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有效计算教学
2021-02-22成素华
成素华
【摘 要】计算教学既要扣准计算本质、遵循教学规律,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儿童视角。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计算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体现基于儿童视角的有效计算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本的教学策略:基于儿童经验找准教学起点、基于儿童思维驱动学习过程、基于儿童创造扣准计算本质、基于儿童发展促进素养提升。
【关键词】儿童视角 计算教学 能力发展
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有站在儿童视角,遵循儿童立场,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促进儿童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有效地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下面笔者将结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一课,浅谈对有效计算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一、基于儿童经验,找准教学起点,关注策略选择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前测调查,找到儿童的“前拥理解”,这样才能找到教學适宜的切入点,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现实性和开放性。如《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一课,笔者是通过以问题为教学设计的原点,形成多形式的探究学习,提示儿童关注例题本质来落实教学的。
【教学片段】
师:两人一共有多少枚,你是怎么想的?可以怎么算?(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计算均可)
【设计意图】“怎么算”是算法,而“为什么这样算”是算理,有意引导学生在确定研究目标时,对学习算理有心理预备基础。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这道加法算式,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感受形象与抽象之间的联结。
二、基于儿童思维,驱动学习过程,关注算理本质
基于儿童的惯性思维,在梳理可能情况的过程中,展示不同类型的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
师:你是怎么摆的?先摆34,是几捆带几根?再摆16,是几捆带几根?
生1:把4根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
生2:再把3捆、1捆、1捆合起来,共5捆,是5个十,是50。
师:(追问)最后一捆是怎么来的?
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10个一是1个十,是把这10根捆成了一捆。
方法二:拨计数器。
师:先怎么拨?(拨上34)再怎么拨?(拨上16)观察一下个位上的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个位上有10颗珠子)
师:个位上满了10颗珠子怎么办呢?(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
师:(追问)刚刚十位上明明只有4颗珠子,得数怎么会是50?
这第 5 颗是怎么来的?
明确:个位满10向十位进1,10个一是1个十。
方法三:列竖式。
师:如果列竖式,怎样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
4和6是哪一位?(课件出示“个”)
3和1是哪一位?(课件出示“十”)
师:你觉得从哪一位开始算比较好呢?为什么?
师:个位上的4加6得10,“10”在竖式里应该怎么写?(向十位进1,个位写0)
明确: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0。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在十位的右边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
【设计意图】用小棒进行计算时,除了让学生清晰地描述摆小棒的过程,即先把单根凑满10根,捆成一捆,再和前面4捆合起来外,笔者还有意追问“最后一捆是怎么来的”,引起学生对最后一捆小棒形成再思考。用计数器拨珠时,除了让学生清晰地描述拨算珠的过程,即个位满10颗算珠,个位清零向十位拨1颗珠外,笔者还追问“这第5颗是怎么来的”,引起学生对十位上特别那颗算珠形成的再思考。用形象的方法算出得数后,笔者和学生一起用数学的方法,整理竖式计算过程,形成算法。
三、基于儿童创造,扣准计算本质,盘活算法联系
借助问题探索,学生得到一系列方法,再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联系,更有助于算法体系的构建,突显算法本质,发展计算技能。
第一步: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哪一部分?(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用计数器时是哪一颗珠子?(进到十位的1颗珠)
第二步:十位上要把几个数相加?(指着小棒和计数器说一说)
第三步:竖式中小“1”是从哪儿来的?(个位)加到哪儿去?(十位)
师:同桌互相说说竖式计算34+16的过程。我们发现个位满10时,怎么办?
(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
【设计意图】再进行直观的对比,同时对比小棒、计数器和竖式,反复感受小“1”的形成,从哪里来,加到哪里去,深度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以便学生在今后解决笔算进位加法的此类问题时,自然而然地想到先算个位,把小“1”写在横线上,不忘记在十位加上1。
四、基于儿童发展,促进素养提升,涵养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的探究除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最终落脚点应在数学素养、思维品质的提升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上。
(一)深化对比练习,助推正向迁移
学习计算最直观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重视算法的讲解,学生不明白算理,那么在日常计算中出错率就会很高,往往一讲就会,其实似懂非懂。其实,这只是教会了学生“怎么算”,而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这样算”。如果能追其源、溯其因,那么学生在使用算法进行计算时,因为有了算理的支撑,计算就会更加稳扎稳打。
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再对比一下“为什么2乘以4等于8,200乘4等于800”,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在算法和算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比算法的异同,进而归纳出乘法口算的一般方法,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不仅对于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理性的认识,也会为以后的计算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借助学具演示,提升应变能力
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强,但是由于抽象思维较弱,理解、学习新知识需要从被动感知慢慢转变为主动感知,感知手段具有模式性和圖示性,学习依赖性较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教、学具辅助教学,应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和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从而促进逻辑能力的发展和形象思维的提高。
如《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一课,教师准备了教具计数器和小棒,先通过演示拨动计数器,强调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拨法,并且拿着进上来的那颗珠子,追问它是从哪里来的?加到哪里去?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操作学具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环节,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拨计数器、摆小棒,进一步感受进位加法中数位的变化,体会算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的数感。
(三)明确算理算法,蓄力后续学习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计算教学中如果先让学生明确算理,再学习算法,学生容易对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产生脱节,导致算法掌握不牢固。如果在设计教学时把算理和算法融合起来,加强两者的对比,教学效果会更好。
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乘法早就有了知识储备,知道2乘3等于6,2乘等于,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为什么等于6或呢?”学生往往答不上来了。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平时看得多了就记住了的算法,对算理还不明白,所以到后面越难的算法,学生就会显得吃力。可是如果这样讲解“2乘3可以看作2个3相加,2乘可以看作2个相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新旧加法的异同,体会算理,完善算法体系,学生们就豁然开朗了。以后他们即使遇到千变万化的乘法,同样能够进行有效迁移。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计算课的教学不能只定位于算理与算法的理解,更应注重于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实现计算教学的优化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多层次的操作活动中,会不断修正模糊的经验,化抽象为形象,实现有效建模,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延续生长,使计算课的品质得以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敏,吴晓红,高银.浅析运算能力的内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7).
[2]王琼.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3(1).
[3]王祥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教育艺术,2016(1).
[4]杨金海.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华少年,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