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学习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评价探索

2021-02-22潘晓红徐宝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教学评价道德与法治

潘晓红 徐宝平

【摘 要】将“项目式”教学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让道德与法治教学避免空洞说教,特别是“项目式”学习将评价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逐步生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形成自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养成恰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项目学习 道德与法治 教学评价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随意,大多是终结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运用与行为习惯,很少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及社会性发展。这样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高认知、高参与,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塑造具备学习、交往、劳动、创新等素养的“全人”教育,已是一种桎梏。如果将“项目式”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则可以重塑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使基于“项目”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使评价成为尊重“人”的评价、尊重“差异”的评价,真正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项目学习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项目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自娱、互助、互创的活动中完成教学的一种方法。搜集资料、查找信息、设计活动方案、完成项目及最终的评价,都由项目小组的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特质

道德与法治项目学习中评价更多是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将学习诊断和阶段展示融入其中。评价的内容和项目学习的内容融为一体。

(一)尊重学习主体的差异

道德与法治项目教学评价尊重学习差异,指向学习本质,更关注学生体验、探究、感悟、合作中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体验、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它是真正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的差异互补、互通有无、各展所长成了学习资源。

(二)明确评价任务的内容

道德与法治项目学习通过明确的任务,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调集各种信息资源,学会分工与组内合作,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将德育回归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良好品德在活动中得以形成与完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个别知识点或技能点的零碎学习,而是从项目方案到项目实施到成果展示到项目评价一系列完整的探究学习。在项目学习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明晰项目学习评价的价值

道德与法治项目学习评价是以项目教学为抓手,对项目设计合理性、项目任务完成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更关注项目完成过程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主体多元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项目教学评价力求打破这样的壁垒,让学生、小组、家长、社区等参与进来,使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彼此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与组内互评,发现自己的亮点与不足,使道德认识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促进学生社会认知、判断、行为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家长、社区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回归生活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多元化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生活的态度,创新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评价标准有度

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通过游戏、情境模拟、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目标。但纵观课堂评价,评价完全成为一种形式,学生评价套话多,教师评价较为随意。基于项目的评价改变了传统评价只注重形式、评价随意的现状。完成项目学习之前,教师通过分析研究,体现评价主体、丰富评价维度,对一些评价体系的条目进行细化。评价量表提前发放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评价具有一定的参照物,让有效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

(三)评价方式多维

课程标准倡导运用多种方式的“开放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基于项目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通过量表评价、作品展示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不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

四、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载体

(一)量表式有度评价

通过研究发现,每一个项目的评价应该是唯一的,一个项目对应一套评价方案。运用量表式评价,能使学生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师生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显得有度,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我是一张纸》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后践行活动中安排了项目小组利用废纸做一个手工作品。利用评价量表,可以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尺度对项目的内容进行细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意义,能有意识地进行和改进,更能掌握学习反馈细节,训练批判性思维,培养合作能力。一周的时间,各个项目小组成员用家里的旧报纸、写过的作业本、包装盒、旧信封等设计完成了各具特色的手工作品:笔筒、小花盆、收纳箱、简易书架、环保记事本、书签等。促进学生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使道德教育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

量表式评价,通过项目“完整的自主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作品的多样性。使教师的指导更及时有度,学生更主动,作品也更有个性。

(二)开放式质性评价

基于项目的多主体、多尺度、多渠道的开放式评价,更关注学生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与学习效果。通过多种渠道,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以激勵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道德品质与生活能力的提升,着力推动全人教育。

1.任务式评价

评价是为了诊断和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在《试种一粒籽》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种植步骤,感知生命的神奇,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认真观察的行为习惯,设计了“试种一粒种子”的项目任务。各项目小组分别选择了麦子、水稻、玉米、大豆、绿豆等不同的种子试种。活动中,每个小组通过从网上搜集信息或向家里长辈了解植物的外形特点、生长周期、习性、果实特征、用处等,从设计养护方案到平时的管理(浇水、施肥、晒太阳),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将设计的方案、从网上找的植物照片、果实照片都贴到了墙上,这样不仅自己小组可以了解所负责的植物,其他小组也可以了解。

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态度认真、积极,为了种好种子而努力探索、思考、请教、实践。遇到困难时,学生积极地想办法,主动与同学讨论,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请教,这些都是学生最宝贵的体验,种植的结果已经不重要。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间互相指点,教师和家长适当引导,学生不断探究种植种子的方法,每一次的收获都是对学习最中肯的评价。

2.折卡式评价

开发品德过程评价细则,将品德进行分类,每一类开发出评价卡,分为“善助”卡(品德)、“善学”卡(学业),灵活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其他五个分别是“善技”卡(才艺)、“善言”卡(悦读)、“善创”卡(科学)、“善耘”卡(实践)、“善行”卡(健康)。借助“善助”卡、“善学”卡,在项目任务中,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使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成为具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项目任务完成中,将评价融入多种活动之中,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搭建平台,多样方式、不同维度、多种角色、多方努力释放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牢德育根基。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教学评价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成熟的教与学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