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的优化策略

2021-02-03祝文君

甘肃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优化策略问题

祝文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视,但由于每个家庭环境方面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不同的问题,比如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方式不当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想要正确地教育孩子,家长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文章总结了当前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期促使家庭教育越来越科学化。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4—0052—03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分为三大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在这三者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当属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缩小了的社会,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关乎孩子一生的问题,只有把家庭教育做好才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此,研究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开发,忽视了品德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品德是其未来成就事业的杠杆。但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只顾让孩子好好学习提高成绩。当孩子取得了高分时,家长喜笑颜开、备感欣慰;但当孩子的成绩下滑了时,家长便忧心忡忡、焦躁不安。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对于尚未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能力的学生来说,如果缺失良好品德的培养,就容易受其毒害和侵蚀,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1]。

2.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锻炼。现如今,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考试分数看得较重,常常习惯以孩子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所以很多家长都只顾疲于帮助孩子应付各种考试,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抓孩子的学习,对于一些实践活动常常不以为意[2]。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长期埋头在参考书与各种习题之中,虽然掌握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却不具备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

3.注重物质方面的投入,忽视了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现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只要孩子有需求,便会竭尽全力去满足,但对于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却较为缺乏,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趋于弱化,也缺乏心理锻炼和意志磨练。

4.注重个体教育,忽视责任感的培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肩负着对他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但是,很多家长都往往注重对孩子个体的培养,注重其升学导向,而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致使很多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等特点[3]。

1.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4]。所以,作为家长,需要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通过深入观察与沟通,了解与分析孩子的发展兴趣与实际需求(包括儿童的兴趣需求、个体发展需求),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意见和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孩子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勇于质疑,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想法,长大后才能成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

2.完善家庭教育体系,科学开展引导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各方面的可塑性较强,这一阶段是开展家庭教育的黄金时期。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经历,家长要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努力为孩子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5]。对此,家长应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应涉及到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比如,有的孩子懦弱自卑,较为依赖父母;有的孩子性情暴躁,易怒小气等。作为家长,就要思考如何做才能改变和完善孩子的性格。在行为方面,家长要根据孩子模仿性较强的行为特点,注重从正面发挥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规律调节娱乐时间、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高父母道德修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喜欢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他们分辨好坏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需要家长在行为习惯上多去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要一边告诉他们这是错的,而自己还在做,那孩子肯定会产生疑问去尝试。我们常说,家长的样子,就是孩子学习的样子,也可能是孩子未来的样子,当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的视野日渐开阔,接触面也不断增大,但他们对一些问题似懂非懂,判断能力还比较弱。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除受学校、社会的影响,还要受家长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文化涵养,处处以身作则,做个值得孩子尊敬和喜爱的家长[6]。

4.坚持家校合作理念,推进家庭教育革新。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二者必须和衷共济,互相配合,才能令教育变革成功,令学生和社会整体得益。在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时,则可借助学校的教育力量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7]。学校可以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教育场所、提供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比如学校可组织丰富的亲子活动,通过互联网在线沟通的方式,为家长解疑答惑,帮助其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开展的亲子活动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要让家长在参与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意义及作用,也要让家长和孩子在亲子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活动体验,使其度过快乐的、有教育意义的亲子时光。比如,学校可围绕“家训”“家风”等主题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在活动过程中比一比谁的家训、家风更加端正或者更具家庭教育价值,并使其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家风和家训方面的教育,并对比教育效果。在亲子活动结束后,学校还可通过在线沟通的方式,向家长推荐更多先进的家风家训教育内容和方法,或者向家长宣传具有传统文化传承意义的家风家训教育内容和方法,让家庭教育更具有效性,进而推进家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5.积极开展社会實践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走入人群中,锻炼独立自主能力、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等等。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能够做到实践出真知,切实提升孩子们的实践学习效果。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时间较为灵活,家长充分融入社会实践教育内容,利用社会实践扩宽孩子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提高孩子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于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耐挫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8]。

如果是低年级孩子,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新变化等,这样能让孩子的心情得到调节,视野也会更加开阔;如果是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可鼓励他们参加如志愿者、献爱心、环保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感受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幸福感与重要价值,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今后的人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座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更是影响孩子终身的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替代不了的,所以,作为家长,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创新教育方法,促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1]康英萍.家庭体育与人的精神资本培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11).

[2]张倩,田爽.浅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解决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7.

[3]莫世忠.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J].广西轻工业,2010(09).

[4]邓茜钰.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7(21).

[5]刘志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

[6]张丽萍.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8(05).

[7]王立冬.浅谈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8(02).

[8]李中亮,刘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整合发展趋势——兼议人的发展的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2009(04).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优化策略问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