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2021-02-24陈雪梅

中国民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财务视角制造企业内部控制

陈雪梅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企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占据更加巨大的市场份额,制造企业必须从自身内部着眼,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做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会计工作的失误,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舞弊行为。本文从财务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出发,从内涵和方法的角度讨论了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提升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和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视角;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从推动制造业发展的角度,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标志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会放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确保企业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促进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做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能够对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一、财务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是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的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的诱因众多,无法完全消除,只能通过相应的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财务活动能够在有效的控制环境下进行,找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不仅如此,有效的内部控制还可以对财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帮助财务人员更好的完成财务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整理工作,确保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性,为制造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成本的控制,可以就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成本投入与产出等进行对比分析,做好成本消耗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以及事后评估,对低产出环节进行优化,强化增值环节的资源投入,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财务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一)内涵

内部控制有效性指企业本身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对于实现其控制目标所能够提供的保障的程度,包含了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因为内部控制固有限制的存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只能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二)方法

1、详细评价法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对于其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应该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必须将成本效益考虑在内,保证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详细评价法是借助具体的测试方法,针对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测试,结合相应的综合性指标,获取最终结果和评论,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能够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体系及框架全面反映出来,也可以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详细评价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即制定出的评价标准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可能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限制。详细评价法能够帮助内控评价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问题进行解决。

2、风险基础评价法

风险基础评价法的出发点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潜在风险,就企业在内部控制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评价。这种方法能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及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涵盖了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以及业务活动实施情况评价,要求评价人员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评价报表,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控制水平。风险基础评价法可以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分析和评价,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风险预测、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案例

某汽车制造企业致力于大中型客车的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企业总部占地面积约为65万㎡,设置有21个职能部门和多个子公司,在我国汽车制造领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不过,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控制自评工作不到位、自评方法陈旧、内部控制不受重视等,导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高,企业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金流、应收账款等指标存在不可控性,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对此,企业领导开始越发重视内部控制工作,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对企业自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同时就企业各部门进行了全面整改,在强化观念认识的同时,构建其了相应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借助风险基础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借助內部控制自我评价,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现了企业内部评价工作的常态化。不仅如此,企业还进行了内控自评组织整改,对照市场发展需求,就内部控制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内部控制,实现对于财务工作的有效管理,避免了资金浪费和资金挪用的问题,保证了企业效益的提高。

三、财务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强化观念认识

良好的观念认识是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如果观念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工作无法顺利实施,其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具体来讲,一是制造企业领导层应该提高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能力,引导其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同时要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与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方面达成一致,推动业财融合。财务部门是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应该将自身所具备的服务作用、示范作用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各部门学习并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于企业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将内部控制系统的系统性功能发挥出来;二是应该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内控环境,强化全面内部控制意识,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制造企业员工需要树立内部控制观念,积极参与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形成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正确认识,积极学习内部控制相关的知识,强化自身的团队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也可以为制造企业运营活动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完善风险管控

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对资金和资源进行调配,避免资金浪费问题。制造企业想要提高自身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该细化责任分工,构建起健全完善的预算风险管控体系,由董事会负责行政命令发布,从宏观层面,对制造企业预算风险防控的计划和策略进行制定,管理部门对自身负责业务模块对应的风险进行控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责任部门必须履行好风险防控的职责,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确保方案的有效落实。应该做好对于预算关键环节的控制,将相应的控制指标落实到个人,贯彻营销费用奖励制度,在对营业收入预算进行控制时,可以采用总经济师制度,配合项目绩效考核的方式,实施预算增加额奖励。利润预算控制可以在项目实施前,做好相应的成本策划,或者安排专业会计人员进行监督,以材料采购为例,可以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避免多头采购和重复采购的问题;费用预算控制可以就统管费用、部门费用化等进行核定,落实费用支出审批制度,对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考核;资本性支出预算需要在支出前,做好相应的市场调研工作,编织出科学的研究报告,保证支出的合理性,在支出环节落实联合审批流程。

(三)优化财务预警

财务风险控制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新时期,制造企业面临着越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对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和优化,为风险管控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制造企业应该积极引入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包括风险指标计算系统、风险报警系统、综合评估系统、危机消除系统等,从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出发,做好对于财务风险的全面管控,通过事前风险识别、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分析来实现企业自身风险应对能力的提高。另外,制造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将风险管控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加强对于内部财务环境以及外部战略环境的跟踪监控,从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出发,编制风险周报和月报,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依照风险类型和风险的危害程度,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级,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制造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控机构,负责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建立风险指标库,对企业总资产报酬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流动比率指标以及资产负债率指标等进行分析,做好财务风险的精准预测和判断,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提升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四)构建评价体系

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能够帮助制造企业检测和披露自身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完善。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实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过程中,一是应该关注内控环境,对企业组织架构的完善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管理授權的科学性以及企业文化的积极性的不能不管进行评价,营造出良好的内控环境;二是应该关注风险评估,确保部门目标设置能够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可以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对风险等级进行准确衡量,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控风险;三是应该关注风险控制活动,对资金管理进行平评价分析,确保筹资方案选择正确,执行到位,物资采购及款项支付符合相应的流程要求,规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以及日常维护管理可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帮助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新时期,制造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就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晓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今日财富,2021,(12):59-60.

[2]高立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1,(05):74-75.

[3]俞洁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07):92-93.

[4]张海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全国流通经济,2021,(04):40-42.

[5]陈彬.目标导向下的新能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J].财经界,2021,(03):74-75.

[6]刘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有效性[J].今日财富,2020,(23):74-75.

[7]仲敏.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及优化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20,(32):187-188.

[8]崔丽.财务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J].投资与合作,2020,(10):51-53.

[9]管威,黄迪,汪捷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0):52-53,57.

猜你喜欢

财务视角制造企业内部控制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英国脱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基于财务视角的运费纳税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