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方法

2021-02-17徐霞

幸福家庭 2021年21期
关键词:叠词粉笔项链

徐霞

词语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直观呈现、动作演绎、创设情境、词语归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以增强词语教学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采用直观呈现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词义。

一是用图片呈现词语。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课文《荷叶圆圆》时,用图片呈现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等快乐活动的场景,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躺、立、蹲”等动词。

二是用板画呈现词语。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板画的运用十分常见。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板画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例如,一年级下册课文《项链》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项链”一词在文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小娃娃用海螺和贝壳串成的彩色项链。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以及插图很好地理解这一层意思。二是由小娃娃的脚印串成的大海的“项链”,这一层意思带有修辞色彩,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借助板画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这一层意思,教学片段如下。

师(出示由金黄的脚印制成的板画贴):“老师已经在黑板上画好了大海和沙滩,谁来把这些金黄的脚印贴在沙滩上呢?”

学生上台贴板画贴。

师(边说边用粉笔轻轻画线将“脚印”串联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面。同学们请看,沙滩上有许多形状、大小相同的脚印,如果有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像什么?”

生:“项链。”

师:“谁的项链?”

生(脱口而出):“大海的项链。”

三是用视频呈现词语。教师用视频呈现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词语。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中的“壮觀”一词时,可以借助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学生理解“壮观”一词的含义。

四是用实物呈现词语。实物演示可以再现词语所述的场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以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课文《影子》时,学生通过观察文中插图发现,影子可以出现在不同方位。但当笔者询问学生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答不上来。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要想知道影子为什么出现在前、后、左、右不同方位,(拿出一个手电筒和一支粉笔)只需要这两样东西就足够了。”

生(一脸惊喜):“真的吗?”

师(将粉笔竖起来放在实物投影的展板上,打开手电筒,围着粉笔转一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粉笔的影子围着粉笔转了一个圈。”

生:“影子还可以出现在粉笔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等方位。”

师:“影子不仅可以出现在前、后、左、右等方位,还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方位。请同学们接着看,(手电筒和粉笔保持相同的方位,手电筒的光忽远忽近地照在粉笔上)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影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

师:“对了,影子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影子的长短粗细也会发生变化。”

教师采用事物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词义,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板画、视频、实物演示等方式,将抽象的词语形象化,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而提升词语教学的效果。

动作演绎可以让学生迁移已有经验,准确、高效地理解词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辨析“迎”“追”两个词的意思时,可以让两组学生分别做这两个动作。通过动作演绎,学生能清晰地区分“迎”和“追”的不同:“迎”表示双方是面对面的关系;“追”表示一方是背对,一方是面对。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故事类文本时,可以采用动作演绎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例如,二年级上册课文《狐假虎威》第七、八自然段描述了狐狸和老虎的不同个性。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狐狸和老虎的个性,笔者采用了动作演绎的方式,请两名学生戴上头饰上台扮演狐狸和老虎,其他学生担任“导演”,负责提供表演建议。教学片段如下。

师:“演员的表演不到位,请导演指导一下。”

生(导演):“演狐狸要抬头挺胸,边抖肩膀边走路,还可以配上得意的表情。演老虎要东看西看,老虎的脸上应该是疑惑的表情,我觉得可以加上皱眉头,摸自己头的动作。”

教师借助动作演绎,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狐狸和老虎的动作、心理、神态等,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等词语。

教师让学生用动作诠释词语,增加了词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词语教学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例如,二年级下册课文《大象的耳朵》中,让学生理解大象“又头痛,又心烦”是一个教学重点。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相应的情境,教学片段如下。

师(用音响循环播放蚊子的声音,并轻轻走到一位学生的座位旁边):“听,一只小虫子飞过来了,它飞到了你的耳朵旁边。呀,我看见它钻到你的耳朵里了。大象,你难受吗?”

生(点头):“难受!”

师:“要不把耳朵放下来吧。”

生:“不要。”

师:“为什么?”

生:“我还可以忍受。我不想被其他动物说耳朵有病。”

师(播放许多蚊虫飞舞的音效):“好多好多的虫子飞过来了,它们接二连三地飞进了你的耳朵里,在里面跳舞,不时还要咬上一口。大象啊,你难受吗?”

生(露出了痛苦的表情):“难受!”

师:“要不把耳朵放下来吧。”

生(表情痛苦):“不要!”

师:已经这么难受了,为什么还不放下来呢?

生:“万一被其他动物看到了,又要说我奇怪了!”

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对大象的处境与心理产生了共鸣,也深刻理解了大象“又头痛,又心烦”的内心活动。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情境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记忆词语。教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词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词语的记忆更加深刻,有助于提升词语教学的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词性、词义、结构等,引导学生将词语归类,这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记忆词语。如在一年级上册课文《小小的船》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为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运用叠词,笔者将这些叠词放在一起教学。教学片段如下。

师(出示词语:弯弯的、小小的):“小朋友们,像这样的词就叫叠词。课文中哪句话里也藏着这样的叠词呢?”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你能再说几个吗?”

生:“大大的、圆圆的、红红的……”

师(竖起大拇指):“小朋友们的词语宝库真丰富!”

在此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叠词,并能正确使用叠词,也发现了生活中的乐趣,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拓展延伸,从一个词牵出一串词,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例如,一年级上册《四季》中再次出现叠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叠词,连接新旧知识,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词语。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呈现、动作演绎、创设情境、词语归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体验、深刻理解、积累词语,以增强词语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叠词粉笔项链
丢失的项链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找项链
粉笔怎么来的
“的”字叠词招聘会
我们的“粉笔头”
让叠词走进句子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