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学生信息员制度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26梁帅王珺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民办高校大数据

梁帅 王珺

【摘要】    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背景下,更加注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本文从大数据平台技术应用的角度,构建依托学生信息员管理体系的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为促进民办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信息员    大数据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的历史新阶段,民办高校如何反思与展望新时代的教学质量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即使在民办高校普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目标的今天,课堂教学依旧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以上海某民办高校学生信息员管理模式作为分析案例,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教学信息在学生、教师、学院、教务处、督导部门等主体间流转的转递及正负反馈机制。

一、研究背景

1.1学生教学反馈数据重复且孤立导致应用价值低

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扩招浪潮中,抓住时机完善办学条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以公办高校办学模式为参考,在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教研室、二级学院、教务处、督导处、学生处及辅导员等均有开展教学效果调查需要。学校不同部门或学院内开展独立的学生评教,导致大量教学评价数据因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滞后形成“数据孤岛”,日常教学评价费时费力,缺乏必要信息公开导致学生对教学评价产生懈怠,日常工作变的敷衍。

1.2校本收益因素制约管理资源投入

教学评价是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民办高校共同的认识,但在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快速发展时期,政策制度的可持续执行层面临重大的不确定因素。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具有产业性质[1]。无论是盈利性还是非营利性高校在学校人事管理和教学管理中都面临着校本收益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的收支盈余和盈利是借助一定经营机制实现的,民办高校经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在教学质量管理,这种投入回报周期长的事务上,民办高校是不可能调配足额人力、物力应用在常态化工作中。

二、研究意义

从现实出发,本文研究目标在于从教师教学的课程评价指标、方法手段以及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评价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课堂教学状况,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以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民办高校多渠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实践,实现教学评价全员性、全过程、多方位、多角度。[2]

三、以依托学生信息员管理体系的教学评价模式分析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基础上,以科学合理的现代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来确保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3],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本文案例分析的学校于2014年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学校在制度和经费保障、信息化技术应用和信息员工作体系构建、数据挖掘方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载体的教学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式。该教学评价模式拟在解决制约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的困境。

3.1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完善管理及考核机制

在提升教学反馈积极性上,学生信息员选择由推荐制改为自荐、推荐并举,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管理的主体,高校老师作为辅助指导人员。组建教务服务学生助理团队,负责学生信息员的日常人事及事务管理、学生培训、数据处理(分级保密处理之后的数据)和推优评优工作。以学生为主体管理模式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能力锻炼,更是精细化了信息员的工作,让信息员学生感受到关注,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存在。学校以公开发文形式聘请学生信息员,优秀信息员表彰属于校级荣誉称号(等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经费分配上,每年为信息员工作分配专项经费,保障信息员工作平稳顺利开展。有计划开展班级、学院、校级的座谈会,汇总各方面的信息。

3.2以信息化技术应用推进教师教学评价一体化管理

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有多个监管主体,不同的职能部门分管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教师教学的载体是课堂教学,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现阶段,民办高校普遍由教务处、督导办或者其他部门设计教学评价表,在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时间发放给学生填写,相关部门进行汇总再反馈给教学院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4]评教导致民办高校教师评价效果数据的不可靠。

教师教学质量评教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展开,作为教学主体受益人,如何调动学生配合教研室评教、专家评教、行业评教、督导评教,将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看法观点内嵌在全方位综合评教体系中。完善协调机制,建立全校互动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采用多样化、联动式教学评价方式。在全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校级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制定教学评价的指标,明确教学评价的方式和学期任务,学生信息员按照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开展工作。系统实现全校层面的数据共享并为建立具有现实价值的教师教学能力评定提供感性的数据支持。

3.3以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健全

教学质量管理最直接有效的反馈来源于学生对教师教学表现的满意度,学校其他部门的教学质量监管的落脚均可在教师教学上。如何指导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反馈教学动态,如何提升学生反馈数据的使用价值,如何让学生的反馈更具客观性,需要建立具有现实价值的学生信息员工作指标体系。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开阔,有无限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互联网平台,搭建基于网络的信息员综合信息平台能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学生教学反馈工作。

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全融合的一体化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将学生信息员教学反馈平台内嵌在全校层面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中。打通高校多部门多途径的教学反馈数据汇总,建立教学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时反馈教師教学动态。在顶层设计,以教学评价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教师教学评价中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全校协调和数据互通。弱化领导听评课及督导听评课的量化指标要求(不做打分),调整为重视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态度等课堂教学的感性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通过权责体系建设,明确“政策”、“统筹”、“执行”的项目管理落地。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对教学反馈数据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数据清洗和隐私保护。建立数据访问、查询和使用的分级权限。

3.4以数据挖掘应用构建教师教学评价分析平台

大数据时代,评教方式更加专业,数据业务更为广泛。教师教学互评、二级学院教学评价、校级督导与学生信息员评教相结合,学校定期安排常规的教学检查任务,教师互评主要是通过教学评价系统将教学组织的相关材料进行检查,领导及督导评价主要通过现场听课途径进行,学生信息员进行日常教学反馈,建立全方位综合评教体系,学校可多途径了解掌握教学质量状况。

学校多部门多渠道的评教结果形成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画像,帮助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判断,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师教学评价方式,重视评价内容和教学数据的关联,形成教师教学的全面性考核结论,从而使评教结果更有参考价值。

四、研究结论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想什么”、“知道什么”、“感受到什么”等只有个体本身才能察觉的一些现象。学校学生反馈工作就是要将学生日常在校学习过程转化为严格的测量。教学反馈数据有一些潜在的误差,但这些教学反馈信息的效度主要取决于学校信息收集的问题设计。首先,学校应淘汰学生出于私利的回答,只关注反馈信息能不能提供有关学校所设法描述东西的有意义信息;其次,信息反馈通常获取较多学院或学生的可比较信息。因此,当重复信息收集时,教学反馈结果的前后一致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生评教工作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反馈有价值信息,如何提升信息“真值”的一致性。

上述观念可以帮助学校对学生教学评价的能效进行定位,以及如何发挥出学生“反馈信息”的数据价值。在工作实践中体现有以下几点:1.学生应反馈哪些教学信息;2.学生反馈信息的横向校验机制;3.学生反馈信息的纵向校验机制;4.学生反馈信息的教学预警机制。

教学大数据时代,教学反馈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应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以提高信息应用价值的学生教学反馈途径和数据应用平台。评价主体多元化,补充扩展评价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多元化、过程性和全面性的评价,希望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5]上述观念应关注:1.在线群体管理;2.提升信息反馈的便捷性;3.提升数据分析的智能化;6.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服務;5.提供可视化数据服务及自动化应用。

参  考  文  献

[1]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

[2]奚彩萍.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J].科技世界.2018(4).

[3]原雪.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4]张洪军.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3).

[5]赵晓君,邓璐娟,张志锋.基于“互联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探讨[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9(3).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民办高校大数据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