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对《周易》的阐释
2021-01-31唐德明
唐德明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原道》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文中对“道”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范文澜注曰:“彦和所称之道,自指圣贤之大道而言,故篇后承以《徵圣》《宗经》二篇,义旨甚明,与空言文以载道者殊途。纪评曰:‘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首揭文体之尊,所以截断众流。’”[1]4《原道》中刘勰所原之道为圣贤之道,而主要为儒家之道,其内心深处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刘勰在探究儒家之道时,又非常注重“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原道》中大量援引了《周易》中的内容,而且还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积极阐释。周易思想对《原道》影响深远,刘勰在创作《原道》时,将对周易思想的感悟及其想要阐述的义理相结合,最终凝结成了这篇不朽的文学经典。其以“太极”“两仪”强调“文以载道”;以“三才”“五行”论“天地之心”;以《乾》《坤》两卦论“天地之心”。刘勰对《周易》进行了精深的阐释,从中可见其对《周易》有着深刻的理解。
一、《原道》之道主要为儒家之道
《原道》为《文心雕龙》首篇,刘勰将其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必有深意。本篇名为《原道》,那首先应该探讨其“原道”之义,以明《原道》之旨。范文澜注曰:“《淮南子》有《原道训》。高诱注:‘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彦和所称之道,自指圣贤之大道而言,故篇后承以《徵圣》《宗经》二篇,义旨甚明,与空言文以载道者殊途。”[1]3-4由此可知,“原”者,本也。“道”者,圣贤之道也。“原道”即探究道之本原,即探究圣贤之道。何为圣贤之道?《原道》曰:“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1]2孔子继承远古圣王之道,集远古圣王思想之大成,编订六经,阐发天地之至道,以开启生民之心智。天地之至道乃圣贤之道,六经所载者,圣贤之道也。此道以成教化也,故金声而玉振,席珍而流响。
又曰:“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1]2-3范文澜注曰:“《礼记·月令》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太皥帝庖羲氏,风姓也。’纪评云:‘玄圣当指伏羲诸圣,若指孔子,于下句为复。’正义曰:‘孔子自以身为素王,故作春秋以立素王之法,汉魏诸儒皆为此说。’”[1]10-11正义及纪昀所言甚合理且明了,“风姓”当指伏羲,“玄圣”当指伏羲诸圣,“素王”当指孔子。“道心”者,出于《尚书》。《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宋儒称此为“十六字心传”。程颐曰:“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3]朱熹曰:“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道心则微而难著。微,亦微妙之义。”[4]程颐认为,人心会滋生私欲,让人陷入危机;道心会遵循天理,所以精深微妙。私欲灭却,可使天理彰明。朱熹认为,从耳目之欲上去感知,是人心。从义理上去感知,是道心。道心非常微妙,难以阐明。朱熹所言之义理,即天理也。可见,道心是相对人心而言的,人心表现在私欲上,如耳目之欲。道心则体现在天理上,遵循天理就是道心的体现。程颐、朱熹都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其所言之天理即儒家之理。
刘勰对孔子推崇备至,其认为孔子之儒学思想是从远古圣王那里继承而来。远古圣王创立典则,孔子阐述义训,都是为了探究天理而著述文章,以教化万民。孔子为儒家之创始人,六经为儒家之经典,而且《原道》中对儒家之道有浓墨重彩的论述,其在《原道》的赞语中又强调“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1]3其认为,道之精义非常微妙,圣人通过神圣的天理来施行教化。光辉的大圣人孔子,使弘扬“仁义忠孝”等伦理道德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此处刘勰在总结《原道》全文时,对孔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加赞美,可见刘勰内心深处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同感。总之,《原道》中,刘勰所探究的圣贤之道主要是指儒家之道。
二、以“太极”“两仪”强调“文以载道”
《原道》曰:“人文之元,肇自太极”[1]2范文澜注曰:“《易·上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韩康伯注:‘夫有必始於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1]7范文澜所引阐释“太极”之义,同时又将“两仪”之名引了出来。而“两仪”这一概念,亦在《原道》文中有论述。《原道》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1]1[孔颖达疏]正义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5]虞翻曰:“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两仪’谓乾坤也。”[6]600-601李道平疏:“释诂曰:‘仪,匹也。’天地相配,故称‘两仪’。”[6]601
刘勰认为人文之源,肇始于太极。太极是指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之状。太极即是“一”。《老子》云:“道生一。”其生于道,故曰太极。而人文之源,始于太极,太极生于道,故曰人文亦生于道。太极分化,就有了天、地。天、地指的就是“两仪”,所以说“太极生两仪”,即老子所云之:“一生二。”刘勰认为文章之德非常宏大,其与天地一同产生。天玄地黄,天圆地方,天地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得以区分。日月如双璧,垂悬于空中,彰显出天象之绚美。山川似锦绣,陈列于大地,呈现出地理之绮丽。此概即“道”之纹理。抬头而能观赏日月星辰之熠熠,低头则能领略山川草木之炫奇。高低既分,天、地这“两仪”就产生了。既曰“太极生两仪”,而太极生于道,故“两仪”亦生于道。天地相配,道在其中矣,天地之纹理即道之纹理。既曰文章与天地并生,故天地之纹理即文章之纹理,此纹理即道也。故曰“文之为德也大矣”,此德即道也。刘勰此言意在强调“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
三、以“三才”“五行”论“天地之心”
《原道》曰:“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1]1文中提到了“三才”“五行”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都与“易”有着紧密关系。“三才”出自《周易》。《周易·系辞下》曰:“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6]675-676李道平疏:“三画备三才之道,重卦六爻亦兼天地人之道。初二为地道,三四为人道,五上为天道,故云‘两爻为一才,六爻为三才。’说卦曰:‘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虞彼注云,谓参天两地,乾坤各三,而成六画之卦数也。’盖庖羲分天象为三才,以地两之。所谓‘因而重之,爻在其中。’六爻之动,还依三才,故‘六者非他,即三才之道也’”。[6]675
易经中每一卦的内卦及外卦都是由三个爻组成的,三个爻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代表着天道、地道、人道,称之为“三才”。易经中每一卦都是重卦,即每一卦都是由三爻内卦与三爻外卦叠合而成的六爻重卦,内卦与外卦亦可称之为下卦与上卦。内卦之三爻可称之为“三才”,外卦之三爻亦可称之为“三才”。重卦六爻同样象征着天地人之道,即三才之道。在重卦中,第一爻也可称之为初爻,第六爻也可称之为上爻,第二到第五爻则以其数称之,如第二爻就称之为第二爻。第一、第二爻象征着地道,第三、第四爻象征着人道,第五、第六爻象征着天道。“两爻为一才,六爻为三才。”
《周易·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6]691崔觐曰:“此明一卦立爻,有三才二体之义。故先明天道既立阴阳,地道又立刚柔,人道亦立仁义以明之也。何则?在天虽刚,亦有柔德,在地虽柔,亦有刚德,故《书》曰:‘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人禀天地,岂可不兼仁义乎?所以易道兼之矣。”[6]691李道平疏:“天道,阴阳也。地道,柔刚也。人道,仁义也……统言之,则天阳而地阴,天刚而地柔。地之刚柔,原于天之阴阳。故在天虽刚,亦有柔德。在地虽柔,亦有刚德。‘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书》洪范文。孔传‘沈潜谓地,虽柔亦有刚,能出金石。高明谓天,言天为刚德,亦有柔克。不干四时。’引之以明天亦称刚柔也。人禀天地阴阳刚柔之德,故有仁义。盖天地人各有乾坤,易则合是六者,兼而有之,故能立三才之道矣。[6]691-692
此处详述了天道、地道、人道之内涵,并具体阐释了天、地、人所具有的属性。天地之阴阳刚柔是统一的,天有阳、刚,亦有阴、柔,地有阴、柔,亦有阳、刚。地之性为柔,但是金石出于其间,金石为刚。天之性为刚,但是其不干预四时之序,这是其柔的一面。刚者,阳也,柔者,阴也。其属性之间是两两成双,相互联系的。而人立于天地之间,禀承天地之阴阳刚柔,感其德化,而具仁义之蕴。此仁义,天地所赋也。范文澜注曰:“《说文》:‘人, 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礼记·礼运篇》‘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1]7范文澜所注,进一步阐释了人为什么能与天、地相配,共行三才之道。
刘勰称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也可以称为事物的五种属性,亦有学者认为“五行”可代指万物。《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7]5《太极图说》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周敦颐称太极运动之时,就体现出“阳”的一面。当其运动到极致之时,就表现为虚静。因其“静”,而体现出“阴”的一面。当其“静”到极致之时,就又回归到“动”的状态。一动一静,互为根本,阴阳从中区分,两仪就产生了。换言之,周敦颐认为阴阳即是两仪。上文言道生太极,而周敦颐言无极生太极。周敦颐所言之无极,即道也。上文言两仪即天地,而周敦颐言两仪即阴阳。周敦颐又称阴阳的相互转化与融合,产生出水火木金土这“五气”。“五气”按规律布散于天地之间,四季就有序地运行起来了。“五气”指的就是五行。
人为什么是“五行之秀”呢?《太极图说》曰:“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7]6-7《太极图说解》曰:“然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其心为最灵。”[7]7《太极图说解》为朱熹所作。朱熹认为,阴阳五行之间,其形与神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人禀承其灵秀。故曰人“为五行之秀”。朱熹所言之“气质”即周敦颐所言之“形神”。《原道》论太极、两仪、五行之秀……,《太极图说》亦有此论。可见《太极图说》所阐发之义理,与《原道》是不谋而合的。
什么是“天地之心”呢? 张载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①”[8]王阳明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9]张载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心学”是从“理学”发展而来的,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由此可知,张载所言之“为天地立心”之“心”者,实为“理”也。朱熹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10]朱熹为“程朱理学”之代表人物,从其言可知“理”即“道”也。故曰,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者,实则“为天地立道”也。是故,刘勰所言“天地之心”之“心”者,实为“道”也。道生而言立,言立而文章就。文以载道,文章就而教化兴,此为自然之道也。此自然之道即儒家之道。上文在论“三才”之道时提到,人之仁义,是天地所赋予的。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此处概以“仁义”代指仁义礼智信,即儒家“五常”。而儒家之道则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以说人为“天地之心”,实际上就是指人要为天地行“仁义”,以文载“仁义”之道,而行教化。
四、以《乾》《坤》两卦论“天地之心”
《原道》曰:“《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1]2为何《乾》《坤》两卦地位如此高呢?易经八卦是伏羲演化出来的,其后周文王将八卦推演成为六十四卦。后来孔子作十翼即易传为易经做注解,后学结合易传,对易经有了更加深入的领会。《乾》《坤》两卦为纯六阳爻,纯六阴爻所组成的纯阳,纯阴之卦,象征着天与地。《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38《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75《易经》乾、坤两卦有六个爻,但是有七个爻辞,第七个爻辞分别为用九和用六。原爻辞为:“《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6]34“《坤》用六:利永贞。”[6]85《乾凿度》曰:“阳动而进,变七之九。阴动而退,变八之六。故九为阳爻之变,六为阴爻之变。凡卦皆有九六,独乾坤二卦言‘用九’‘用六’者,以乾纯阳、坤纯阴也。盖乾惟用九故能变,坤惟用六故能化。”[6]34
《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之卦,用九、用六则体现了变易之道。万物皆存于天地之间,天地尚能变化,而况于人乎,况于物乎?此外的六十二卦都只有六个爻辞,最后一个爻辞为上九或上六,没有用九或用六这两个爻辞。爻辞是用来解释爻的。六爻中,以“九”表示阳爻,以“六”表示阴爻,如一卦中初爻为阳爻则记之为初九,为阴爻则记之为初六。六十四卦中,孔子只为《乾》《坤》两卦作文言传,此外的六十二卦都没有文言传。姚注:“孔氏云:‘乾坤其易之门邪。其余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义理深奥,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6]41孔子认为,《乾》《坤》两卦作为“易”之门户,此外诸卦及其爻都是从《乾》《坤》两卦生发而出。可见《乾》《坤》两卦义理精深,非文言不可明也。刘勰又曰“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刘瓛曰:“依文而言其理,故曰‘文言’。”[6]40“文言”即依照《乾》《坤》两卦的经文,对其义理进行阐发。刘勰此处又出现了“天地之心”这一概念,其认为“文言”所阐发的就是“天地之心”。“天地”即是指上文所言之“天道”“地道”“心”即是指“仁义”。所以刘勰认为“文言”所阐发的义理主要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之道,这也体现了刘勰对儒家之道认同感的一致性。
结 语
本文主要从《原道》之道主要为儒家之道;以“太极”“两仪”强调“文以载道”;以“三才”“五行”论“天地之心”;以《乾》《坤》两卦论“天地之心”等几个方面,探讨《原道》对《周易》的阐释。通过探究,发现刘勰内心深处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同感。他非常重视“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并认为人所具有的仁义是天地赋予的,人要为天地行仁义,以文载“仁义”之道,而行教化。此“仁义”实代指仁义礼智信,其所要承载之道则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之道。而且刘勰认为“文言”所阐发的义理主要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之道,这也体现了刘勰对儒家之道认同感的一致性。可见,周易思想对《原道》影响深远,刘勰在创作《原道》时,将对周易思想的感悟及其想要阐述的义理相结合,最终凝结成了这篇不朽的文学经典。《周易》之于中国文学,犹海之于江河,海上之水蒸腾而临九天,云行雨施以润江河,而百川归海,最终还是回到了其本原。叶之茂,花之芳,皆根所赐,花叶最终还是要回到滋养其生命的土地,以报答根之深恩,并以此畅叙幽情,行天伦之乐,以长出更茁壮的枝叶,开出更灿烂的花朵。
注释:
① 此引文出自《黄宗羲全集·宋元学案一》。《张载集·张子语录》之版本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张载集·近思录拾遗》之版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版本上,文字稍有出入。分见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0页,第376页。