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2021-02-23刘丽洁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刘丽洁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寻新的发展空间,探究出更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通过强化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整体提高学习小组的能力,推动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实践策略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有效的新型学习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着很大的作用。初中数学是今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更强,教学成效更高。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的现状

(一)流于形式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由于没有科学的引导和管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讨论,而是在聊天,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例如,有的老师在函数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但却不能在给出问题后对各小组的自主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的追踪,也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在小组中讨论函数相关的问题,或学着就开始聊闲天,这样的状态下,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作用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二)成效不佳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破解难题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过程中,一些数学老师并没有给学生留足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也变得毫无意义。所以,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老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要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探索,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收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巧妙设计内容,引导合作探究

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合理规划实际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进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探讨。因为探究性问题能够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样的学习过程仅凭学生的力量是难以真正实现的,且当学生遇到阻碍时,很容易放弃自我。对此,教师有必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全面激发自身的思维,一同突破学习中的难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并且强化生生之间的交流。

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巧妙设计本节课的内容,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将课前准备好的纸张拿出来,将其对折、再对折……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随后,抛出引导性的问题:(1)该纸张对折一次时有几层?(2)两次有几层?三次有几层?十次又有几层?可以用式子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合作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探究中逐步理解本节课的知识,从而切实促进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组内合理分工,发挥学生特长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小组合作教学法需要每位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之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合理分工,促使学生形成优势互补,出现合作竞争的局面。如此一来,学生则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且在各个小组选择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结合组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让各个组员都有“事情”可做。具体来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其在直角三角形中探究30°角、45°角以及60°角的三角函数值;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让其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绘制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并在其中标注30°角、45°角、60°角以及对应线段的具体长度;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可以让其将本组所探究的成果记录下来。如此一来,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较为顺利地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务。

(三)组内合作,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要明确合作小组学习的问题、任务和目标,指导学生顺利开展合作学习。有时在一群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会出现混乱和碎片化的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进行辅导和整理,让学生开始有条不紊地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 “等腰三角形”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首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思考、研究,发现等腰三角形与普通三角形的异同。然后让学生尝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每个小组都会报告他们的发现,老师会给出建议和评估。之后,让学生继续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证明结论。这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一旦学生了解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师还要强调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这也是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知识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还存在很多误区,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法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数学老师要积极转变角色,科学分组、正确引导、合理评价,全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助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玉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36):218.

[2]乔骞.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南北桥,2020(5):188.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作文评改“五步曲”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