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资源揭示到知识组织

2020-03-27王宏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编目图谱文献

王宏

摘要:在应用了知识图谱后的图书编目工作具备了资源揭示和知识组织的两项特性,但也对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指出了图书编目工作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图谱;图书编目工作

一、知识图谱环境下图书编目业务新出现的变化

1.知识图谱简介

知识图谱是一种借助于可视化的便利性与易理解性,用于展示知识资源和与其相关联的其他知识的资源的图形。善用知识图谱,可以便利的发掘不同、独立的知识间暗藏的联系,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共享知识的条件,进而实现知识的互补作用并拓展其可交流的特性。

知识图谱最初在科研、学术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以此展现了相交但不相似学科之间本不明晰的內在联系和彼此的参考价值。

2.知识图谱与编目模式的改变

知识图谱的简介已在前文介绍过,其为一种在各学科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的一种可视化图形。而图书编目工作,则是代表了对文献信息的分析与理解、目录的搜集标引整理,从而编写各类文献的查找目录,是馆藏文件自成一体,进而使馆藏文献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知识图谱的实现,对图书编目工作带来了两点新的特征,资源揭示和知识组织。传统模式下的编目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均有掣肘,受此限制的服务对象一般也仅限图书馆的读者以及来源于本图书馆的文献。其次,多元化知识链接发展,编目功能的发展,现代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按需服务,全文服务和多媒体数据库,还为虚拟服务提供服务。第三,现代编目不仅是文档的组织者和处理者,而且还是文档的资源揭示者和知识组织者。

二、知识图谱环境下图书编目业务存在的问题

1.图书编目模式的标准化问题

图书编目工作的模式的标准化,所指的是馆内计算机系统一定要参照现有的技术准则进行编目工作,从而能有效实现机器所编制目录的标准化和实现可互相参考的价值。书籍文献目录的标准化,是知识图谱所难以实现的。

若不能有效的完成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那么就算建立了知识图谱,一些棘手的问题仍然难以避免。在其他馆藏文献的借调问题上,如果我们的计算机编目系统并没有存在良好的标准化格式,那么我们想要把借阅记录在册就需要对我们的系统进行修改与微调,这在知识图谱已经实现后会是灾难性的浪费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作为一项并没有得到应有程度重视的工作,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其实是没有一项全国统一的标准存在的。所以这项问题想要从源头来解决,还是需要政府的学者建立相关的统一化制度,这样不同图书馆的图书编目人员才能有的放矢,实现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进程,进而使得应用于图书编目工作中的知识图谱更能展现出全部的便利性。

2.图书编目的查重问题

查重是图书编目工作的基础,但却也是很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建立知识图谱可以保证图书编目工作的主体环节不产生主要矛盾,也不会出现逻辑上的漏洞。但知识图谱所不能保证一些的可疏漏的项目,是图书编目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图书编目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从不只一个角度开展查重的工作。比如ISBN分类号,这是一种很简便有效,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查重方法。只需要用识别仪扫描书籍背后的ISBN码即可完成查重工作,因为ISBN号码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性质,每本书对应一个ISBN码,这样就可以保证书籍文献不会有重复的现象。

另一种有效的查重方式是责任者查重,责任者查重可以和ISBN号码查重作为互补的查重手段。责任者查重所处理的是如图书更名,译名不统一等代来的一些查重方面的问题。因为图书更名,译名不统一的问题若是不认真处理,则会导致本应被视作同一文献的项目被归纳为两份,这样就导致了重复。

综上所述,知识图谱的运用虽然会把图书编目工作变得简化,但查重问题是知识图谱的应用所不能避免的,是图书编目工作人员需要不能逃避,需要自己仔细承担起来的一项责任。

三、知识图谱环境下图书编目业务的思路和对策

1.加快编目模式的标准化建设

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的重要程度已经在第二部分提起过,此处就不再赘述。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仍然是有效开展图书编目工作的重中之重。毕竟没有良好的标准化进程,就算有了知识图谱提高逻辑能力,有最好的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有素质最高的编目人员实施编目工作,仍然不能最大化图书馆对馆藏文献书籍的利用,也不能有机的联系其他藏书单位进行有效的文件交换互通。

2.提高编目工作效率

知识图谱可以带来很多便利,比如增强编目工作的逻辑性,和揭示在不同学科下的图书编目的内部联系,以便图书编目工作实现更多的意义。但图书编目工作的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不能忽视的问题。

影响图书编目工作的效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工作人员的因素。图书编目工作是一项需要认真细致与仔细思考的工作,并不是只要简单投入时间精力就可以做成的。

影响图书编目工作的效率的第二个方面的因素,则是硬件条件的因素。譬如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程度,计算机是否便于使用,速度得当,以及机房链互联网的稳定程度。

最后一点影响图书编目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管理因素。最好的基础设施与工作条件,搭配素质过硬,工作态度端正的编目人员的组合,也需要良好的管理人员来引导编目人员开展工作。

除以上主要三点,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更多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完备的分析。但在知识图谱完全忽略了这些人文因素的情况下,需要管理人员对工作效率投入更高的时间与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开展图书编目工作的目的。

3.加强编目人员素质建设

编目工作是图书馆管理的基石,是一道连接了图书读者与馆藏信息的桥梁。若没有良好、有序的开展编目工作,就不能有效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知识图谱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首先,编目人员应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过硬的技术水平保证了编目工作的质量以及各种符合逻辑的工作的展开;良好的思想素质就保证了编目人员在工作中的认真程度和事业心。

其次,编目人员应有对编目工作的深层次理解。从认真对待所编书目的基本信息,到深层次、多角度考量所编书目蕴含的实际价值,第二点在创建知识图谱系统中尤其重要。编目人员要主动的搜集探索书目所包括的真实含义,而非简单“望文生义”,从而导致图书馆的资源并不能被全部利用。

知识图谱构建于图书编目工作之上,取材于理论,但还需真人实际操作来实现。图书编目人员的素质建设,不仅是能否有效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决定因素,也是对已有图书馆系统是否效率最优化的再次考量。

猜你喜欢

编目图谱文献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表
浅析新时期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
浅析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
谈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优化措施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