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

2021-02-08丁婷徐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丁婷 徐洋

[摘 要]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需要为民族复兴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从单一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转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推动课程思政的正常开展。针对东华理工大学“矿物岩石学”在课程思政下的教学探索进行讨论。主要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下的课程内容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课程思政;矿物岩石学;东华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普通地质学C’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DHJG-21-13)

[作者简介] 丁 婷(1989—),女,安徽寿县人,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沉积岩石学研究;徐 洋(1991—),男,江西抚州人,博士,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岩石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P57-4;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0-0101-04   [收稿日期] 2021-06-18

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协同发展[1];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专业教育是基本抓手[2]。要做好专业教育,应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就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到专业教育的内涵,明确育人目标,并且积极探索具体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育人的作用。

课程思政的实践,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贯穿课程的全过程,同时将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学课及综合素养课相结合[3]。所谓的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是指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和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4]。

在地学专业中,“矿物岩石学”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是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包括矿物学、岩石学等。“矿物岩石学”是一门新兴课程,随着大学本科地质学中各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出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该专业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等于“思政+课程”,而是内在逻辑的转变。“三全育人”实施的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课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三全育人”工作与高校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发动高校内部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力量,在校内形成教育合力,使每个部门都能在育人工作中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力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要明确育人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育人工作的成效。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科学合理育人,形成育人新格局。并且掌握总体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将育人的价值充分展现。课程思政的开展,对于高校全过程育人、立体化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力量是不行的,毕竟单个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育人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但是课程思政打破了这种局限,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专业课教师也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因此,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加强交流和合作,在共同努力下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地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专业课教师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教育资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实际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相比,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和发展,网络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一些学生受网络上一些思想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奢靡之风,沉浸在享乐主义中无法自拔,還有部分学生过于重视物质享受,给学生自身及家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而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种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接受思想的启迪,实现思想道德的升华。由此看来,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良好体现,能够满足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及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学校内部创设优良的氛围,使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更好地适应立德树人的要求。

2.“矿物岩石学”课程思政的要求。“矿物岩石学”课程是大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完了“普通地质学”的相关课程,基本了解了大地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内容。本课程对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进行了细化,是地质学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地质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科学的科研态度[3]。

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高校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较多,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式与政策”等。这些课程主要设置在大一和大二阶段,通常情况以大班的形式开设,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专业课程则能弥补这个缺点,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增加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进行爱国爱党教育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及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使学生树立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在思想上正确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针对教育教学中学生的疑问进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疑惑,教师在不断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其能力和素质也会得到很大提升[4]。

(二)可行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明显的界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完全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教师专门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但是专业课程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预期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想有效改善这种局面,尽快形成“大思政”的新格局,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思路,明确育人目标,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同时,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体系,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矿物岩石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涉及大量的实验课。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5]。在课程设置时,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长,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验课中,借助实验课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并且巩固所学知识。通常情况下,实验课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教师能够监督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并且对学生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更好地沟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在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讲授,而要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做出表率,发挥榜样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否则,易于使学生反感或者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矿物,借助放大镜观察矿物,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非常投入,表现出对矿物的极大热爱,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从而主动思考专业的魅力,进而喜欢本专业的学习。

二、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实施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但是在实际课程中,如何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通过以下内容可以做到二者的融合,促使二者能够协同发展。

(一)矿物与民族自豪感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矿物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古代的著名故事“完璧归赵”中所说的和氏璧,就是矿物岩石的一种,在给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和氏璧,引导学生对它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和探讨,比如和氏璧的颜色、硬度等,通过思考和分析,使学生明确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矿物。学生在学习矿物的物理性质时,也可以借此了解历史。矿物不仅可以作为宝石供赏玩,还具有实际用处,比如,矿物可以作为颜料和药材,古代的壁画就是用矿物作为颜料创作;骨折后使用的石膏,也是一种矿物。在介绍矿物性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这些用处,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与中国历史、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相融合,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矿物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和中国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教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从内在上接受,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在课程思政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沉积岩时,通过讲述特殊的沉积岩——石油,向学生讲述大庆油田王庆喜的故事;通过向学生介绍东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使学生知道当今国际竞争就是资源的竞争。由人物故事引出我国历史,使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现状。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生态文明建设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6]。在学习沉积构造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联想平时在郊外活动时看到的裂缝,以此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使学生正确认识水在沉积构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在水的作用下,沉积物发生的变化,引出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更加深入地分析成因和分类。

“矿物岩石学”作为大地学的专业课程,与大自然、生态环境有紧密联系。本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思考自己能为生态文明做些什么。

三、結论

课程教育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进行培养。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要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矿物岩石学相关的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黄瑾,谢磊.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2016-12-08)[2021-05-14].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1/2016/1209/c78779-28936283.html.

[2]唐景莉.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述评[J].中国高等教育,2018(Z2):11-12.

[3]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4]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5]柴波,周建伟,李素矿.地质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2):58-61.

[6]孙海涛,王贵文,钟大康.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1):37-3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