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

2021-02-11陈楠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童谣幼儿园

陈楠

民间文学的内容取材于人民生活,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集中体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冲击,民间文学也难以幸免。现如今,民间文学的教育缺失已成为一大问题,幼儿教育中民间文学的缺失显得尤为严重,民间文学作品中树立的一个个经典正面形象不再是幼儿心中所向往和崇拜的,民族的精神、情感也无法让幼儿感受、体悟,其中潜藏的内涵更难以得到传承。

本研究以童谣《唐僧骑马咚了个咚》为切入点,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一日活动,这首根据“三打白骨精”改编的民间童谣,歌词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既有传统童谣的特點,又兼具文学色彩。一日活动环环相扣、相互承接,虽然各有目标,准备和实施过程也大不相同,但是每个活动之间都能找出共通性,只有完整地实施一日活动,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家园共育 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承担着教育幼儿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园应积极与幼儿家庭沟通和合作,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介绍活动的整体概念,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请家长协助幼儿一起开展《西游记》调查,调查形式的多样性能为幼儿的后续交流提供更多可能性。

晨间谈话 幼儿分享调查结果,不仅能反馈家园共育的开展情况,也能锻炼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为了让幼儿在交流中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归纳,教师可以采用抛出问题、引发讨论的办法。让个别幼儿讲述《西游记》中的小故事,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他幼儿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对《西游记》产生探究兴趣。

语言活动 语言活动是一日活动中最关键的部分,五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让幼儿听孙悟空的经典台词从而引出活动主题;其次,教师与幼儿讨论《西游记》的人物角色特点并渗透童谣内容;接着,分段欣赏童谣,逐步了解童谣的情节和内容;再次,通过观察图谱发现连锁调特性,运用接念、做动作、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练习童谣,让幼儿在享受趣味性的同时学习童谣;最后,结束活动时不忘引导幼儿关注《西游记》名著,将幼儿的兴趣延续发展,进而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更多的创造和发展。

区域活动(阅读区、美工区) 阅读区投放《三打白骨精》绘本,幼儿在学习完童谣之后,对童谣很感兴趣,但对童谣内容的记忆也需要反复加深,绘本的选材需要符合幼儿的阅读偏好,能够吸引幼儿翻阅欣赏。

美工区除了基础的美工材料,还投放了唐僧师徒四人以及老妖婆的人物造型图纸、超轻黏土模型,这些人物的造型多样可供幼儿模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会观察到人物的特征从而对童谣的内容也是一种回顾。

生活活动 在午饭前的闲暇时间,播放动画电影《三打白骨精》,动画片的生动呈现能够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更加具体的深刻印象,同时也可以适时培养幼儿文明观影的好习惯。

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选取的歌曲是由童谣改编的。首先朗诵童谣,复习回顾;接着尝试欣赏音乐,虽然歌词相较于童谣有一些改变,但幼儿能够很容易发现旋律和歌词的特征;其次运用多种方式学唱歌曲,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后接唱歌曲,请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演唱,体验接唱的诙谐情趣。

区域活动(表演区、建构区) 为了能够让幼儿在表演区有充分的游戏体验,鼓励幼儿亲手制作表演的道具、背景,让幼儿自行协商角色的分配以及对话练习,引导幼儿根据扮演的人物特征来表演。

大班的幼儿在建构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因此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介入,只需要投放不同的建筑材料,如纸筒、纸箱、木板、木块等,提供白板给幼儿设计建构图,这有助于幼儿的思维逻辑以及安排规划能力的发展。

结合本次一日活动的开展经验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现实需求,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五大领域目标要求,对幼儿园开展此类活动提供相关组织策略。

提高幼儿教师的民间文学素养和能力 受限于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他们所接受的是间接性教育,很容易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影响到民间文学对幼儿的熏陶,那么如何将被动转化为主动,使得民间文学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因此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对此类活动的开展极其重要。

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民间文学这一宝贵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民间文学是良好的后备资源库,因此教师要对民间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有教师认识到民间文学对幼儿教育的益处,才会去主动开展活动。

其次,教师对民间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与实际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开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加强自身的民间文学素养。幼儿园可以成立民间文学读书交流会,帮助教师学习民间文学知识、研究具体作品,加强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学修养。幼儿园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但也需要做到因地制宜。

最后,教师要提升民间文学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学教育活动,大多需要教师进行传递教授,因此教学手段和方法都需要仔细斟酌,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学重难点是让幼儿发现连锁调特点,因此在制作图谱时,将每一句童谣里的人物形象衬以不同的背景色,念童谣的时候加重语气帮助幼儿发现童谣前一句的句尾是下一句的句首,便可化解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民间文学作品 民间文学的体裁很多,作品更是参差不齐,一些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也有其特殊性,因此如何选取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本土环境、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与时俱进。民间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生活,也体现了诸多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观念,时代在进步发展,因此在选择作品时要避开思想糟粕,也有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由于年代差异,在表述上并不与时代相匹配,那么就可以进行改编。

第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取的民间文学作品也是不同的。例如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较差,可以选择形式内容较为简单的作品,如一些简单童谣,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幼儿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初步感知,萌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喜爱;中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作品的选择以民间故事之类为主,让幼儿能够感受更丰富的民间文学形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对作品的内容也能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大班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迅速且有一定自控能力,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明显增强,因此这一阶段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为复杂、形式多样的作品。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本土特色。民间文学大多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征,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当地的人文环境都是适宜匹配的,这类作品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故乡的本土文化,在幼儿的心中扎下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四,教育性。社会环境影响幼儿的性格、行为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對幼儿进行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不乏具有正义、善良、坚毅等美好品格的人物形象可供幼儿学习,一些惩恶扬善的故事也有益于幼儿性格、情感方面的培养,用这些作品熏陶幼儿,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积极的三观。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文学教育 民间文学作品可以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良好环境以及同伴交流情感的机会与条件,这很大程度体现在一日活动之中,除了集体教学之外的活动也可以渗透民间文学资源。

幼儿天性爱玩,游戏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幼儿游戏的身影,因此将民间文学教育和游戏活动相结合,将民间文学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可以让幼儿在享受游戏的同时学习到民间文学。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支配、探索的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幼儿能尽情享受愉悦的同时满足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区域中构建融入具有民间文学特色的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喜爱表演,表演欲望和能力都很强,幼儿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人物对话更好地感受一个故事。因此用来表演的故事要情节生动,角色特点鲜明,适合幼儿去把握角色的特点,更要有利于幼儿发挥创造。在美工区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能够将自己熟悉、喜爱的作品内容和形象画下来、捏出来,甚至可以让幼儿自制图画册,投放到阅读区,还可以让其他幼儿阅读,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方合作,拓展教育资源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必须重视影响幼儿教育的各个因素,家庭和社区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为了让这些资源更好地融入幼儿园教育,三方必须通力合作。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如向家长分发关于幼儿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学教育活动的相关理念、目标,让他们了解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不仅能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文化,还可以让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培养良好的性格、情感态度,从而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后就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活动中来,甚至可以邀请家长来园听课,让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一起组织活动。同时家长和社区的资源相较于幼儿园也会更加多样化,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总之,民间文学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一个曲折且未有定期的过程,必须结合多方的力量,做好充分准备才能积极应对挫折和挑战。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新时代青少年生活研究”(20JYB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童谣幼儿园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快乐童谣
爱“上”幼儿园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想念幼儿园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幼儿园私家菜
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权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