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社交故事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交行为培养的策略

2021-02-18翟淑娟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闭症家校绘本

翟淑娟

【摘要】本文论述运用社交故事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交行为培养的策略:依据自闭症儿童的自身需求,设计故事绘本文本内容;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呈现形式;结合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家校合力,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法社交技能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1-0151-02

社交是每一个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也必须具备这一技能。社交技能对正常儿童来说是可以自然习得的,而自闭症儿童由于发育障碍,导致行为、思维、语言的发展都受到阻碍,要具备社交技能,需要教师遵循自闭症儿童的自身特点,培养自闭症儿童具备语言交流、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等能力。社交故事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法,是以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学习特点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编写原则而设计的故事,从而开展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社交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社交故事教学实践,用社交故事绘本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的社交处境,提高他们对社交行为的认识,学习社会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效果良好。

一、依据自闭症儿童的自身需求,设计故事绘本文本内容

创编社交故事时,故事绘本的素材来源就是自闭症儿童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发生事件的本身。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出现的社交行为问题,如扰乱行为、说谎行为、敌意行为、攻击行为、自我伤害行为等,这些都需要及时关注、干预并加以纠正。此外,自闭症儿童的能力、性格各不相同,教师在编写社交故事时,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普遍需求,还要关注自闭症儿童的个别需求,做到区别对待和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依据自闭症儿童生活经验和自身能力创编故事绘本,可以有效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逐步具备在家庭、学校与人交往的基础能力。

例如,乐乐和天天都是对身体接触有着恐惧心理的自闭症儿童,每当教师拥抱乐乐时,乐乐就会发脾气、哭闹。而教师与天天拥抱时,天天的反应则比较木讷,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身体僵硬,没有任何反应,全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两名自闭症儿童与别人拥抱时的表现截然不同,他们各自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不同困难,教师需要根据他们存在的不同困难制订有针对性的社交行为干预的目标。对于乐乐,他需要先重点了解拥抱所代表的不同意义;对于天天,他需要重点学习在家人或老师拥抱他时应该用怎样的方法配合。针对这两名自闭症儿童的不同情况,教师需要创编不一样的关于拥抱的故事绘本,对他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二、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呈现形式

社交故事编写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干预了。此阶段,教师需要让自闭症儿童阅读、理解故事绘本。社交故事绘本的形式要丰富多样,以激起自闭症儿童的阅读兴趣。

一是自制纸质绘本。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把绘本中的每句话都配以适合的、与之相对应的图片,给予自闭症儿童视觉提示,以加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对于美术功底较好的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手绘社交故事绘本,与自闭症儿童合作完成绘图、涂色、配文、装订等活动。以《当别人给我食物时》为例,教师可描画饼干、冰激凌等食物的轮廓,让自闭症儿童在图案的空白处涂色;文本内容中,文中的简单生字如“干”,可让自闭症儿童尝试认读或书写,制作成属于儿童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绘本故事书。采用这种社交故事自制绘本进行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绘画和识字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参与故事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二是自制电子绘本。自制纸质绘本比较繁琐,无法做到每名学生人手一本。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用电子绘本的形式。电子绘本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可制作成mp4、PPT等格式。以故事《咳嗽时不要影响他人》为例,首先,教师使用了社交故事纸质绘本,以师生共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了初步的感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自闭症儿童有机会感受纸质社交故事绘本的魅力。其次,教师采用放大的PPT电子版故事绘本,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并进行回顾、交流、总结。最后,教师播放家长自行拍摄的关于自闭症儿童咳嗽时正确做法的录像视频,并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真实、立体、正确、连贯的社交故事绘本,学生的兴趣就会不停地到达一个又一个高点。持续变化的社交故事绘本呈现形式可以有效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增强干预效果。

三、结合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

自闭症儿童熟悉社交故事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让自闭症儿童深入理解社交故事内容,从而把所学内容内化为行为,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一是复述故事。这种方式需要自闭症儿童能讲述社交故事的主要情节,对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适合轻度自闭症儿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自闭症儿童记住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二是表演绘本故事。表演绘本故事时,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道具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角色的语言、语调和行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再现方式。在表演中,教师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能力情况,给予完全辅助、部分辅助、动作辅助、语言辅助等不同的辅助方法。

三是开展绘本实践活动。教师要想让学生将在绘本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于生活中,就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在真实情境下和模拟情境中的实践练习。比如,在学习社交故事绘本《轮流玩》后,当自闭症儿童在一起玩滑梯、玩玩具、玩平板电脑时,教师就应当适时提醒和指导,对安静等待和能遵守秩序的兒童给予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在自然环境下的自然干预效果是最好的,当然,在自然环境实施干预遇到困难时,也可以模拟情境进行练习,在模拟情境下,自闭症儿童对社交技能较为熟练掌握后,教师要适时减少提醒、辅助和干预,让自闭症儿童独立参与,最终过渡到自然环境下的运用、实践。

实践练习是连接自闭症儿童与故事绘本之间的重要桥梁。教师通过实践练习的形式,让自闭症儿童演绎故事,可以让他亲身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文字、图片无法传达的知识、技能、情绪、情感等,也会在演绎过程中被自闭症儿童理解和领会。

四、家校合力,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交故事绘本教学的实施需要自闭症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孩子共同布置一个社交故事阅读区域,通过合理的布置,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增加自闭症儿童的阅读兴趣。家长要每天至少拿出十分钟陪伴孩子进行社交故事绘本的阅读,一方面可以培养亲子感情,另一方面也让自闭症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家长参与到社交故事绘本教学中。

一是制作家校联系手册。教师应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社交故事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建立“家校联系册”可以使家、校双方随时了解自闭症儿童的表现,有利于社交故事教学的开展。家校联系册上,教师可把绘本要点、绘本目标、阅读指导方法、学生掌握情况等进行汇集整理,让家长及时了解绘本教学的进度、实施策略等,再给予家长一些关于行为干预、绘本教学的家庭指导方法,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教学指导和巩固工作。在“情况反馈”一栏中,教师可以让家长填写自闭症儿童的阅读反馈、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给教师的建议等。

二是举办多种家校活动。教师可以开展以“家校共育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为主题的家长会,向家长了解自闭症儿童身上现有的社交问题,剖析社交问题出现的原因,学习运用社交故事干预社交行为的教学策略等。此外,可以举办关于“社交故事教学”家长开放日活动,并配合开展绘本漂流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以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让自闭症儿童更热情地投入到绘本阅读中。

三是指导家长创作绘本。家长是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最重要的实施者,如果家长能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问题创作社交故事绘本,在社交行为干预方面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疫情期间,自闭症儿童天天的家长针对孩子咳嗽时不会捂口鼻的情况,创作了绘本故事《当我咳嗽时不要影响别人》,故事文本如下:“有时侯我会生病,我的病可能会让我咳嗽,当我咳嗽时,一些小细菌会从我嘴里跑出来,细菌会让其他人也生病的。所以当我咳嗽时,用手或者纸巾捂住口鼻就很重要。咳嗽时,如果有事必须外出的话,请一定要戴好口罩,这样才不会传染其他人。”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家长平常外出旅游、聚会时把自闭症儿童带在身边,教他们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方法,让家长参与到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干预教学中。在教师的鼓励下,家长会意识到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必要性,对孩子的社交能力训练给予更多的关注。

社交故事绘本的编写与使用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提高其社交理解能力和社交能力,是一种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方法。

注: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運用社交故事法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ZJY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秦越霞)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家校绘本
家校距离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绘本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绘本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绘本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