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1-02-18叶浩天梁宇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平均数习题生活化

叶浩天 梁宇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的策略,即以生活化习题为基础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以生活化习题为导向在学习方式中渗透德育,利用生活化习题在课后练习中渗透德育,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习题学科德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1-0131-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该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用生活化的思想、内容、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准确地渗透德育思想,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建师生融洽的环境氛围,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形式,结合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以生活化习题为基础,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生活化习题是指教材和作业当中呈现的,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的习题,既可以包括利用日常生活元素创设的习题,也可以包括利用生活知识解答的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用“生活化习题”导入新授课题,渗透德育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课堂導入的方式有直观导入、复习导入、情境导入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在导入新课的同时,都可以适当地进行知识迁移,此时若用含有德育的素材去引入新知,就能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充分融合。通过生活化习题,在新课的引入问题探究上,以“问题引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入课题,从中渗透德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请你观察并说出三峡大坝的侧面是什么形状”这样一道习题导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到三峡大坝具有防洪的作用;通过图片,学生可以感受到三峡大坝的恢宏气势和中国人民的智慧,进而对“平行四边形的横截面”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

(二)用“生活化习题”开展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课堂应该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采用直观的素材和生活习题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为了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教师就需要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充分联系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教学,并结合生活实例渗透德育。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一道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习题,创设一个沙漠中的绿洲场景,计算一定数量的植物能抵挡多少自然灾害、能保护多少土地,并做成条形、扇形统计图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利用实际计算出的数字,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掌握各统计图之间的关系,从中渗透爱护环境、保护绿色植被、植树造林的品德教育。同时,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关于乱砍滥伐、浪费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等方面的反面素材,以此触动学生内心,使他们牢记节约资源,生活中不能铺张浪费的道理。

二、以生活化习题为导向,在学习方式中渗透德育

(一)用“生活化习题”开展数学游戏,渗透德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模拟习题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理解知识渗透德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将游戏化教学作为快乐教学理念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游戏贯穿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创设数学游戏情境,并从中渗透德育理念,让学生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感受德育的熏陶。比如,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方向》这一章节,呈现有关道路方向的习题:“交警叔叔在路口执勤时,对来往的车辆有着方向上的认识,你能说出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方向时,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挥交通吗?”教师利用此练习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认识方向、参与交通”的模拟游戏,让学生通过扮演交警执勤,了解车辆行驶的方向、道路交通知识。课堂通过这样的习题设计、情景展现,加上情境表演等,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更加清晰地了解方位知识。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提问、发散思维,深刻理解方位的变化及运用技巧。如此,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更作用于生活,还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遵守交通法规,从我做起”的德育观念,潜移默化地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二)用“生活化习题”开展小组合作,渗透德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讨源于生活题材的习题,借此方式渗透德育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团结合作,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影响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当中。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应当在小组合作中适当指导,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理念。如教师可以布置一道有关“生活中的平均数”讨论题,以明确学习任务,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一个人汇报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平均数;第二个人汇报用生活知识来举例理解平均数;第三个人汇报生活中平均数的意义;最后一人汇报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这四种作业涉及一个完整的“平均数”学习的四个方面,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全部任务。有些小组成员由于不够默契,难以完成任务,教师可以激励他们:“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人,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如此,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增强了团结合作意识,促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三、利用生活化习题,在课后练习中渗透德育

课后练习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学完新课后完成各种练习,目的在于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教师可以改编课后练习加入生活化元素,从中渗透德育理念,引领学生在领悟、应用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道德品质。

(一)巧编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仅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要延伸到课后作业当中。设计、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能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德育理念,在无形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源于生活的习题,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提升德育教学效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课中,教师布置一道“有关统计的练习题”时,呈现出我国GDP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这三年的变化,要求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展示出来。通过及时的课后练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平均数的含义与条形统计图的汇总方式,另一方面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活动中,学生认识大量数据,有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融入爱国主义情感。

(二)将教材练习题改编成“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

针对教材配套的练习题,教师可以把这些练习题适当改编或拓展。比如“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教师可以在此道题目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变为“9月10日教师节到了,为了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小红打算编织半径为5厘米的圆形花环送给老师,这个花环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样一来,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圆的周长公式,将教学拓展到课外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由此,借助习题呈现“教师节”等元素,及时渗透尊师重教、敬爱师长的德育知识。

(三)创设情景解答“生活化习题”,渗透德育

小学生天性活泼,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生活化经验去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增强德育理念。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情景,让学生体会新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教师先对抽象的图形形成表征,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我们在大扫除时遇到了哪些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基于此情景,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我发现,我们用的水桶是圆形,抹布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电风扇的三片扇叶连起来像一个三角形。”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设计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初步体会图形的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大扫除、讲究个人卫生的品德教育。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的习题等,实现了德育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N].民族日报,2020-11-05(2).

[2]王迎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

[3]曾令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

【作者简介】叶浩天(1998—),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南宁师范大学2020级研究生,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梁宇(1978— ),女,汉族,广西贺州人,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及教师发展。

(责编杨春)

猜你喜欢

平均数习题生活化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