔工坊,这些老字号的传统技艺传承者中,不乏年轻的身影,他们正以一个年轻工匠的姿态,踏实地守护在这片有数百年历史、闻名于世界的文化老街上。

2012年,在西城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成立了大棚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成立后,开始积极发挥对琉璃厂文化街的管理作用。在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的管理下,东西琉璃厂文化街的基础建设得以改善,街区整体环境得到提升。同时,在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的推动下,琉璃厂文化街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商业交流活动。

自2002年起,每年农历春节初一至初六,又恢复了“厂甸民俗文化庙会”。主要展示北京文化、宣南文化、重温百姓乐事,展现时代风采,再现古都神韵。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以开放式的“赶大集”为特色,由文艺演出、花会游行、工艺展示、餐饮服务、观光购物、娱乐游艺等形式组成,成为京城春节期间最为热闹、火爆的去处。

从辽金时代的海王村,到清代的宣南文化园地,再到新中国的琉璃厂文化园区,琉璃厂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变化。

猜你喜欢

琉璃厂建筑文化
琉璃厂的传说
琉璃厂的文人“剁手”往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清代北京艺术品市场的探索与演进
印象·琉璃厂
谁远谁近?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