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图书馆编目工作中的应用
2021-02-21李慧张秀兰
李慧 张秀兰
摘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编目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自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移动技术产生以来,这些技术就一直被应用到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中。文章梳理了自计算机应用以来,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编目的历史脉络,并对二维码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今后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编目;联机合作编目;MARC
图书馆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一直站在前沿,每有一项新技术诞生,我们不久就可以在图书馆看到它的身影,而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最早就是从编目工作开始的。早在1954年美国海军兵器中心 (NOTS)就在IBM701计算机上实施单元词的匹配检索,这是计算机技术在图情领域应用的最早尝试。我国台湾地区大约在1972年由“国立清华大学”图书室在IBM 1130 计算机上进行图书目录的处理工作,这是国内最早将计算机运用在图书的编目工作上。我国大陆地区大概于1978年由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与图书馆合力开展在图书情报领域运用计算机的试验。
信息资源编目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书目数据的质量将对馆内资源的交流与利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是顺利开展文献信息各项服务的前提。文献信息资源编目历经传统手工编目、计算机网络编目、联机合作编目及现代各项技术应用下的编目等阶段。
面对世界各项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创新,以期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论文主要梳理自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历史脉络,并对新技术今后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進行展望。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下图书馆编目的MARC格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MARCI、LCMARC、MARC21和UNIMARC。
(一)MARCI与MARCII
1966年1月初,美国国会图书馆着手开展MARC的研制,同年10月,成功地试制出机读目录MARCI。MARC I研制出来后,首先选取16个实验馆,向他们发送MARCI磁带,其中包括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中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由这些图书馆试用MARCI磁带。各馆开始利用MARCI编制卡片目录,并利用主题词和分类号对卡片目录进行检索,试验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的限制,MARCI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计划中原定的相互参见款目未能实现,数据记录输入不灵活等。
1968年7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在MARCI的基础上推出MARCII,并于1969年3月投入使用。后来,MARCII的内容不断更新,一直为许多国家的西文编目所遵循。
(二)MARC21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国图书馆愿意放弃本地编目实践的独特性,加强各国书目数据获取的便利性,1997年美国与加拿大经两国 MARC 机构批准,融合USMARC和CANMARC方案,1999年出版了新的机读目录格式MARC21。MARC21由书目数据、规范数据、分类格式、社区信息及馆藏数据五种组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各类信息资源著录格式的一体化,确保输入信息的一致性,降低了各国编目及应用程序开发的成本,增加了书目数据的共享。
(三) UNIMARC
1977年国际图联(IFLA)为统一各国MARC元数据,便于编目数据在国际范围内交换,在USMARC基础上主持制定了UNIMARC。各国可在UNIMARC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来编制MARC,然后各个国家的书目数据只需转换成UNIMARC即可完成书目数据的交流与共享。
UNIMARC作为国际主流机读目录格式需要不断进行更新维护,于1980年出版了第2版。后在1994年以活页的方式出版了《UNIMARC Manual: Bibliographic Format》(第2版的修订版),之后在历经了 1996、1998、2000、2002 和2005 年5 次更新后,于2008 年出版了第 3 版。国际图联为适应日益变化的新技术环境和编目规则,《UNIMARC Manual》第4版正在努力编制中。
二、网络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实现了从单机编目、集中编目到联机联合编目的飞跃。
(一)联机合作编目概述
联机合作编目,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由若干图书馆协作开展图书编目工作,共同建设一个联机中央数据库的工作方式。其核心业务是创建联机、共享、互联互通的中央数据库。
世界性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机构OCLC的world ca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联机合作书目数据库,数据库中记录了OCLC成员馆的所有藏书信息,涵盖了470多种语言的文献,涉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联机编目中心有以国家图书馆为管理中心的联机合作编目中心(OLCC)、CALIS联合编目中心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联机编目中心等。除此之外,各地区及各行业也创建了一些拥有一些影响力的机构,如CRLNet(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上海市文献联机编目中心等。
(二)联机合作编目的优点及不足
联机合作编目的优点:一是实现了资源描述国际间的规范和标准,不仅提升了编目数据的质量,也使书目信息在地区和国际之间地交流和共享得以实现;二是一个图书馆对一种文献进行原始编目后,其他成员馆即可共享,只需做添加馆藏信息等必要的工作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编目效率。
但它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我国跨系统的图书馆联合编目合作力度不大;技术及设备不统一导致资源浪费;编目细则不统一导致同一文献不同系统间的描述结果不一致等问题。
三、云计算技术
(一)原理
目前,图书馆编目中最常用的编目方式是联合编目,但联合编目存在的一个局限并不是全部的图书馆都能成为成员馆参加编目工作。而在云环境下,加入“云”的图书馆可利用有关协议来共建共享书目数据,巧用云计算这种将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共享技术,构建“图书馆云”,这样云计算就为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在编目工作中,我们可以构建图书采编系统云平台,在云平台中建立统一的书目数据库和服务器,只需将所有的编目数据在“云”中保存一份,各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后,就可以同时查询和下载数据,然后结合联机合作编目的工作原理对“云”中的书目数据进行维护更新。届时云平台将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甚至国际性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平台,真正实现对书目数据的统一调配。
(二)应用实例
在国外,美国于2009年7月发布的云计算模式是OCLC的“OCLC Web 级协作型管理服务”联合编目系统。OCLC 的目的是将服务保存到“云”中,不论何种图书馆都能使用相同的硬件、服务和数据。
我国CALIS云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提供的一种服务就是元数据联合编目服务。其不仅能直接服务于图书馆,还可通过OpenAPI间接为图书馆提供服务。
目前云计算在编目工作中的运用仍在研究中,我们应积极探索云计算的特点并将其与编目结合起来,以期使编目在云计算模式下取得更好的发展。未来可期,不仅全国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共享共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的资源也可共享,真正构建“图书馆共同体”。
四、移動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选择在移动社交平台上开展服务工作,在编目方面其主要是借助于微信和支付宝平台的海量用户基础及便利的接口功能,实现在移动端的书目检索功能。移动书目检索使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享用图书馆资源,使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一)微信公众平台
1.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情况介绍
据清博大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月31日国内图书馆已开通微信公众号4375个,已认证2201个 。已开通公众号的图书馆中大多为高校馆和公共馆,已应用的服务功能模块大都包括书目检索、图书推荐、读者信息、通知公告等。各馆基本实现了在微信端的书目检索功能,检索途径及结果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2. 微信端书目检索途径
目前微信端书目检索常用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接入图书馆优化后的检索页面。用户在公众号中的菜单接口,通过按钮跳转到图书馆优化后适用于微信浏览器的OPAC页面。用户通过OPAC页面进行检索,点击后呈现书目检索结果。在书目信息呈现上,该方式对原网页信息进行优化整合,适应了微信浏览器,因此页面简洁,操作简便。该方式较全面地显示了书籍封面和书籍信息,后期也可接入语音检索、二次检索等,更加便于书目信息地检索和利用。
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关注公众号后,点击一级菜单“资源导航”下的二级菜单“查询图书馆”后,页面跳转到OPAC页面。以《三体》为例,在搜索框中输入“三体”,返回2002条信息,共分5页进行展示,每条记录包括题名、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馆藏状态等信息。
二是接入图书馆原检索页面。用户通过公众号的菜单接口,点击按钮直接跳转到图书馆OPAC原页面。Web页面在移动端直接显示,可以较全面的显示书籍封面和书籍信息。但由于移动手机屏幕较小,原页面与内置浏览器不匹配,导致移动端页面显示不友好,用户体验较差。
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关注公众号后,点击一级菜单“个人中心”下的二级菜单“我要找书”后,页面跳转到原OPAC页面,用户按照在PC端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即可。
(二)支付宝嵌入式服务
支付宝嵌入式服务即高校或公共图书馆通过支付宝端来嵌入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目前所开发服务功能模块主要包含图书检索、书籍续借、在线阅读等,书目检索功能基本实现并应用。此书目检索模块较简单,在对话框中输入检索词,点击后即可查看检索结果。可在支付宝“城市服务-更多服务-文体旅游-图书馆服务”中进行查找。
以上海图书馆为例,打开支付宝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用户进入“图书馆服务”,在对话框中输入检索词(如题名、作者等)完成书目检索,用户还可以体验“上图微阅读”、“在线看/听书”等功能,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五、展望
(一)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探索
从我国目前的编目现状来看,编目体系主要分为三大方面:联合编目(以图书馆为主)、在版编目(以出版社为主)和商业编目(以编目服务商为主)。但是在他们各自的编目体系中信息是不能互通共享的,导致了书目信息的多次重复编辑和录入,有时同一文献信息不同编目体系的编目结果存在差异,这不仅影响了书目信息描述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试想通过采用二维码的方式将书目信息随书保存来解决。
二维码的信息容量大,可容纳一千多个字节,足够描述一条完整的MARC,因此通过二维码来编制MARC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可以将图书的基本书目信息由专业的机构编制成二维码,在图书出版时即附着在图书上,这样图书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书商、图书馆还是书店需要录入书目信息时,用专用扫码器进行扫描即可完成书目信息的录入工作,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还实现了不同编目体系之间的书目信息的共享,提高了编目数据的质量。同时,二维码具有安全性高、读取率高、纠错能力强的特点,且二维码携带的基础描述性信息可以完全不依赖数据库而独立使用,更增加了这一方法实施的可行性。
2007年8月于北京召开的关于出版物二维码技术应用调研与开发第二次会议上,与会专家针对《出版物二维码第一部分:图书二维码》软件开发计划和《出版物二维码技术应用调研与开发》项目报告进行了讨论,认为二维码可使信息的描述更标准规范,甚至可达到与实物信息的同步,可促进我国图书流通和信息的快速传递 。如果该标准和项目能获得实施和推广,那么二维码将在图书编目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将给编目工作带来革命性变革,对书目数据资源的规范和共享产生深远影响。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编目中应用的设想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人工智能一词是1956年“人工智能之父”McCarthy提出的,学术界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人工智能是从计算机科学当中发展而来,它企图生产出一种新的并以类似人类智能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主要包括语言或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和专家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专家系统在图书编目中的应用的探讨大多是基于AACR2第21章条款设计编目系统,但这些系统实际应用较少。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编目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自动分类、自动标引、情报检索等方面。目前这些方面大多处于理论探索、试验和开发阶段,真正实用的系统不多。目前有实力的图书馆已经开始着手AI的自主研发,比如:斯坦福大学成立了图书馆AI项目组,清华大学也在自主研发一些人工智能的应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编目领域的应用大多数还处于狭义的AI阶段或AI的学习阶段。我们相信,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被应用到图书馆编目工作中来。
六、结语
为更好地服务大众,图书馆必须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重塑,提高书目数据质量和检索效率。这些目标地实现需要一代一代图书馆人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将找到与现代化各种技术的融合点,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永保图书馆知识最前沿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广建,张智雄,黄永文.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趋势[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03):33-36.
[2]陈定权.图书馆技术史(1954-)研究:缺失、框架与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6(05):2-8.
[3]段明莲.信息资源编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张玉英.MARC概述及我馆使用CNMARC之设想[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01):29-31.
[5]胡小菁,李恺.MARC 四十年的发展及其未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186):83-89.
[6]Mapping Dublin Core to UNIMARC [EB/OL].[2009-12-02].http://www.ukoln.ac.uk/metadata/interoperability/dc_unimarc
[7]蒋敏.国际书目数据通信格式(UNIMARC)的维护、创新与发展—兼谈《国际机读目录格式手册:书目格式》(第3版)的修订[J].图书馆建设,2011(05):14-18.
[8]李湜清.我国几大联合编目中心现状研究[J].图书馆,2009(05):111-113.
[9]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编.编目:新的变化与应对之策:第三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10]廖志江.云计算与图书馆联合编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02):42-45.
[11]王文清,陈凌.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04):13-18,22.
[12]董恬,陈春柳.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书目检索模块应用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8):20-25.
[13]张秀兰,韩蔷,张文亮.我国现行编目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06):38-42.
[14]朱雯晶,夏翠娟.二维码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7/8):115-120.
[15]《图书二维码》标准明年实施[EB/OL].[2007-08-09].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9/112713627844.shtml.
[16]傅平,鄒小筑,吴丹,叶志锋.回顾与展望: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18(02):50-60.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