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回眸与展望
2021-02-21徐晓阳
徐晓阳
摘要:经历4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老百姓买不起汽车,到拥有汽车。从私企民营企业不能造车,到现今民营汽车企业年销量突破百万辆。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在坎坷中跨越发展,汽车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蜕变。
关键词:汽车产业;回眸;展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变迁,我国本土汽车的发展,由当年“懵懂”的中国汽车,到如今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并向智造强国迈进,至2019年我国连续11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加入WTO以来,我国通过合资经营、技术引进、创新研发,中国汽车产业拥有了一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过去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汽车产业更好的未来。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回眸
(一)中外深度融合,汽车产业发展由低端向中高端与国际接轨
一是由初创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变。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国家扶持为主导初创阶段、以合资经营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孵化研发为导向的自主创新阶段。初创阶段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处于小规模、集中化的生产状态,汽车产业发展十分缓慢。合资经营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是指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充了我国汽车的生产能力,同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的优秀人才。自主创新阶段是指21世纪以来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升。
二是中国自主品牌逐渐向高端化布局。截止目前,中国品牌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向好,许多车企在利润、销售、车价等三方面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无论是外观设计到技术实力、从营销策略到战略布局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了我国自主品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形成了中国品牌高端化的阵容,如观致、领克、WEY等品牌。
三是中国汽车产业加快与国际接轨,布局海外市场。为了加快与国际接轨,中国汽车品牌企业在研发上已经在世界各地主要汽车生产地建立了研发孵化设计中心,这有益于吸纳发达国家更多的先进技术,同时也有利于吸收优秀人才的加入,从而改变了一味模仿而缺乏创新的时代,在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实力,提升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汽车产业发展由“进口”向“出口”不断跨越
一是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19年全年销量数据,我国汽车产销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全国汽车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汽车及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数的1/6左右。汽车产业对稳经济稳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货车、客车、轿车是组成汽车产业的三大结构,由于私家车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技术的不断加快,目前轿车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客车和货车独占优势,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三是汽车产业市场进一步优化。首先是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汽车产业产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品系列不断的延伸和加宽。其次竞争坏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加入,改变了汽车产业竞争的格局,打破了国营企业垄断的局面;另一方面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白热化竞争,不断改变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由此极大地激发企业的潜力和活力,引发企业不断改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研发,提高了国内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凸顯行业带动,汽车产业发展由单一向多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一是汽车产业快速提高链GDP工业产值占比。随着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影响力不断的提高,根据有关数据,在1998~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汽车产业和GDP的增长率从分别是7.9%、24.6%、8.98%,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工业和GDP的2.7和3.1倍,汽车行业的增长明显高于工业和GDP的增长速度,可见,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功不可没。
二是汽车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汽车产业具有投资量大、规模化经营的特点,且产业链较长,依赖于钢铁、电子机械、金属制品等近12个产业部门的配套供给,能带动156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对工业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产业链条的延伸很宽,对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据数据显示,汽车工业的一定投入可以导致相关服务业增加30%~80%的投入。
三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领域新技术的运用,对相关产业起到带动作用,从而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四)深化产业政策,汽车产业发展由无序布局向有序竞争提供保障
我国汽车产业从最初缓慢发展到现在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影响力不断提升,始终离不开产业政策的制定和部署。
1. 消费税的调整,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基础。1994年1月正式实施汽车消费税;200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调整只针对厂家征收的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2016年12月又调整了超豪华小汽车的消费税等,对小排量汽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
2. 合资股比放开,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更大动力。自1994年国务院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了合资股份的占比后,2018年发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将取消了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注入了更大的动力,并且学到更多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 下调关税,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从1984年开始我国5次对进口关税进行了大小五次调整,特别是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将汽车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这些政策的实施,满足了人们群众的消费水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实现更快的发展。双积分政策实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二、我国汽车产业至2035年发展展望
目前我国已进入新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加剧,未来汽车产业将会在数字化和新能源等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汽车产业总体市场放缓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市场保有量到2019年6月底已经达到2.5亿辆,市场规模接近2500万辆。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介绍,2018年中国汽车产量出现1990年以来首次年产量同比下降,也是28年来首次下降,降幅为4.1%,2019年继续下降,1至10月同比下降11.1%,进入深度调整期。2015年发改委调查结果,我国30多家主要汽车企业占有98%的生产量,形成整车生产能力已经在3100万辆左右,而在建的产能已經超过了600万辆,这已经超过了我们能预见的汽车消费增长。对此,我国必须持续开展汽车产能监测,了解企业产能投资动态和把握产业投资方向;进一步建立预警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来积极防范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二)汽车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经济业态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催生汽车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的建设与运营将成汽车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之一。除了共享出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新能源外,大数据平台的融合也将会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发展手段。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在营销领域实现数据线上线下打通,进行精准的市场分析、客群分析、广告投放与产品规划等,实现信息数据使用与结果的完整闭环,最终形成一幅高效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零售网络,使在线购车时价格透明化、服务标准化,提升销售的品位;在生产制造领域,可通过打通生产流程数据,创建生产知识数据库,可以实时在线监督工厂生产程序,及时掌握和提供关键的决策数据,来达到优化改良生产工艺环节的目的;在供应链领域,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及时掌握供应信息,减少库存、降低零配件供货周期、了解市场反馈提升供货质量等。通过大数据平台将车企出行、生产制造、营销、研发设计、智能网联与供应链等全部打通,汽车产业将会催生出新的经济业态。
(三)信息核心技术的研发嵌入,智能化汽车将越来越受市场追捧
在当今时代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便捷、舒适、安全、环保、节能的生活条件,特别是汽车作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载体,先进的信息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嵌入,使汽车产品更加智能化,也更符合人们追求智能生活休闲娱乐出行需求。过去汽车行业主要以不断打造完善和提升以硬件为核心的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现在逐渐把各种信息设备、可控系统、芯片应用到汽车产品上,从硬件向软件方向转变,显著提高了汽车智能化水平。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迭代,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到2030年左右,一辆车可能需要200台计算机支持,需要更多的后台软件支持,很强的远程信息处理技术才能完善汽车的功能。
(四)能源短缺与减排要求,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新增长点
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是加快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培育我国新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且成为了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从零部件结构看,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改变了动力操作系统的结构,在材料和工艺等核心技术方面有不同和更高的要求,汽车产品成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可以带动更多汽车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关联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也将会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产业结构造成重大冲击。从制造成本和配套政策看,成本随着科技研发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政策配套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从国内外传统汽车的优势看,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虽然经过70 年的不断追赶,但由于核心技术与传统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较长时期内难有突破,在燃油汽车行业不具备竞争优势,而新能源汽车现在还没有指定和完善统一的国际标准,商业运营模式上不清晰,在技术专利、知识产权没有的壁垒,加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和整车制造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将定会成为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马符讯,刘彦.中国汽车工业70年的成就、经验与未来展望[J].理论探索,2019(06):108-113.
[2]吴卫.面向203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EB/OL].中国汽车报网,2016-09-03.
[3]张苏.中国汽车产业60年回眸[EB/OL].中国网,2009-07-29.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