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漫画的国际传播价值
2021-02-21杨定都
杨定都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分析乌合麒麟的数字新闻漫画作品《和平之师》走红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原因,解读新闻漫画传播的特殊心理机制和传播效果。通过理顺新闻漫画的历史发展历程,揭示新媒体时代,新闻漫画正在经历又一次技术革命推动的转型。新闻漫画在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动下,显现出较强的舆论引导潜力。文章结合对外传播实践,围绕加强数字新闻漫画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關键词】数字新闻漫画 批判精神 数字技术 国际传播
网友乌合麒麟的数字漫画作品《和平之师》描绘了一名澳大利亚军人手持匕首割喉阿富汗少年的景象,揭露澳大利亚军人在阿富汗犯下了严重罪行,在国际舆论场广泛传播,引发对澳军暴行的强烈谴责。数字新闻漫画,又称CG新闻漫画(CG即英文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意为电脑图像),是传统新闻漫画与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融合的产物。通过《和平之师》的成功案例,可以管窥数字新闻漫画的国际传播价值,以及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漫画的转型之路。
借助于社交媒体传播平台
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和平之师》引爆国际舆论提供了传播土壤。
2020年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官方认证的推特账号上晒出《和平之师》并配贴文谴责澳大利亚军人杀害阿富汗俘虏和无辜平民。赵立坚的推特账号,既有官方身份,也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受到对中国感兴趣的海外网友广泛关注,截至2020年12月30日,有87.6万粉丝。
这条帖子很快在推特走红,转载量接近2万次,点赞量接近7.4万次,网友在评论区展开激烈讨论,评论量超过2.2万条。这样的数据,是推特平台无可置疑的超级爆款。赵立坚官方认证账号还特意将这个贴子置顶。①
而早在11月23日,乌合麒麟就把这幅漫画发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并配文“和平之师”。这个图文贴转载近万次,点赞超过14万次,在国内舆论场同样也备受关注。
《和平之师》诞生在国内的微博,走红于海外的推特。这种国内外社交媒体互通的现象,表明社交媒体的传播不分国界。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受众最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数字新闻漫画借助社交媒体崛起的风口,得以进一步发挥传播潜力,为此,数字新闻漫画的创作也需要更贴合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
“批判精神”是把双刃剑
新闻漫画总是表露出强烈赞赏或批判姿态,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化色彩的新闻体裁。新闻漫画要取得成功,需要具有足够的讽刺性,能够刺激甚至冒犯一部分人。历来最优秀的新闻漫画作品和名家,都具有这种鲜明的“批判精神”。
《和平之师》就是这样一幅具有很强“批判精神”的作品。画面中澳大利亚国旗、军服等元素指向性很明确,显然刺激到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神经。他在赵立坚推特官方认证账号贴出《和平之师》的当天,就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中方道歉。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表示:“澳方对我同事的个人推文反应如此强烈,是想说明澳大利亚有军人冷酷地杀害阿富汗无辜平民有理,但有人谴责这种冷酷罪行,反而无理了吗?”②
实际上,澳大利亚军人在阿富汗犯下严重罪行,是澳大利亚媒体自己报道出来的,也得到了澳大利亚国防部调查报告的确认。澳大利亚国防军司令坎贝尔就此举行了专题发布会,介绍报告的内容,报告披露的细节包括将成年男子和男孩集中起来枪杀,或者蒙眼割喉,将两名14岁的男孩割喉后装入口袋,投入河流,而且还要求新兵枪杀战俘以“练手”等。澳方这些残暴的罪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强烈谴责和声讨。新闻漫画《和平之师》显然是对新闻事实的艺术呈现,其事实基础毋庸置疑。
《和平之师》围绕澳大利亚军人滥杀无辜的新闻,创建出隐喻场景,激活受众头脑中的故事逻辑,解读场景相关的概念、评价和假定,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澳军行为的冷血残暴,从内心深深谴责这种行为。漫画家通过创建叙事,以图像化的故事逻辑接合上读者脑海中相关的概念认识,通过调用其大脑中的已有信息而产生语境效果,从而实现计划中的交际意图,完成对价值观念传播的引导目标。如乌合麒麟所说:“我只想成为一个通过画面讲故事的人……情感传递才是我唯一要做的事。”③
图片中被害儿童手捧羔羊,隐喻《圣经》亚伯拉罕杀子献祭的故事。故事中上帝最终阻止亚伯拉罕,用羊取代了他的儿子以撒。图片以上帝视角,展现捧着羔羊的孩子被士兵割喉的画面,让熟悉基督教文化的西方受众,感受到上帝的愤怒。正是这种蕴含宗教意味的“冒犯”,击中了西方受众的痛点,产生直击灵魂的共鸣。这则典故的使用,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以及对西方文化、西方受众思维习惯的理解。
新闻漫画一般不是纯画面,也会配简短的文字,言简意赅地提炼漫画主题。《和平之师》画面的底部,就以字幕的形式配有一句英文文字“别害怕,我们是来给你们带来和平的!(Dont be afraid, we are coming to bring you peace!)”文字与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讽刺澳方的虚伪和言行不一,以和平的名义,犯下可耻罪行。
实际上,只要带上一点“批判精神”,哪怕只是一句话,都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贴文中使用“中国病毒”字眼指代新冠肺炎病毒,作为回应,新华社推特账号当天播发了一张蓝底白字的海报,上面只有一行字“种族主义不是掩盖你无能的正确工具。(Racism is not the right tool to cover your own incompetence.)”短短一句话,没有指名道姓,没有具体画面,但受众都能明白这句话说的是谁,回应的是哪个词,而且对其“种族主义”“无能”“掩盖”产生强烈的共鸣。短短一句话,带着几分批判,而且这种批判受到大部分受众的认同,很快成为推特平台上一个爆款,转载量达到5700次,点赞7800次,评论也多达8500条。
不过,“批判精神”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新闻漫画的魅力所在,但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争议,甚至酿成惨剧。2015年1月,《查理周刊》因所刊载的漫画,招致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2人死亡,多人受伤。
数字制图技术为新闻漫画带来复兴
历史上的新闻漫画经历过几次转型,每次转型都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并且在转型之后迎来传播力的大爆发。新闻漫画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漫画家威廉·霍加斯的版画作品《杜松子酒巷》和《啤酒街》(1751)被认为是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漫画的鼻祖。④
《杜松子酒巷》和《啤酒街》是两幅互为对比的版画漫画,将喝杜松子酒造成乱象与喝啤酒的和谐景象进行对比,尤其是《杜松子酒巷》反映了当时伦敦一位酗酒母亲失手伤害幼女的事件,画面背景中呈现了鲜活而混乱的18世纪中期伦敦西区街景,将核心事实和新闻背景有机融合,推动了《杜松子酒法案》的出台。
进入19世纪后,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现代出版行业蓬勃发展,新闻漫画业态也随之变化。以1841年英国漫画杂志《潘趣》(Punch)的创刊为标志,昂贵的大幅蚀刻版画逐渐让位于报纸、杂志和小说插页上的简笔漫画。20世纪80年代末起,随着电视和直播等更直观新闻业态的普及,新闻漫画鲜明的视觉传播优势相对弱化。此外,作为新闻产品的漫画,相对传统新闻报道手段,需要更长的创作出版周期。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新闻漫画越来越跟不上热点更新的速度,而作为新闻产品的新闻漫画,不同于一般绘画,一旦抓不住时效,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欣赏价值。
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制图技术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衰落中的新闻漫画带来了复兴的机会。
首先,数字制图技术日益完善,一批数字制图软件陆续诞生,包括Sketchpad、Painter、Photoshop、Illustrator等。目前,数字制图技术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多媒体动画、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绘画相关领域中,领域之广、范围之大、适应之强,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传统绘画的地位。⑤数字制图软件也不断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使得新闻漫画补齐时效短板,跟上信息爆炸的速度成为可能。
其次,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窗口。在“刷屏”竞争中,新闻漫画相对其他新闻产品表现形式,在视觉呈现上更醒目、更直接、体量小,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眼球,同时也不会消耗太多注意力资源,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第三,社交媒体平台的流行,激活了新闻漫画的社交属性。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推特、脸书、优兔等海内外社交媒体成为受众获取信息和观点的主渠道,而新闻漫画本身具有很强的观念性和情绪性,从社会讽刺、政治批判到活跃的战争主题,新闻漫画往往更具有话题性、煽动性和情绪感染力。
实践与思考
新闻漫画作为一种观念的媒介,具有影响公共话语的潜在能力。通过构建隐喻场景和强化隐喻符号,新闻漫画可以在对抗性的舆论环境中为塑造共识、强化立场、传播态度创造有利条件。
新闻漫画影响、引导、塑造舆论的潜力,正是改变西强我弱国际传播格局所需的。笔者所在的新华社国际部海外社交媒体采编室在报道探索中,也感受到了新闻漫画的冲击力。新华社发布的《谣言与病毒一样可怕》《拳击病毒》等新闻漫画虽然离《和平之师》这样的爆款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推特、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取得了上百万的浏览量。
不过,在推进新闻漫画报道的实践过程中,新华社还是遇到了一些瓶颈。
首先是创作数字新闻漫画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数字新闻漫画属于对外传播的新业务,并非人人都对其潜力有充分的理解。不少人看了乌合麒麟的作品,能够欣赏新闻漫画的价值,但觉得难度太大,离自己过于遥远,克服本领恐慌的信心不足。实际上,这些年来,数字绘图应用软件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越来越简单易学,容易操作。通过加强培训,可以让更多对外传播人接触和熟悉新闻漫画这一形态,提升新闻漫画的生产意识和生产力。
其次是漫画人才紧缺。数字制图技术应用场景广泛且用人需求巨大,会使用数字制图软件的人才为数不少,但其中新闻媒体从业者并不多,懂新闻又懂漫画的人才少,懂得对外传播的漫画人才更少。我们在传统文字部门中搜罗,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隐藏的画手。他们多是喜爱绘画的年轻人,平时喜欢利用平板进行绘画创作。他们的优势是懂外语,有国际视野,对国际传播有一定理解,但在漫画创作方面毕竟是半路出家的“业余选手”,绘画技术和创作水平跟专业水平还有差距。乌合麒麟本人表示自己学画十八年,从业十一年,具有很深的行业积淀。在融媒体转型大趋势下,媒体亟需擅长视觉呈现的人才。除了通过媒体自己的培训体系培养以外,也需要传媒类高校和各类院校培养具有绘画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是缺乏穩定的风格和品牌。一方面因为新闻漫画生产能力亟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品牌和形象意识,我们的新闻漫画产品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漫画形象风格也不够稳定。英国《卫报》、《经济学人》、美国《纽约客》等媒体的新闻漫画,都具有鲜明特点,不断涌现出极具风格和冲击力的作品。
新媒体时代新闻漫画正迎来复兴。新闻漫画具有强烈的情绪和观点指向,社交媒体用户的每一次转载,都是对自身观点立场的表达,都是一次交流、共鸣和互动的过程。新闻漫画在社交媒体平台展现出的这种交流感,更使其成为舆论战中的重要武器。加强新闻漫画的人才培养,建立既懂国际传播又善绘画的人才队伍,健全日常新闻漫画选题策划、创作、刊发机制,在推特、脸书、照片墙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形成稳定的漫画风格,逐步创建品牌,可以开辟新的对外传播战线。凭借新闻漫画独特的传播效果,加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直面受众的传播优势,有助于让中国声音获得更多海外受众的理解、接受和共鸣。
作者:新华社国际部主任记者
「注释」
①《澳大利亚军人杀害阿富汗平民、俘虏令人震惊》,赵立坚官方认证推特账号,https://twitter.com/zlj517,2020年11月30日。
②《澳总理被中国漫画气炸?英国学者一句话真相了》,参考消息网,http://www. cankaoxiaoxi.com/world/20201201/2425895.shtml,2020年12月1日。
③《如何评价原画师“乌合麒麟”和相关讽刺漫画?》,知乎,https://www.zhihu. com/people/qi-lin-55-6,2020年12月6日。
④施海泉:《新媒体时代新闻漫画的困境与机遇》,《科技传播》2020年19期。
⑤陈紫薇、蒋烨:《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的特性探析》,《美与时代》2020年1期。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