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海外传播研究

2021-02-21董雁马杰

传媒 2021年3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传播

董雁 马杰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自2020年6月发行以来,引起了海外读者的极大关注,获得了其对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和赞许,进一步塑造了中国亲仁善邻、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本文着重阐释第三卷英文版翻译过程中所秉承的详略得当的文化翻译策略和与时俱进的海外多元传播模式,通过全面调查国内外网站来探讨海外受众的接受重点、接受反应等。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海外传播 文化翻译策略 多元传播模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汇集了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概念、最新思想以及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愿景、新战略,是引导全球读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手权威材料,是“显示中国未来方向的指南针”,是诠释新时代中国发展故事的“金钥匙”,也如柬埔寨参议院秘书长奥姆·萨里斯所说,它是“管理国家的知识宝库,也是中国的宝贵资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多语种版本自2014年出版以来,在海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为第三卷的成功推介奠定了极好的海外受众基础。英文版从对外传播的角度进行主动设计策划,自2020年6月出版以来,短短几个月内已在英国伦敦光华书店、美国旧金山东风书店、新加坡友谊书斋、泰国南美书店等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店发行销售,引起了海外读者的极大关注,唤起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情感认同。

一、详略得当的文化翻译策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延续了前两卷的话语特征,为使广大人民清楚理解党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用淳朴直接的俗语表达其治国理念,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用耳熟能详、深刻隽永的古文、诗词来表达其治国情感。这些风格鲜明的话语助推习总书记独特的个人魅力深入民心。英文版也被打造为融通中外、国际社会能听得懂的语言,并以实现人类认知共通性为目标,努力寻求双语之间的共享结构,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激发其共鸣和认同感。英文版的编排和传译主要遵循了两大原则:一是最大程度地让海外读者理解原文的内涵意义;二是尽可能传递中华优秀文化,让海外受众领略到中国理念中深具民族生命力、富有民族价值观的因素。

1.直译辅以注释、解释以传递中华优秀文化。据统计,第三卷每篇文章内出现的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谚语、古语等,基本悉数译为较恰当的英文表达,并在文末注释中增添了中文版所没有的文化背景,如对老子、墨子、李白等历史人物增加了年代、身份等信息。例如,《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一文引用了王冕《墨梅》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英文版译为“Not bent on praise for its bright colors,but on leaving its fragrance to all”,并在注释中添加了全面、详尽的解释,“这一典故意指欣赏事物的品质而不是其外貌”。此处习近平总书记表明:“中国虽不谋求更多的溢美之词,却期待忠实、公正的报道。”再如《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一文出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五处古语,在译文中一一保留,译为“One prospers in worries and hardships,and perishes in ease and comfort”等。这些译文前均保留着“As the ancient/old saying goes(如古语所说),our ancestors said(古人曾说过)”类似表达,提醒外国读者此处介绍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翻译方法上,由于人类认识和情感的共通性,在海外读者可接受的限度内,译者常采取直译法,并辅以必要的解释,形象地传递中文版中原有的文化意象和因子,以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华文化内涵。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文中说,必须改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英文版直译并加以解释为:“thousands of threads of instruction come from above,but there is only one needle”;“thousands of hammers strike from above,but there is only one nail to be driven down below”;“thousands of swords hack down from above,but there is only one neck for the blades”。把原文中三个相同句式译成三个平行的英语句式,“线”“针”“锤”“钉”的意象都予以保留。此外还增译了“of instruction”以解释这“千条线”是“命令”“指示”之线,不仅让读者对译语更好地会意理解,还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创造出阅读的新鲜感和陌生化效应。

2.意译内涵,贴近国外受众阅读习惯。汉语讲铺陈、重气势,英语则喜简明,忌重复。外文出版社改稿专家大卫·弗格森指出,中国的政治论述在文化层面上与国外差异很大,且中英谚语间的转化时有歧义出现。能双向观照中华文化传递和海外读者接受当然最好,但对于传播价值甚微的文化因素,或译成英语后太过啰嗦甚至造成误解的成语或诗句,必须忍痛割爱进行减译甚或省译,仅意译内涵,以呈现更加贴近国外受众思维模式、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的译本。

同样以《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英译为例。“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但不能因为党内存在问题就削弱甚至否认党的领导,走到自断股肱、自毁长城的歪路上去”包含了“壮士断腕”“刮骨療毒”“自断股肱”“自毁长城”四个源于古书的成语,给海外读者解释起来不仅太过费力,而且这些表述直译出来并不能带给读者刚勇之感,更遑论美感,说不定还会引起不快甚至错愕感,因此,英译本弃之不译,只把成语所表达的内涵意译给读者看,将“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译为“fight with extraordinary courage”(以超凡的勇气做斗争);“自断股肱”“自毁长城”译为“take an erroneous road of self-destruction”(走上自我毁灭的错误道路)。

二、与时俱进的多元传播模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延续了前两卷的优良海外传播模式,精准定位受众,全方位、立体化地传播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智慧哲学,自顶层设计规划,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

1.延续优良传播范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发行继续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行模式,目前已通过200多家发行机构进入海外主流销售渠道及网上销售平台。不仅通过新书发布会、研讨会、图书展等形式,还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杂志和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及网络社交媒体、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如墨西哥《改革报》在其网站重点推送了第三卷的发行消息,埃及中东通讯社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广泛报道,并对阿文版的出版进行预热宣传。传播过程中继续注重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引导海外媒体和受众舆论决策走向,促进第三卷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两级传播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德国海德堡市议会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格拉德尔、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鲁、波兰中国问题专家塞尔韦斯特·沙法什等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政要、专家学者等担当了关键传播者的角色,结合本国实际正面、热情评价第三卷,对于加强此书的深层次本土性传播,扩大海外受众范围和数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打造全新交流平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重要的国际性图书展相继取消或延期,国际图书发行业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沉重打击,全球出版合作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受国际运费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书刊传统发行和销售变得疲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加强线上发行推广模式,打造交流合作新平台,发挥云端优势,利用移动互联新技术手段,通过网上销售平台、云端图书馆、云上读书会、线上研讨会等,打破时空阻隔,顺应疫情形势下大规模海外普通受众的接受需求和阅读习惯,促进第三卷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例如,2020年8月7日新华社“第一报道”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读书会”,邀请了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迈克·杰拉奇、埃及新闻总署政治院研究员侯赛因·伊斯梅尔等各国读者在线分享读书体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7月24日,由外文局主办的国内首座以海量图书为主体的“云展馆”——“中国国际云展馆”正式开通,通过构建3D虚拟展厅,最大限度还原线下展馆的真实场景,吸引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机构参与,提供了一个全球出版合作的重要交流新平台,为疫情背景下顺利展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备受认同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前两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国家政要、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热切期待他们感兴趣的理论在第三卷得以丰富发展和纵深阐释。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前主席库尔卡尼在海外社交媒体YouTube、Facebook发布的题为《印度专家评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极其有用》的视频中称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有关中国治理文献的极为及时的补充材料。”笔者针对国外各大网站对第三卷的新闻报道和检索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国外对此书的宣传重点,以及国外受众的关注点。

1.“人类命运共同体”备受广泛认同。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鲁说,习近平主席曾在第二卷最后一篇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表述,现在他在第三卷中用9篇演讲组成的大篇幅内容对此进行了更多阐释与强调。我们对所增添的信息表示欢迎。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尼日利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迈克尔在其撰写的文章中指出,“我相信第三卷至关重要,它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人们应通力合作以应对诸如新冠病毒肆虐这样严峻的全球性挑战”。此外,海外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在全球抗疫过程中的杰出表现表达了赞许,认为这正是中国努力构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体现。

由于秉承共同发展的相似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望在不同国家,甚至在迥异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付诸实践。近年来非洲所构建的核心政治思想乌班图(Ubuntu)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助于构建非洲文化自信与提升国际话语权。当前,中非正致力于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以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柬埔寨水利与气象部Seng Vansay表示,“第三卷十分有助于柬埔寨官员学习中国的国家管理经验。柬埔寨可以从书中学到促进本国发展的很多好處,并且我们看到中国的国家改革、反腐和减贫战略与柬埔寨政府推行的‘四角战略非常相似”。以上评论都反映出,很多海外专家学者都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寻求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实践表示极大的赞许。

2.“人民至上”“脱贫攻坚”备受广泛赞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民至上”理念是第三卷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也是核心理念之一。外国专家学者们纷纷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所感动、感染,如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指出,世界上鲜有领导人如此清晰深刻地阐述“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他对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重的领导胸襟深表敬佩;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评价说,“我特别注意到这本书强调‘人民至上,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目标。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中国政府采取隔离等措施果断应对疫情,就是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

“人民至上”理念不仅反映在疫情期间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也指引中国政府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绩。许多外国专家承认中国在脱贫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全球扶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南非民主独立党主席安瓦尔·亚当斯在开普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评研讨会上说,“政府应始终将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一点至关重要”。他对书中以民为本的理念印象深刻,认为这凸显了中国政府的责任心和对人民的关切之心,这正是中国使几亿人口成功脱贫的关键原因。与会的《开普时报》主编西亚弗瓦·姆占西也称赞道,“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使8亿人摆脱了贫困,这确实是一项鼓舞人心、叹为观止的成就”。他希望南非领导人汲取书中的中国经验,尽快使南非同样走上脱贫的道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说明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开始关注、理解并认同中国的新理念、新倡议。第三卷从国家层面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体现出我国政治文明对外传播前所未有的突破与创新。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主动设置具有区域特色的议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舆论引导,动态持续引起海外各阶层的关注并影响了公众舆论导向,强化了我国国家话语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地位。第三卷英文版在海外的成功发行和广泛传播进一步使海外受众通过中国自我表述来真正认识中国,欣赏并接受中国政治语言与文化特色,迈出了我国构建全球话语体系、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重要一步。

作者董雁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马杰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教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Central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XI JING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Ⅲ[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Co.Ltd,2020.

[3]XINHUANET.Third volume of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extremely useful: Indian expert[EB/OL].(2020-09-08)[2020-12-30].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0-09/08/ c_139352196.htm.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传播
“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营企业的海外传播策略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浅析戏曲跨文化传播
秘鲁各界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五种民文版出版发行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