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书”(書)开始

2021-02-16杨小彦

画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象形谓之著作

杨小彦

许慎《说文》解“書”:“書,箸也。从聿,者声”。段玉裁注:“叙目曰:箸于竹帛谓之書。書者如也,箸于竹帛,非筆末由矣。”“箸”即著,显明义。其意为用“筆”使意思显明。“書”今简体为书,失却了原字象形之含义。“筆”也简化为笔,同样失去了原有字形的含义。由此一“書”字可引申到“聿”。许慎《说文》解“聿”:“聿,所以書也。”段玉裁注:“聿者,所用書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说文》还列出聿的不同说法:“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从聿一。凡聿之属,皆从聿。”这里的意思是说,在楚称“聿”,在吴称“不律”,在燕称作“弗”,都是同一个意思。段玉裁对之注曰:“释器曰,不律为之筆。郭云:蜀人呼筆为不律也。”楚字为“聿”,吴字为“不律”,指的都是“筆”。也就是说,“筆”的古字就是聿,到秦时才被改变。《说文》指出:“筆,秦谓之筆,从聿竹。”其实,和聿关联的还有“畫”。《说文》曰:“畫,介也,从聿,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今“畫”簡化为画,同样失去了原有字形的意义。

从《说文》可知,“書”“筆”“畫”均和聿有关。秦时,聿和“筆”是同一个字。“書”和“畫”都要用到“筆”这一工具。所谓的“書”和“畫”,其实指的正是用“筆”去写作和去绘画。用“筆”“書”写,叫著作。因此,“書”通“箸”,也通著。秦以后聿字加竹字头,才出现了“筆”字。后来,“筆”逐步取代了聿,聿的本意反而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无意义的语助词。“書”是聿下加日。“日”是者的简写。者音近“箸”,从读音上更加证明“書”就是“箸”。“箸”后来演变为著,著“書”立说的著,可见“箸”和著是异体同字。春秋时还没有出现纸,书写的媒介主要是竹简。在者上加竹字头,这就是“箸”字。“箸”的意思是表达。“書”通“箸”,或者反过来,“箸”通“書”。因此“箸”指的是一种具体的“書”写,也就是写作。写作的意思是“書”,包含两层内容,其一是写字,其二是写作。两者合起来都可以叫作“書”写。只不过我们今天笼统地把书写简单地视为一种写作,而忽略了其中还包含有写字这一行为在。我们或可拆解“写作”这一词:“写”指书写,然后成文,是为“著作”。在这里,“著作”也就是“書”,是写出来的“書”。

考辩“書”“箸”“筆”(书、著、笔)之词源,证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书写的性质,很早就已经进入了文字的时代。中华文明的早期是否也有一个口语的时代?按常理判断是有的。至少,《论语》是对话体,是孔子和他的学生日常对话的辑录。而对话是口语时代的特征之一。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采用了论辩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论辩其实也是一种对话。相对而言,孔子的对话更多是老师教诲学生的言辞,是经典的语录或格言一类。不过,先秦诸子百家,却多是著作体,证明写作是那个时代思想家们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他们通过写作议论时政,影响形势,左右权力,以达成学说广为流布、思想天下弘扬的目的。考虑到《论语》是孔门弟子在孔子死后多年进行整理的结果,所以也不能因此书的体裁而断定“对话体”在春秋战国时有何等的重要。老子、庄子、荀子等人则都是标准的著作家,他们的文章体现了各种类型的写作体例,以及与表达密切相关的丰富的修辞风格,成为历代写作者竞相模仿和学习的典范。《孟子》也是采用对话体,是孟子的学生对其师言论的记载,包括他和梁惠王诸人对答的言辞。是否儒家本身就有对话的传统?考虑到《墨子》一书有对话也有短文,诸子百家的著作同样存在着这两种形式,所以,我们大概可以断定,对话至少是那个年代常常采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不过,对话仍然是一种谈话,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诲,或者自下而上的询问与请教。论辩则不然,是一种平等的讨论,一种观点左右的争议,一种思维逻辑的彼此竞争。

春秋战国,天下纷争,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早期思想成型的年代(世界轴心年代),也是中国文章体例和修辞规范创立的年代,为后代树立了堪称经典的范例。本来,各国争霸,战争不断,尔虞我诈,阴谋迭出,百家诸子四处颠沛流离,寻找主人卖身投靠,哪有那么多闲暇时间去安心写作?按理那应该是一个对话甚至论辩的大好时代,口语应该成为表达的主要方式,却偏偏成为用文字进行写作的重要开端。似乎我们的历史从一开始就缺失了口语的时代。我们这个民族或许属于“早熟”的(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刚刚登上了文明的舞台,先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弃了口语时代,进入了文字时代,用写作去讨论天下大事,去建立思想体系。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出现像苏格拉底那样以论辩为武器的思想家,没有欧洲早期流传已久的《荷马史诗》,我们的文明一开始就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以写作为主要方式,以竹简为主要媒介。在这样的传播环境和外部条件下,文字的稳定性反而日显重要。书写不仅有力地加强了文字的力量,而且,书写还同样有力地巩固了字形的价值。也就是说,文字的稳定性来自书写的持续性,口语在其中并不起重要的作用。这大概就是汉语始终没有走上拼音文字的其中一个原因吧。至少,从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看,从象形文字走向拼音文字是要有条件的,需要一个有利于口语传播的具体环境,口语式的修辞术和论辩术要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文字本身才有可能从象形转变为声音,从孤立状态转变为一套差异性的符号系统,让意义和字形脱钩。

其实,粗略了解一下西方早期文字的发展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从最早期的苏美尔文字,到后来的亚述文字、阿卡德文字和腓尼基文字,最后演变为古希腊文字,出现了古希腊字母表,本身就是一个从象形走向拼音的文字演变的过程,并最终让拼音文字成形,成为一种主宰性的文字。其中,环境起到了根本的作用。不仅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民族彼此厮杀,而且,不同的文化类型也在战争中不断地整合。动荡成为从两河流域到地中海文明区的显著特征,扩张与灭亡成为那个年代的常态。对应于这一常态,口语就成为一种必须。也就是说,声音始终要快于文字,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想象古代东西方社会的一个表象差别,在欧洲,城邦当中一定有广场,广场上那些上层阶级的人们在争论,在发表演说,在表达个人观点。在中国,起作用的是操掌仪式的巫师,他们正在预测未来的吉凶,当然有具体的程序和工具,然后把吉凶的预言用文字刻制下来,慎重地交给高层,让他们做出终极判断。其余的人,则只能毕恭毕敬地等待着预言自上而下的传递。

“書”(书)的本意,应该就是这一仪式的象形符号。因此,“書,箸也”,也就可以理解了。

注释: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影印版,2013年,118页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象形谓之著作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秒变戏精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图解趣味象形字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木鹊和车辖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画家的数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