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中“性灵”的发生
2021-02-22高波
高波
【摘 要】从“性灵派”的文学流派中寻找到能够提升小学生习作灵性的因子,让每一位喜欢“灵性”文字的教师指导学生在“自然与生活”中进行“自由、创新”的表达,以达成“性灵”的文字效果和“性灵”的文化生长。
【关键词】灵性 自然 生活 自由 创新
每一次参加集体阅卷,负责习作的批阅,总感觉现在很多学生的习作像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是用同一个模子浇铸出来的。耳边不断听到阅卷教师发出的感叹声:唉!又是这个样子!难得看到一篇让人惊艳的习作。能够打动阅卷教师的习作有着哪些共同点呢?文字自由,立意创新,有“灵性”的感觉。
说到灵性,笔者自然想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性灵派”。
“性灵派”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诗歌评论中的一种艺术创作流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创作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追求个性风格的文学革新思潮。清代袁枚在诗歌评论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艺术创作主张,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把一个孩童屏息凝望,着意鸣蝉的形象灵气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性灵派的观点非常鲜明,强调“抒发性灵”“真情实感”“追求个性”,这些观点放到我们现在的习作改革追求的朝向中去对比一下就应该有所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的要求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就是“抒发性灵”,“真情实感”一字不差,是不是觉得特别契合?
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不由开始追问:该不该继承“性灵派”,学习哪种方略,让我们学生笔下的文字灵性十足呢?笔者觉得继承派别对于身处瞬息万变世界的我们来讲,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从“性灵说”中汲取养分,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找寻到一条能让小学生的习作生发“性灵”的途径。作为一个探路的学习者,笔者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自然、生活是“性灵”的发生场域
如果认真地阅读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取材源都是生活,都在大自然里。没有那种无病呻吟、闭门苦吟的病态,而是很自然的流泻,每一次读来都令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看现代的中国文人,莫言用色彩描摹他身边的自然,把自己像邮票那么大的“高密东北乡”的生活情境变成了他的文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生活的人和事……每一位成功的作家都是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启笔端的。
笔者一直认为:小学生的文章,就是用文字记录、提炼自己的生活,描摹身边的自然,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想象中的事物。笔者在执教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班级的习作探索,只是那时候的习作没有固定在本子上,而是用博文的方式记录。
每一天中午,笔者都会带着学生到校园里转转,欣赏学校里的美景,观察身边的事物。笔者告诉学生们:如果你有什么发现,马上告诉我!等会儿我会把你们精彩的话录到博客里。学生们兴奋地四散而去。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就會有很多充满灵性的语言出现:“高老师,我看见小蜜蜂采蜜采得屁股都翘起来了!”“高老师,我看见蜡梅树上有朵蜡梅掉下来了,我好想把她送回家!”……多么自由的文字,灵气十足。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是学生亲眼见到的、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他们都会有话可说,间或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充满“灵性”的文字出现。所以,笔者特别想和广大语文教师说:你想要看到有灵性的文字,请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生活中去。
二、自由、创新是“性灵”作文的灵魂
解决了“性灵”习作的素材源,我们开始研究如何表达的问题。“性灵说”在表达上追求“抒发性灵”“真情实感”“追求个性”,我们把这些要求浅化为“自由”“创新”二词,也就是说“自由、创新是“性灵”作文的灵魂”。如何在文章里体现自由、创新,我们需要在习作教学中寻找到一条“蹊径”,适合学生的文字发展,适合“性灵”文字的保留与迸发。
(一)先写作,后指导,保留“性灵”
我们现有习作辅导的习惯是先指导,后写作。往往要把“指导”做到非常精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不到困难,然后开始写作。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写,但是作品千篇一律。这便是“过度指导”的结果,原本有的那种习作灵性已经褪去了很多。记得管建刚老师主张“先写作,后指导”,开始笔者对这样的主张还有点不解,现在从“性灵”习作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前后一倒置,就把儿童的自由、创新最大可能地保留了下来。袁宏道认为,童子是最有生趣的,因为童子能“率心而行,无所忌惮”,保持人性的纯真和活泼是首要的。我们的学生在确定写作素材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自由的文字,呈现创新的思路,那些语言的“真”就充分体现了“性灵”。然后教师批阅每个学生的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共性的内容集体指导,个性的内容面对面辅导。在教师刻意的引导下,学生们语言中的“真”就很好地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性灵”文字会逐步积累,自然就形成了他们“性灵”的“文性”。
(二)少命题,多日常,寻找“性灵”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还有这样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平时练笔指导。”课标主张“少命题,多日常”是适合儿童习作性灵的发生的。命题习作关注的是方法的指导,日常习作重视的是学生“语感”“文性”。如果我们过分注重命题习作,我们就会关注写作技巧,学生的习作就会出现方法的堆砌,那就会忽略“真情实感的表达”和“性灵”文字的积累。
“性灵说”也是这样的观点。袁宏道在《叙小修诗》称其弟之作: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之故也。他不仅喜欢表达上优秀的地方,连那些“疵处”也是极为喜欢的。因为那些语言是来自“情与境会”的。他的主张就是从日常中找寻灵感,抒发灵性。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略命题作文的存在,方法也是需要继承的。我们千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里其实是“多”与“少”的问题,关键看我们的教师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的黄金分割。袁枚认为:“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他不是一概否定格律,而是主张以性情为主的自然的、活的格律,而不是束缚人性情的死格律。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在寻找这性情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了方法,关键是把这些方法用活,用出“性灵”的感觉来。
(三)重批阅,巧评价,激发“性灵”
评价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评价,性灵学说中也没有很有效的说法,笔者想前人只是为评价立起了一根标杆,具体怎么做,我们要有自己的探索。
现今的习作教学强调批改,强调评价。批改的时候要求“多批少改”,要求“眉尾批”,要求“面批”。只要我们巧妙地用好这些要求,坚持下来,相信一定能出现奇迹。笔者的班级里,每周的周记都是在周二晚前批阅完毕的。除面批之外,其他的习作都是有尾批的,许多批阅很长,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性灵”言语的评价。对那些被画到浪线的句子、段落,以及那些因为“性灵”达成度高的习作,笔者要求学生把文字录入到自己的博客上,然后笔者把这些文字编成班报并发布在班级博客群。班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那些“性灵”的文字,完成有效的积累。那些文字登载在班报上的学生,其感觉是非常荣耀的,他们在思考自己习作成功点是什么,并对自己的下一篇习作进行思考,这对他们写出“性灵”文字起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激励作用。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文字向各类媒体推荐,当然,对于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帮助他们出版专著,让他们找到“性灵文字自信”。这样,他们就有了一个美好的“朝向”。
当然,在我们的习作探究中有很多评价方式,只要我们找到一款相匹配的方式就可以了。
其实,“性灵派”的各个代表人物“文学观点亦不无相通之处,但是在思想要害问题上却大不一致”。笔者在认识了“性灵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走进“性灵”,创造更多的独特方法,推出更多的个性见解,让“性灵”的文字在更多的学生习作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