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美芬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021-02-25范文李帮会瞿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纳美芬大面积低温

范文,李帮会,瞿浩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指由于大脑主干动脉闭塞而引起的较大面积的脑梗死[1],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病情进展快,发病早期可出现严重脑水肿、脑疝,甚至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探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纳美芬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纳美芬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加脑灌注,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大面积脑梗死预后[2-3]。亚低温治疗脑保护作用肯定,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应用亚低温可降低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4]。目前关于纳美芬与头部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纳美芬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35±18.78)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68±15.2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等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以下简称指南)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梗死面积大于一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2/3或同侧大脑半球1/3[6];(3)首次发病;(4)发病时间≤48 h;(5)年龄18~80岁。排除标准:(1)体温<35 ℃者;(2)低血压或低血压休克未纠正者;(3)妊娠或哺乳期女性;(4)对纳美芬过敏者;(5)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6)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依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及头部亚低温治疗:采用HGT-200IV亚低温治疗仪,将冰帽戴于患者头部,使患者鼓膜温度维持在33~35 ℃,持续治疗48 h。亚低温治疗结束后以1 ℃/24 h的速度复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645,规格1 ml ∶0.1 mg)0.2 mg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用药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NIHSS评分越高、GCS评分越低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比较2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以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减分率进行评估。NIHSS评分减分率=(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前NIHSS评分×100%。基本治愈:减分率≥91%;显效:减分率为46%~90%;有效:减分率为16%~45%;无效:减分率≤15%或治疗后NIHSS评分增加或治疗过程中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57.50%,统计学差异显著(χ2=5.952,P=0.01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分)

2.3 NICU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为(23.13±9.78)d,短于对照组的(28.48±12.58)d,组间差异显著(t=2.123,P=0.037);观察组出现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346,P=0.556)。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而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最为严重的类型之一[7]。目前大面积脑梗死尚缺乏统一诊断标准。2017年《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监护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6]定义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HI)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2/3的梗死,伴或不伴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梗死。未经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高达40%~80%,即使经过积极药物及手术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20%~30%,绝大部分存活患者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残疾[8],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故如何有效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大面积脑梗死后,脑组织供血供氧急剧降低,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致使无氧酵解增加,乳酸大量堆积,兴奋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大量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内源性神经介质尤其是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增加,进而引起神经细胞肿胀及广泛损害。纳美芬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顺利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中枢神经及血管的抑制作用,减少氧自由基及炎性因子的合成与释放,阻断Ca2+内流,减轻Ca2+超载,达到脑保护和减轻脑水肿的作用[9]。此外,纳美芬能增强线粒体功能,改善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状态,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和乳酸堆积,抑制缺血缺氧诱导的神经毒素释放。纳美芬还能减少脑啡肽合成,抑制细胞膜脂质分解及血管收缩,增加细胞膜稳定性及改善微循环[10]。近年来研究表明,纳美芬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2]。头部亚低温治疗能减缓脑代谢,降低脑耗氧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及炎性因子释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降低兴奋氨基酸及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国内多个专家共识[6,8]中指出,亚低温治疗能改善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纳美芬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缩短其NICU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纳美芬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纳美芬大面积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真空与低温
盐酸纳美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NPPV治疗对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