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合作与分享的小学班级家长学堂实践与探索

2021-02-22蔡诚开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12期

蔡诚开

【摘 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很多家长都是初为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班主任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班级家长学堂在班级层面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本文从“源、融、架、延”四个角度探索班级家长学堂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关键词】合作与分享 班级家长学堂 实施探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形成、习惯养成、人格培养等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除了履行对孩子的监护和抚养义务外,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及时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儿方法,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然而,很多家长都是初为父母,他们所掌握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是错误的教养方式。此时,家长们最直接的是学习、借鉴别人的做法,大家在一起交流研讨,思维碰撞产生共鸣。而班级家长学堂恰好是在班级层面提供给家长们一个便于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进行合作与分享的交流平台。那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班级家长学堂,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源:基于现状,源于需求

班级家长学堂的开展首先要确定好主题和内容,而每次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源于以下几点:第一,班级家长家庭教育的现状。班主任通过调查、日常沟通、走访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班级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现状,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便后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纠偏。第二,班级家长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需求。班级家长学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和讲座,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并非班主任一人决定,恰恰相反,班级家长学堂的主题和内容更多的是源于家长的实际需求。第三,班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开展家长学堂的基本目标就是培育合格父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师和家长面前,学生是弱势群体,因此班级家长学堂的主题内容要基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处理好家长需求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有一段时间,笔者上午经常收到班级小×同学妈妈类似于作业、文具没有带或者红领巾忘带,家长送来让孩子去门卫领取的信息,后来通过观察和班级调查,笔者发现类似于小×同学这样丢三落四、没有条理性的学生不止一个,在与家长日常沟通和个别走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家长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孩子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都把这样的问题归结于孩子的“粗心大意”和“不认真”。其实,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乱无章法”和“丢三落四”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他们态度上的不认真,可能是他们没有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基于以上现状,笔者在班级开展了题为“如何培养孩子的条理性”的家长讲堂。

二、融:融入过程,全面参与

班级家长学堂不同于家长会和一般的家庭教育讲座,它并非班主任或者某个专家的一言堂,每次活动的形式绝不能局限于班主任或者某一个人的经验分享,而是力求让每一位家长都能融入其中,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孩子之间多主体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最终形成良好温馨的学习氛围,达成较好的活动效果。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采用互动性和参与度相对较高的活动形式。在“动出健康,活出精彩”这一主题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情景再现、主题辩论、数说运动与健康、小组研讨等形式,这样的形式更容易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诸如现场模拟、亲子对话、网络连线等多种形式。

三、架:架构课程,分段落实

班级家长学堂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抓手,而家长学堂课程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实施的保障。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充分掌握不同班级、不同年段的家庭教育现状、家长困惑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分段整理出有针对性、适切的系列主题。考虑到低年段是学生良好习惯、规则意识、人格品质、亲子关系等培养的关键期,我们在低年段每学期安排4次课程,中年段每学期安排2次课程,高年段每学期安排1次课程。当然,班级家长学堂的主题和每学期的开展次数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还需根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延:活动延展,坚持行动

德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告诉我们,要保证班级家长学堂实施效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仅仅靠班主任开展几次班级家长学堂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班级家长学堂”活动延展开来。一方面,在每次家长学堂结束后,我们会安排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如在“动出健康,活出精彩”这一主题活动后,我们安排了推荐阅读文章《运动是最好的健脑药》和《小学生运动金字塔》。另外,我们还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性作业:一是周末定期和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制订一份运动计划表,坚持每日打卡;二是和孩子共同制订“家庭手机网络使用合约”,父母和孩子共同按约定执行,合理适度使用网络。

另一方面,班级家长学堂主题活动的开展要和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和班级其他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促使家长将在家长学堂上所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付诸实践,不断调整并坚持下去。期待效应不仅对孩子适用,用在家长身上也同样可以,家长也渴望得到肯定和鼓励,让家长通过活动的开展和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孩子的点滴变化和进步,家长会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也会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如在开展“如何培养孩子的条理性”这一主题活动后,笔者在班级还组织了个人物品整理评比活动,这样就将“培养条理性”活动延展到班级常规管理中来,也保證了活动效果的连贯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比训练之后,很多学生的抽屉从开始的杂乱无章逐渐过渡到了有序摆放,家长也意识到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培养孩子的条理性,不能包办代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总之,班级家长学堂的活动开展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抓手和创新形式,是培育合格家长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需要基于班级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科学多样的形式让家长融入课堂之中,通过系列课程的分段落实,把它与班主任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并长期坚持下去,家长和孩子一定会共同成长起来的。

【参考文献】

顾琳.“家长讲堂”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教育视界,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