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初中数学学本课堂

2021-02-22黄桂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本课堂问题导学初中数学

黄桂山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素养的生成.以问题为导学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换言之,问题导学是创建初中数学学本课堂的路径.问题导学既能唤醒学生的思维,也能唤醒学生参与课堂,进而使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学本课堂

引 言

当前,数学学习还存在着“师本”课堂的严重痕迹,即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还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具体表现为:课堂以教师的提问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录什么,学生在被动接受学习.家庭作业也是以教师布置为主,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力,教师怎么布置,学生就怎么做.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忙于识记与理解而忽略了创新与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抓手,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参与课堂.

一、走进问题导学,问题串要有连贯性、探索性

问题要以连接串的形式出现,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去思考问题,能让他们从问题透露的信息去探索新的认知.这个串将表面上看似游离的问题以相同的主线连接起来,以让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地发生.另外,问题的设置要有探索性,即问题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能恰当地靠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换言之,既要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欲望,又不能打击他们探索的热情.对于问题串的设置,教师要注重的其实就两个方面.首先,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给思维一个逐步提升的空间.其次,问题间要有一定的关联,要能引爆学生的思维.以“同底数幂的乘法”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5次的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学生回答为1015×103次,另外也有学生猜想出两种不同的结果:1018次或者1045次.对应学生的猜想,教师不直接去评判他们结果的对错,要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飞一会儿,要让他们自己在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于是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串:观察这个式子,这是什么运算?这种类型的运算你之前接触过吗?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研究?这是让学生大致地去想一想,让他们自己形成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又从刚才的连贯性的问题串走向了探索性的方向,出示了这样的题目: 25×22, a3×a2,5m·5n.教师再出示这样的问题串:am·an 是什么运算?数am和an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这样的运算法则?当设置的问题串有连贯性、探索性时,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同样教师也要将设置问题串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就着某一个认知提出自己能提出的问题.对于问题的提出,教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梯度,从不同层面展示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几个人一组,每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再将这些问题整合,这样就能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养成不断探究的习惯.以“算术平方根”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先设置一个情境:珊珊家挖了个正方形的鱼塘,出于安全考虑,她家决定在鱼塘周围围上一圈篱笆,只知道鱼塘面积为25 m2.一个学生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该用多长的篱笆呢?就着这个问题,学生开始了这样的思考:考虑篱笆的长度就是考虑正方形的周长;周长是边长的4倍,这样就必须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接着,学生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正方形鱼塘的边长应取多少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陷入了僵局,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运算,于是教师给他们列出了一个表,只列出1,1,9,3四个数字.

这个表中的问题实际上和上面同学提的是一个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来求边长.教师对着表说:正数1的平方等于1,我们把正数1叫作1的算术平方根;学生就跟着说出: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作9的算术平方根.可见问题串能给学生充足思考的余地,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去提问题.

二、走进问题导学,问题设置要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

问题的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发展的规律,换言之,问题的设置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由简单到复杂.大多数教师对这样的设置方式是能理解的,毕竟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基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即部分区域的考试题目还是偏难的,因此就出现了一些教师只讲难题,不讲简单题目的现象,他们遇到简单的题目就直接报答案.其实设置简单题目不是一个可以逾越的步骤.

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先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A、B两地相距480 km,一列慢车从A地开出,每小时行驶60 km,一列快车从B地开出,每小时行驶65 km.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设置问题,即教师把问题设置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什么样层次的学生就会设置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接下来的教学方案.教师这样的设置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让学困生先回答,再让中等生回答,最后是尖子生回答;设置过的问题不能重复.从这些问题中,教师不但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层次性,也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师将问题的情境设置成视频,以促进他们多感官的参与.有的学生说:如果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x小时后相遇,能列出怎样的方程?有的学生说,如果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x小时之后,两车相距z千米,会列出怎样的方程?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学生想到了这样的问题:行驶的距离一定要在A到B吗?可以超过吗?于是就假定两车之间的距离为z千米.可见有层次地提问、设铺垫、创情境,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的应用.

设置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其实是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一般教师设置问题也可以从复习旧知识开始.在学习“一次函数”后,教师设置这样的一个题目情境:小王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办事情,半小时后,小张开汽车沿着同一条路从A 地赶往B地.小王的速度是10 km/h,小张的速度是60 km/h.由于要用到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可先设置一些简单的基于复习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函数;怎样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了这样简单的铺垫,教师就能顺利地过渡到这道题上,先抛出一个问题:用语言描述小王和小张在路上前后位置的变化,学生是这样描述的:小王先出发0.5 h,因此开始时小王在前,小张在后;小张的速度比小王快,因此,后来小张追上小王,追上以后,小张一直在前.这是用语言将情境的数学内涵表述出來.第一个问题已经涉及函数的数与量,教师可将问题变得再复杂一点,因而有了这样的问题:假设小王出发后行驶的时间为 x h,小王、小张离A地的路程都是x 的函数吗?如果是,请分别求出函数的解析式.问题设置得有层次,学生就有信心,思维就有路径,过程就能连续.

三、走进问题导学,问题的设置要由抽象到具体,有生活

对于问题导学来说,问题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无论是层次性,还是连贯性,最重要的是要有生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与生活发生关联,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思考问题.现在的学生在生活经历与体验上总是零碎的,教师要以问题为依托,将学生的生活以一个数学的主线连接起来.同时初中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将问题引入生活能让问题由抽象转为具体,正好对接他们的思维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取长补短.但大多数初中生都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教师要将形象思维作为强化物,进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形象思维的引入是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便,也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路径.但学生思维发展的更高境界就是在头脑中不自觉地进行思维转化.

以“分式”内容为例,教师出示这样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km/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对于这样的题目,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去做,他们一下子就会懵掉,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相关的问题,有的甚至没有亲眼见过轮船在水中的航行.教师播放相应的有关轮船航行的视频,尤其是过去的那种帆船行驶的视频.学生能明显地感知帆船在顺水里与在逆水里不同的行走方式.学生有了观察与体验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顺流航行的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与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能不能找到一定的数量关系?能不能用一定的数学方式表达出来?有了生活,学生更容易进入问题导学,在生活中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能深化思维.

图1由抽象到具体还可以在学生的亲自操作中实现.一般来说,由抽象到具体,教师采取的基本就是设置情境.初中生往往喜欢在思考的时候转一转钢笔,画一画图形,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思维具体化、直观化.如图1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斜折过去,使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然后把BE边折过去,使之与A′B边重合,折痕为BD,那么,两折痕BC,BD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要经历两次体验,以让问题更具体.学生先在草稿纸上按照题目里说的一步一步地画图,让文字转化为图形,让抽象的表述变成生动的图示.

接着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第二次体验,即给学生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让他们按照题目中呈现的步骤一步步地折叠出来.一般来说,能按照题目折叠出新的图形的同学,基本上也是能理解题目要求的,即能理解题目的诉求.对于折叠来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动手实践,不像一些较难的题目,一些学困生只能望“题”兴叹.因此,让学生去折叠可以说是给每个学生一次体验.学生在折叠的过程中发现这个要求的角好像就是90°.这是折叠的过程给予他们的直观答案,也是在没有具体证明之前给予他们的一次小小的成功.学生有了结果,证明其成立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学生拿着折叠好的纸片,再对着画出的图形,他们发现∠ABC=∠A′BC=12∠A′BA;也发现∠DBE=∠A′BD=12∠A′B E,于是他们有了这样的推论:∠CBD=12(∠A′B A+∠A′B E)=90°.

结束语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它需要一定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启迪,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往前推进.问题导学能拓展思维的深度.就问题导学而言,教师要关注的就是两个具体的点:(1)问题是如何设置的;(2)问题如何导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让他们与问题深度融合.对于教师来说,设置学生喜欢的问题,就是要设置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还要设置一些具有情境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才能在“导”的时候有效.

【参考文献】

[1]赵后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20(1):81,86.

[2]王丽.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9(36):97.

猜你喜欢

学本课堂问题导学初中数学
如何在学本课堂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相长新内涵视阈下的学本课堂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